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管理分析體系運用
保證比較好的經營管理的模式屬于企業的重要工作,以往的很多企業都是由于在自身經營的能力上認知不足以及對經營的風險沒有清晰的認識,導致在一些特定的時期忽視了對自身競爭力的提升,甚至導致最終失去了市場地位[1]。由此我們可以認為,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的能力進行一定的提升和加強,建立健全一套比較完善的經營管理的分析體系,能夠將企業的業績提升上來,同時也是保證企業能夠平穩生存和發展的基石。
1企業當中經營管理的分析體系概述
通常所說的企業經營管理的分析體系需要立足于企業經營的最終效益,并且將企業的經營價值作為最基本的出發點,將支持企業內部的經營計劃以及對應的決策作為分析的目的,以此來管理、分析并且監督企業內部各項的經營活動所獲得的效益,幫助負責人能夠全面、系統地了解整個企業當中的經營情況,并且及時地發現在經營過程當中的隱患,經過處理將這些隱患控制在企業能夠承受的水平上,借此提升企業經營管理的能力。
2企業當中經營管理的分析體系的具體內容
企業當中的經營分析的系統最基礎的部分就是信息的查詢,而決策支持的部分則是作為一種經營分析價值的體現。不同的部門當中,不同等級的決策者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的具體內容的關注以及對風險的預判都是有所不同的。因此,需要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本企業在經營活動分析方面的力度。通常情況下,企業經營管理的分析體系分成兩個部分:其一,在信息的查詢領域,包括最基礎的經營報表以及活動信息的查詢;其二,在決策的支持領域,包括對企業資金的控制能力、資本的運營能力、未來的發展能力以及償還債務或者獲得經濟利潤的能力等,最終都是為公司的經營業績來服務,二者相互關聯,相輔相成[2]。接下來本文將從這兩個方面進行敘述。
2.1信息查詢
在企業當中,對信息進行查詢的過程,必須要滿足企業當中各個部門的需求來搜索所需要的基本報表,這也是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在進行分析的體系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數據的平臺。對于經營信息的查詢這部分的工作,基本上是包含著對報表的查詢以及對經濟活動進行分析這兩個部分。
2.1.1查詢基礎的報表對于基礎報表的查詢,其目的主要是為企業當中的各級工作人員建立起比較完善且明確的查詢系統,主要的報表包括一些經濟收益或者虧損的經營報表,或者是一些計劃落實的報表等。這項工作在滿足企業內部在必要的時候對外界公開信息的一些需求之外,還與管理會計相關的工作形成了有機的結合。管理者可以由匯總的數據及時找到異常的項目,之后進行深層的調查,追究到最中心,對于一些賬目可以追究到明細項(比如一些辦公用品或者報刊資料),另外還能夠對成本的費用進行一定的分析(比如水電等),幫助管理者了解企業內部的一些動向。
2.1.2分析經濟活動企業的經濟活動涉及非常多的方面,經營管理的分析體系則覆蓋到了包括宏觀經濟以及一些科研、人力等方面,另外還引入了資產壽命以及產品的市場品質等分析模式。對經濟活動進行一定的分析,也體現出了經營管理的分析系統這一模式所具備的強大的集成性以及可靠性[3]。
2.2支持企業決策
對企業的決策進行支持也是企業的經營分析比較重要的一個價值體現,這種支持需要與經營信息的查詢相結合,使用一些比較關鍵性的指標來進行一定的分析,以及通過會計應用的模型與一些其他的數學模型相結合。搭建對決策起到支持作用的模型與企業當中的績效情況以及經營指標相結合,能夠很好地對企業平時的經營乃至于一些比較關鍵的戰略決策進行一定的幫助,充分地調動在具體的經營分析方面的作用。在企業的決策支持方面,包括對五種不同的核心能力進行分析以及對經營的業績進行分析這樣的兩個部分,在這之中,五種不同的核心能力的分析在我們國家大部分的企業進行具體的理論以及實踐的過程當中,已經漸漸地得到了比較全面的認可。因此,正確地認識在自身企業當中的這五項不同的能力、進行比較有效的企業決策在企業經營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這五項最基本的核心能力具體如下。
2.2.1對資金的掌控能力主要是以資金的收入以及支出作為最基本的起點,同時提供動靜兩種控制分析,在最后落實到非常細化的對于資金的籌措的情況,以此來為企業內部對于資金周轉的優化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同時也幫助企業對資金進行一定的統籌參考。
