論書籍裝幀設計的色彩表現
當代書籍的特征已從單向性文字傳達方式向多向性圖文并茂的傳達方式轉化。數碼技術的廣泛使用豐富了設計技法,新觀念、新技術的引進拓展了讀者的視野和審美情趣。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讀者的審美意識和審美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當代書籍裝幀設計的審美表現形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在書籍裝幀設計中需要注重色彩的創意思維和審美情趣,以適應時代的審美需求。
書籍裝幀設計的時代特征適應了人們不斷發展的審美需求。當強調美是“發展”的時侯,我們也要指出:美是不能分為新與舊的。我們不能因為新時代藝術的美,而全盤否定過去時代藝術的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紅巖》、《青春之歌》等小說的裝幀色彩的審美趨向體現了當時的時代特征。其色彩洋溢的革命熱情和藝術的真誠,體現了那個時代特有的精神風貌和審美標準。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對外交往和設計實踐的逐漸增多,當時的書籍作品體現出了新的設計風貌,無論是在形式意味上還是在色彩表現上都打破了裝幀的傳統風格。這個時期的書籍裝幀的審美趣味與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相比,無疑是一次深刻的革命與突破,充分展示了新時期裝幀設計的時代特征。到了21紀,新的印刷技術與觀念不斷更新,裝幀設計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書籍裝幀設計在短短幾十年的進步,超越了20世紀百年時光的成就。社會的穩定進步、知識的廣泛傳播,以及數碼工具的普及,一批中青年裝幀家的涌現出來,他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對裝幀美感進行了新的詮釋。書籍裝幀設計中色彩設計風格和樣式也朝向多元化發展,產生了一大批優秀書籍設計作品,引起了國外同行的高度關注。我國書籍設計師更是從2004年始,連續7年獲得“世界最美的書”獎項,讓世界的書籍藝術同行和讀者領略了中國當代書籍藝術的風采。
美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社會的需求使設計師能普遍擁有這種主動的設計意識,善于捕捉時代的新鮮氣息,把握和體現當代社會中最能體現美的本質要素,設計師以特有的敏感將其融入設計思維之中,創造出具有時代性的書籍裝幀設計作品。
書籍裝幀設計中色彩的審美表現:象征性
色彩的審美表現具有象征性,色彩本身呈現出的色相、明度、純度等色彩屬性給人帶來了不同的心理感受。在書籍裝幀設計中巧妙運用色彩來表達書籍主題內涵,色彩的象征性是設計者不容忽視的設計要素,設計師根據所設計書籍的內容準確使用色彩。色彩的運用還要考慮到印刷的工藝、油墨的性質、紙張材料的質地,以及相同的色彩在不同材料上產生的效果等。例如姜嵩設計的書籍《話說民國》,這是一套兩冊的民國編年史,文字圖像的藍色調和書口刷藍處理,將繁復的圖文信息進行了有節奏、有條理的處理和統一,色彩給讀者一種具有歷史張力的凝重感,閱讀此書會感覺到沉浸在半個世紀前中國的歷史氛圍之中。吾要(嘎瑪•多吉次仁)設計的書籍《無色界》,以紅、白、黑三色長短不一的3本分冊,分別象征著佛部文殊的“智”、蓮花部觀世音的“悲”、金剛部余剛手的“威”,皮帶綴連以示三位一體。每本書用不同的紙張印刷,承載著古老的藏教文化視覺符號的渾厚、沉著,透著一股與普通讀物不同的氣度和古風。色彩的象征性及其引發的情感聯想給予讀者豐富的想象空間。再如書籍《漢藏交融——金銅佛像集萃》,整體書籍設計突出金銅佛像的色彩及質感。從內文紅金專色,到前后環襯的古銅色特種紙,再到硬封的銅金屬質感裝飾布料,以及函套的銅像燙金點綴,內外呼應,與主題和諧統一。三種顏色絲帶對應三種風格佛像,讓人聯想到藏族的經幡、唐卡、服飾,整體的色彩審美具有古樸厚重的象征性。《光陰》是一本描寫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書,設計者在給文字配插圖時,選用農民畫家的自由的構圖和大膽的用色,在視覺上推陳出新,配合現代氣息的設計風格呈現出新舊融合的混搭視覺效果。裝訂方式用四色線裝,象征四個季節,與文字中“春夏秋冬”相呼應,傳達出精致而古樸的傳統手工氣息,趣味性極強,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書籍裝幀設計中色彩的審美表現:審美內涵
傳統書籍藝術設計達到極高的審美境界,豐富的書籍藝術遺產滋養著當代中國書籍裝幀設計師。時代要求我們正本溯源,認真探究現代書籍裝幀設計的審美內涵。當代書籍裝幀設計作品中涌現出許多優秀作品,如《中國記憶—五千年文明瑰寶》書籍裝幀設計,正文運用中國傳統簡子頁裝訂成背包裝形態,封面運用紅色絲絨扎出吉祥紋樣,同時映襯封面與被云霧籠罩的萬里長城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書名用中國紅漆片燙壓,作為主題的印記。全書設計既體現出中國傳統書卷韻味,又注入現代審美意識。呂敬人、呂旻書籍設計作品《懷袖雅物》是一套介紹中華傳統藝術,傳承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書籍。整套書設計體現出中國書卷氣息,全書色彩運用極為講究,色彩、符號和布局格式在封面、扉頁、章隔頁、書頁中合理運用,設計融入中國扇子的傳統精神與現代審美的書籍語境,既現代又透著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審美內涵。讀者在品味書籍藝術的同時,還可以領略深遠的文化內涵。
色彩以獨特的時代性與象征性,以及千變萬化的藝術魅力使書籍本身具有了性格與活力,搭配得當的色彩使書籍具有美的內涵,同時能夠提升書籍的格調。約翰•伊頓說:“如果你能不知不覺地創作出色彩的杰作來,那么你就不需要色彩知識,但是,如果你不能從沒有色彩知識的狀態中創作出色彩的杰作來,那么,你應當去尋求色彩知識。”在書籍裝幀設計中色彩的把握與拿捏對于書籍本身內容傳達尤其重要。色彩是書籍裝幀設計重要的表現手段,它表現得恰當與否是衡量書籍裝幀設計成敗的重要因素和標準。了解色彩的審美表現語言,更好地體現設計的個性風格和表現內容的一致性,充分發揮色彩在書籍設計中的視覺效應,把握好色彩的度,是當今設計師必不可少的素質。
當代書籍裝幀設計中的色彩審美表現是多方面的,設計師除了要對色彩知識的掌握之外,還要從書籍本身的內涵出發,理解讀者看到書籍內容時所產生的色彩聯想。讀者的心理、情感、喜好,以及性別、年齡、認知度,還有民族性、地域性、流行性等信息,都是設計師準確定位的重要依據。阿恩海姆說:“一件雕塑或一座建筑只有從各個方面被觀察之后,它們的整體美才會被我們感知。”因此,色彩在書籍裝幀設計中的審美表現是多方面的,色彩給予人們豐富的審美感受。在當代出版業發展變化的背景下,設計師在書籍裝幀設計實踐中要有超前意識,發揮創造性思維,積極研究探索色彩美學內涵,創造更好的書籍裝幀作品,服務廣大讀者。(本文作者: 務海濤 單位:開封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0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