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探析
中國開始實行對外開放之后,國內經濟出現騰飛,推動了國民生產總值的翻倍增長,而相關的會計制度卻顯露出一定的滯后性。在這種形勢之下,出現了新的會計制度,過去的種種規定變的越來越具體。這種新制度有利于提高國內企業財務管理的水準,給企業創造盈利的機會,從而從根本上推動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從企業的角度來講,決定財務管理水平的是相關的管理模式,所以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就是對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完善。
一、現階段企業財務管理實際情況
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到如今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國內不少的企業在這個過程當中發展壯大,財務管理水平也開始提高,更加的規范化以及體系化,這對于企業的正常運營有很大的幫助。當然,我們還應該看到不足之處,和世界其他國家比較,存在著一定的距離,下面進行詳細闡述。
1.企業財務內控體系比較匱乏
企業財務內控體系的含義是財務部門為了確保提供準確的會計信息,通過在企業內部進行分工,形成彼此制約的關系,因此演化成某些具有控制屬性的措施以及辦法等,最終形成一個體系,但是實際上,大部分的企業都沒有建立健全財務內控體系,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這會影響到具體的工作,使監管缺乏力度,從而威脅到企業的自身安全。
2.財務預算體系不完善
現階段,大部分的企業都設置了專門的財務部門,這說明已經意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現實當中,財務部門不能很好的和其他部門實現溝通,這就很難將各個部門作出的決策統一起來,從而造成企業的財務預算不完善,不能通過賬面的形式體現出企業的資金運營情況,這就會增加企業不必要的經濟負擔。
3.相關人員的從業水平還比較偏低
通常來講,財務管理工作并不簡單,要求相關的從業人員具備較高的知識儲備以及專業水平,但是在實際上,不少的從業人員并不具備足夠的專業技能。這主要是因為當前的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弊端,在大學階段,學生們掌握的理論常識不能很好的應用于實踐,很多大學生不能主動的進行學習,也不愿意進一步的深造,雖然他們可以獲得較高的學歷,但是卻很難勝任財務管理工作,這對于企業來講,也是在工作當中經常遇到的難題。
二、新會計制度給財務管理模式所帶來的影響
和過去的會計制度比較起來,新的會計制度從本質上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企業會計工作要求也完全不同。對于新會計制度來講,最重要的是準確記載企業的日常收支情況,再利用財務分析的手段,從技術的角度協助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企業財務工作最終的目標,就是真正的參與到企業的管理當中,控制收支平衡,幫助企業實現最大利益。新會計制度出現以后,給財務管理模式帶來了很大的沖擊,表現如下:第一,從思想的角度來講,對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在全局工作當中的重要性,管理階層有了足夠的認識,并且在做出決策之前,會合理的借鑒財務數據,這樣可以推動企業的規范化經營,減少經營當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實現企業的最大利益,從而保證企業可以順利的發展下去;第二,在新會計制度的要求下,企業會計信息必須是準確的、真實的以及公開的,這樣可以避免出現違規甚至違法現象,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監督中來,從而提高企業的信譽度,讓投資者以及消費者更加認可企業,以此推動企業的長久發展。
1.會對財務管理的目標帶來影響
通常來講,按照以往的會計理論,財務管理就是為了最大程度的獲取利潤,并且要保障利益相關方的最大利益。但是最近一段時間,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不斷涌現出更多的企業,新會計制度出現之后,企業財務管理最重要的是實現最大化的價值,同時還需要對科研費用進行資本化,所以,對于財務管理的目標來說,新會計制度帶來了一定的沖擊。
2.會對財務管理的概念帶來影響
按照新頒布的會計制度,財務管理主要是為了實現最大化的價值,這對于國內的財務管理概念來說,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第一,新頒布的會計制度明確規定了分部報告、財務報告以及財務報表,這說明從業人員需要從各個角度對財務管理理念進行分析。而中國新出臺的會計制度也通過財務的方式,協調了員工薪資、待遇以及津貼的關系,從薪資的角度來說,還增加了新的處理模式,這樣可以更好的處理離職之后的待遇。通過會計的方式科學的處理員工的薪酬,可以讓國內的會計準則和世界上最新的會計準則保持相同的步調,從而推動中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并且的合理分配價值。按照新的會計制度精神,政府機關以及企業要重視自身的財務情況,倡導企業不但要持續的提高自身價值,還要關注實際增長,這是以往的財務管理理念所不具備的。
3.會對財務的風險管理帶來影響
在新的會計制度之下,可轉換債券在股價當中的損失以及資產減值的計提和轉回都會發揮相應的作用,這可以使政府機關以及企業重視財務風險,并且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預防。新的會計制度在某些項目上采用了公允價值,比如投資房地產以及債務重組等方面。公允價值指的是對公允價值的含義進行完善,使公允價值計量更加的統一。
三、在新會計制度下不斷完善財務管理模式
1.要確定企業財務管理所要實現的目標
企業財務管理必須要明確所要實現的目標,這樣可以保證具體的工作按部就班的進行。企業的最終經營目標,就是最大程度的減少成本,獲得更大的利潤,這也應該是企業財務管理所應追求的目標。確定的財務管理目標必須合理,切合實際,按照整體目標的精神,制定具有操作性的實施辦法,比如可以將目標分成長期的、中期的以及短期的,目標不一樣,具體的實施辦法也不一樣。對理財行為進行優化,并且細致的劃分,可以推動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進步,更好的配置企業資源,使企業長期的發展下去。
2.對現有的財務管理部門進行完善
現階段,大部分的企業都設置了專門的財務部門,賦予了相應的權力,但是由于目前還缺乏健全的管理體制,導致很多企業的內控體系不是很完善,存在各種弊端,預算體系也不是很科學,因此,現在亟待我們解決的難題,就是對已有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具體的做法就是在專門的財務部門之下,實行分級管理的模式,各個下級管理部門之間是彼此合作,互相監督的關系,而且要經常性的進行交流和溝通,這樣在企業的內部,就可以構建出一個完整的系統,使工作更加的準確,將工作效率提高上來,讓企業財務管理走向規范化。對于財務管理工作來說,關鍵的就是運用資金,企業的各個部門要正確的運用企業資金,發揮出企業財務管理的實際作用,確保資金鏈是連綿不斷的,這樣才能給企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方面的支持。
四、結束語
目前,國際上的競爭主要是人力資源方面的競爭,對于企業來說,最能創造價值的就是人才。財務管理部門是企業的關鍵部門,必須具備較高素質的從業人員,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這項工作。為了實現這個目的,企業需要對現有的員工,按照固定的期限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是在工作當中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通過這種專業性較強的培訓,可以幫助員工拋棄原有的落后的財務管理理念,不斷的積累知識儲備,提高自身的從業能力,特別是要培養一種創新的精神,隨著企業的向前發展,從業人員也要不斷的適應各種變化。同時,企業還可以吸收國內外大量的專業人才,通過他們,改變落后的管理手段以及觀念,并且對工作進行創新,這可以增加企業的活力,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
作者:高立 胡曉曦 羅麗萍 單位:吉林省高等級公路建設局 吉林省交通運輸廳物資供應站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