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信息時代社會傳播與城市管理
20世紀80年代,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提出了通訊化、計算機化和自動控制化的概念,從而揭開了信息時代的序幕。在信息時代,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是信息化。信息化將人類的各種社會活動用信息技術抽象成一個信息系統,對其進行分析并加以應用。當后信息時代到來,單純的信息化已經不能滿足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各行業各領域的信息資源進行有機整合成為提高生產力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大數據分析、云計算、虛擬現實等互聯網新技術的成熟給全社會范圍的信息集成化提供了有力條件。隨著社會信息集成化的規模和深度不斷增加,全社會范圍的信息集成平臺在人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此時,人們生活的空間不再局限于物質世界,互聯網空間、虛擬城市系統等虛擬世界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社會傳播的結構發生深刻改變。“城市管理”這一概念逐漸延伸至虛擬空間。在后信息時代,城市管理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管理手段需要信息化,更重要的是管理對象虛擬化導致的整體管理結構的深刻改變。
一、后信息時代的本質
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各國信息集成化速度不斷加快,全社會范圍的信息集成化已經達到一定高度,信息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核心資源,社會傳播的結構發生深刻改變,人類社會開始邁入后信息時代。信息集成化全方位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潛移默化地引導著社會的發展方向。在這一時代背景下,以整個地球為對象的信息集成系統在各大頂尖互聯網科技機構得到高度關注。全球范圍統一的信息集成化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了一個優質的全球性統一信息交換平臺,全球信息集成將使全球各國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全球范圍統一的信息集成平臺將成為全人類精神活動的一個主要平臺,隨之而來的將是一個全新的社會形態——后信息時代社會。后信息時代的本質是人類社會信息的高度集成化。隨著后信息時代的到來,人類對信息的集成化將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人類社會形態也開始發生與之對應的變化。在后信息時代,人類通過全社會信息集成化讓全地域全行業信息即時有機同步成為可能,讓社會生產活動的信息交換速率得到質變級的飛躍。信息集成化極大地優化了生產方式,極大提高了生產力,成為后信息時代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在后信息時代,信息集成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信息集成的規模和深度將成為衡量后信息時代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尺。
二、后信息時代社會的發展趨勢
在21世紀,全社會范圍的信息高度集成化已經成為不可抗拒的趨勢。隨著信息集成化的不斷提高與移動互聯網服務的普及,社會活動的信息交換頻率得到極大提高,新的社會傳播結構已經逐漸形成。根據美國谷歌公司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2014年全球32.9%的網民每天有6小時以上的時間在互聯網交換信息,并且該公司相關研究人員指出,沉浸式虛擬現實技術普及之后,該比例還將大幅激增。目前,沉浸式虛擬現實系統是各大互聯網巨頭企業重點研究的一個方向,也是未來后信息社會非常重要的一環。全社會的沉浸式虛擬現實系統一旦普及,將成為后信息時代承載人類社會活動的主要平臺。沉浸式虛擬現實技術,將人類接觸到的所有視覺、聽覺、觸覺信息都集成到一個大規模聯網虛擬現實信息平臺上,讓人類精神活動高水平信息集成化成為可能。屆時,人的精神活動將大幅度轉移到新型聯網虛擬現實系統上,并且人在互聯網系統進行精神活動的時間將遠多于在現實世界進行物質活動的時間。在后信息時代,人類只需保證物質軀體生存所需要的營養和活動,就可以持續性甚至永久性在沉浸式虛擬現實世界中完成精神生活。當然,復雜的全球虛擬現實互聯信息平臺將會給傳統的社會形態構成巨大挑戰,對后信息時代新型社會形態的研究必將成為社會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后信息時代社會傳播與城市管理
在后信息時代,信息社會的性質決定全社會范圍的虛擬現實世界將不可避免地成為人類精神活動的主要平臺,虛擬世界將成為社會信息傳播的主要載體,對其整體的管理將成為社會管理的關鍵。全社會人群的統一虛擬實踐作為一種新形勢的實踐,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促進著人類信息社會的高速發展。傳統意義的人類精神活動大部分需要基于現實物質作為載體,而虛擬世界從實踐者的角度上是脫離真實載體進行虛擬實踐和認知的。未來,當虛擬現實世界成為人們最基本的實踐認識渠道后,虛擬現實系統高層設計的思維邏輯關系到社會思想的發展方向,虛擬世界的相關規則會潛移默化地作用在每一個受眾的身上。目前,全社會范圍的信息集成化水平最高的國家是美國,其信息集成化高度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對于美國的全社會范圍的信息集成化方案,最為典型的例子為美國Google公司的“智慧地球”項目。該項目將地球作為目標對象、個人作為對象元素,進行大規模信息有機集成化,其信息集成化的深度和規模達到了目前世界領先水平?,F階段Google公司的研究重點是將沉浸式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智慧地球”項目。該研究一旦成功,將會使整個地球對象的信息集成化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極大推動社會信息化,也對社會管理模式的變革產生深遠影響。在后信息時代,一個全社會連通的虛擬現實社會系統就是一種局部社會傳播結構,相當于傳統意義上的“城市”。一個優秀的虛擬現實城市系統將會極大提高該系統內人們的生活水平,極大促進社會發展,而衡量虛擬現實城市系統的標準就是信息集成化的信息廣度、信息深度、信息還原度。因此,后信息時代的城市管理將會是在保證物質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以不斷完善虛擬現實城市系統為主要手段,以不斷提高信息集成的信息廣度、深度、信息還原度為目標,以提高人類生活水平為根本的新時代的信息城市管理模式。具體來講,隨著物聯網、云計算以及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廣泛成熟應用和全面普及,城市管理各類信息的高度集成,在城市管理中不僅有效地實現了對各類市政設施運行的環境狀態的有效感知,使業務基礎數據的獲取變得更加便捷、高效和精準,同時大數據的匯聚促使實現數據挖掘分析、運行狀態模擬、指標預警等,從而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務能力和管理決策水平,這也將直接作用于城市的規劃、建設、運行的全過程,從而在根本上改變城市管理的模式和策略,深深地影響城市所呈現出來的面貌,也將深刻地改變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后信息時代對城市管理的挑戰,其實是對管理文化的挑戰。在管理終端數量增長、數據空間變化和市民期望升高的形勢下,城市管理如何實現從平面的、實體的事件管理向立體的、虛擬的數據拓展轉變,這實質是精細化管理文化對粗放式管理文化的根本性變革,無論是對管理的體制機制,還是對管理的手段方式,都將是一次全新的設計和創造。后信息時代城市管理對城市精細化管理進行導引、調節、控制,必將激活流程、運作、資源、責任、監督等管理要素,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矯正管理行為,從而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總之,后信息時代是一個機遇與危機并存的新時代。伴隨著后信息時代的到來,全社會范圍的信息集成化使虛擬世界成為社會信息傳播的主要載體。一個國家只有不斷提高全社會范圍的信息集成化水平,積極推動信息高度集成化的虛擬現實城市系統的建設,才能掌握后信息時代社會的大動脈;只有認清后信息時代的本質,遵循后信息時代的規律,積極推動社會傳播結構向新的形態轉化,積極推動城市管理系統的轉型,才能規避未來全社會范圍的大規模信息集成化所帶來的諸多社會問題.
作者:黃鵬 周恩德 唐有蓮 李立明 單位: 北京聯合大學 北京市城市管理協會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