2.2.2經濟效益將最核心的盈利指標作為分析的主要對象,同時將業務帶來的盈利價值以及成本投入是否合理作為基本的載體,同時將模擬業務當作主題,綜合起來為企業提供綜合的評價,以及對可能的盈利能力和盈利結構進行一定的總結,最終為決策者進行決策提供一定的支持[4]。另外,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企業的改革也逐漸開始普及,例如電力行業當中已經將發電以及輸電的企業進行了二者分離,為了讓企業能夠適合這種改革的模式,企業需要對自身的經營管理的分析體系進行一定的調整,才能適應市場經濟環境。
2.2.3償還債務償還債務的能力也就是一個企業是否能夠將債務進行及時償還的能力,其中主要包括企業外部的債務結構以及對應的指標、財務的杠桿這樣的三個大部分。在這之中,對債務的結構進行分析的主要目標是在企業當中目前所負擔的債務,特別是流動的債務以及非流動的債務這二者之間的比重,能夠很有效地讓決策者優先安排一些期限相對比較早的債務;償還債務的指標指的則是觀察各個時期當中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分析企業在某一段時間內償還債務的綜合能力,以此來作為優化資源具體分配的參考。
2.2.4資本運營企業的資產運營能力主要是取決于資產投入的能力,例如檢修的成本以及資產的輸出等,能夠幫助企業的決策者綜合資本運營的能力來進行一些檢修方面的戰略決策。
2.2.5未來發展一個企業單純地依賴于財務的分析進行完善的發展決策是十分困難的,特別是一些國家級的事業單位當中,由于會承擔更多的責任,無論是企業安全還是社會責任上,都有比較大的壓力。因此,必須將財務分析的方法以及其他的方法綜合起來進行分析才能起到比較好的支持效果。將企業經營過程中的一些成果,包括社會績效以及環境績效等綜合起來進行分析,可以為企業的決策者提供多方面的參考。
3如何在企業當中建設經營管理的分析體系
建設比較完善的經營管理的分析系統能夠非常好地將經營過程中的分析方法進行自動化以及流程化的改革,可以很好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的效率[5]。建設起信息系統能夠打破在傳統的信息傳遞過程中受到的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完成統一的數據視圖的構建,另外,還能夠對當前已經有的分析體系進行一定的強化,完成分析體系的落實工作。經營管理體系當中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幫助分析的過程能夠和各個業務部門當中的正常工作活動產生非常密切的聯系,以此來有效地提高各個部門之間對于工作以及分析系統的使用興趣。
3.1抽取數據,進行一定的組織
通常在分析體系當中,最基礎的部分就是數據。因此,在進行企業經營管理的分析體系的建設過程當中,企業當中的項目組會綜合考慮企業的需求以及未來的業務設想,從源系統當中抽取出一定的系統數據內容,之后進行一定的組織和整理,這樣的搭建過程基本上都經過了組織信息、測試信息、再次組織信息這樣的一個完整的循環;同時,這個過程也是數據在后期的運行當中所遵循的規則,最初的制定者以這樣的技術保障來確保該系統能夠順利的運行。
3.2可視化的演示界面
在企業經營管理的分析系統當中,主要的構成部分包括數據的集市、多維的模型以及實際的展現這樣的三個部分。在這之中,數據的集市主要是依賴于數據庫以及相對的元數據的管理平臺來作為其支撐,同時也是對經過了總的計算而獲得的數據來進行一定的規范化的存儲,以此來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分析的信息系統;而多維模型的部分則是經過一種維度以及企業經營的真實數據相結合,進而構建起一套能夠支持多種角度、多個層次查詢的多維的數據模型;最后,實際的展現主要是BI展現,指的是通過Oracle提供的BIEE這個信息平臺來進行一定的圖表的具體展現,將該平臺和企業內部的項目組所制定的個性化的一些輔助性功能進行有機的結合,可以完成由數據的采集直到形成具體的分析報告這樣的一個流程,并且保持高度的全自動化,通過這種方式最終實現企業內部經營指標的高度自動化的分析[6]。另外,為了表現出最直觀的效果,企業當中的經營分析體系能夠針對等級不同的指標所具備的不同的特征以及一些側重的內容,選擇最合適、最直觀的圖表形式來進行表現,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讓企業內部的決策者盡快發現存在的問題以及問題的成因。
4結語
經營分析的過程本身會覆蓋到非常多的內容,并且分析的模式以及途徑都非常的多樣化,因此不同的企業當中也會使用到差異較大的分析模式。當前,在國際環境當中,還沒有非常理想的理論可以讓國內的企業進行參考。因此,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特征以及經營的需要來進行創新和改革,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企業當中的經營管理分析體系發揮出最大的作用,促進企業能夠繼續平穩地發展和進步。
作者:韓盛 單位:陜西延長石油榆林綜合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