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專業課程探究
一、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定位
1.課程定位的目的
目前,我國多所院校都開設了工商管理專業,該專業的人數增多便無形加大了學校保證畢業生質量的難度,企業挑三揀四的情況也使得畢業生就業變得困難。在眾多的地方院校還出現了大同小異的問題,比如人才培養目標的雷同化,課程定位的不明確性,教學內容的重復,重視理論教學而忽視了最根本的實踐能力等諸多問題。眾所周知,地方性院校的工商管理專業旨在于為當地中小企業培養既精通管理知識又能統一大局、管理公司的綜合性管理人才。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對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一味地沿襲過去傳統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而不知創新,那么地方院校將喪失自己人才培養策略的優勢和特色。所以,在深入研究當地院校工商專業的人才培養特色的基礎上,科學地進行課程定位是保持自身優勢的明智之舉。
2.科學進行課程體系設置
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要結合自身教育特點,抓住重點,貫徹落實改革計劃,明確具有特色的人才培養目標,科學地設置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可分為“基礎層”“業務層”“職能層”和“戰略層”四大層次。在“基礎層”“業務層”和“職能層”可分別設置管理學、市場營銷學、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投資項目評估等助于學生形成基本管理理論和價值觀念的基本主干課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最高端即“戰略層”設置“企業戰略管理”這門主干核心課程,提高學生對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分析能力,對企業實行戰略管理。“戰略層”著重培養學生學習、領導和創新的三大能力以及計劃、協調和控制的三大職能,有助于高級管理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二、工商管理專業的發展前景
1.工商管理專業就業形勢與過去的對比
過去,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事業單位的改革加快,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對管理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小、要求卻越來越高,自然,當地院校畢業的大多數畢業生被排斥。而企業由于發展的需要為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敞開大門,特別是民營企業成了吸納畢業生的主力軍。市場競爭的加劇使得市場越來越重視營銷人才從而使管理類專業主體逐漸向銷售集中。但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營銷這個崗位,少之又少的管理類崗位只留給了工作經驗多或是重點高校的畢業生,而地方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依然是不容樂觀。如今,經濟的發展,使市場對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一直處于并將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不可否認,工商管理專業的就業形勢較好。
2.工商管理專業目前的就業方向
針對目前工商管理專業的大好就業形勢,很多就業準備生不禁要問,工商管理專業就業生的“早餐”在哪里呢?工商管理專業的就業主要可包括三大方向:一是各級政府、事業單位的管理部門;二是國內外的大小型企業;三是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這三大方向也可分別歸類為常規型工作崗位、實際型工作崗位和研究型工作崗位。不同類型的崗位對學歷的要求、專業素質的要求以及創新實踐能力的要求各有不同,所以這也就意味著畢業生應考慮自己的興趣意愿和自身能力選擇正確的就業方向。當然,除此之外,在國內高校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甚至出國深造也都是不錯的畢業打算。
3.工商管理專業可拓寬的就業方向
由于工商管理專業是工商管理類專業的重要分支之一,并開設了其他分支專業如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等專業的主要課程體系,所以工商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可謂是全能型經濟人才。自然,工商管理專業可拓寬的就業方向不勝枚舉。目前,各企業人力資源部仍然對高學歷青睞有加,不免挑肥揀瘦。所以地方商校的畢業生亦可根據自身情況以及社會環境選擇非管理類崗位或者自主創業,拓寬自己的就業范圍,如會計出納人員、市場營銷策劃人員、金融分析專家等,甚至廣告策劃類領域也能有所涉及。正是由于工商管理專業的“一專多能”型人才培養目標,使得該專業發展前景甚好。
作者:崔彩霞 單位:哈爾濱勞動技師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8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