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控制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影響探析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企業也開始由原來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轉向了精細化、科學化的管理模式。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實現企業內部管理的科學化、合理化,尤其是對企業內部的會計控制。而預算控制作為管理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手段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文分析了目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不足,以及預算控制對會計控制的影響等,以期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資源消耗,而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一、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部門預算的編制不能滿足國庫
支付的要求細化預算編制是對部門預算進行控制的鮮明有效的手段。因此,它不僅僅成為了部門預算的基本要求,也是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基礎。但是根據調查發現,現行部門預算的編制依然存在著口徑過粗等原因,這也就對國庫集中收付制度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部門預算編制得不到足夠重視,這也就導致了部分預算編制項目不夠細化,預算編制用時較短,倉促完成,因此也導致了項目后期追加預算過多。(2)部門預算單位的預算編制水平普遍較低,部分二級預算單位,以及二級單位以下的各級單位甚至不能夠自行進行預算編制。(3)二級單位等下級單位的年度預算編制的不夠準確,誤差較大,按季分月編制的用款計劃存在的漏洞更好,不能很好地實行。
(二)財政收入集中難,財力緊張造
成集中支付實施困難通過分析新經濟增長理論,我們知道一個國家的經濟是否能夠得到持續穩定的增長,關鍵在于這個國家的知識創新和技術進步能否跟上時代的步伐。這也就表明個一個敢于創新、勇于創新的國家,必然能夠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獲得高速穩定的經濟增長。當然,這種知識上的創新和技術上的進步除了依靠國家內部的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之外,還需要借鑒和吸收其他國家的進步技術。而一個國家的知識產權制度,正是為提高國內的知識創新以及技術進步服務的,也是當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
(三)會計行為的不當
會計行為不僅僅包括會計行為個體,還包括企業內部所有的會計行為群體。所以,會計行為的穩妥周全與否并不是由某一個會計人員決定的,而是會計這一全體組織決定的。但是根據調查發現,我國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政治素質普遍不高,由此造成了眾多的不良后果。比如公司會計的基礎工作不符合國家規范,所做報告也不能真實完整的反映出一個公司的財務狀況等。此外,我國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政治素質以及法律意識普遍薄弱。這也導致了會計人員在工作中不能認真落實自己的崗位職責,默許了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進而導致無法有效的控制和監督公司的生產經營。
(四)會計模式蒼白
現代企業制度已經將公司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但是作為一個公司最重要架構的公司治理機構卻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董事會、董事長、經理這三者之間的權利與職責混淆不清,對于權力的執行相互干涉,對于事故責任卻相互推諉。監事會形同虛設,不能很好的發揮應有的作用。企業和政府的關系依舊含糊不清,不能畫出明顯的分界線、委托代理關系不明、所有者虛位等。這些現象都使得以內部治理為主的企業會計模式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力,容易產生會計行為失當現象。
二、預算控制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影響
預算控制就是將企業的戰略目標、發展規劃進行定量化和表格化,以使公司具備足夠的能力來應對可能突發的資金問題。一個合理有效的預算控制策略可以使企業的戰略目標、經營目標等轉化為各部門、各崗位以致公司每個員工的具體行為目標,來提高企業的經營效果,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和經營目標。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問題
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直接決定了其職業能力。因為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一個會計的職業判斷能力越高,那么他就越能做出十分正確的判斷,由此產生的會計信息也就十分可信。而會計人員的行為動機則是指導并維持會計行為的驅動力。所以,會計人員的不同需求,便會產生不同的行為動機,從而產生不同的會計信息。一旦這些會計信息被違法犯罪分子使用時,將會產生一個涉及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社會問題。所以說,會計的行為動機涉及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喜好以及自身的利益。一旦處理不好,將會產生嚴重的社會災難。
(二)認識統一難
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十分繁榮,企業的財務建設也十分完善。所以裝備集中收付制度在規范政府行為、加強政府的財政宏觀調控職能以及完善政府的經費管理方面均起到了顯而易見的重要作用。同時,這種收付制度也制約著政府部門和預算單位之間的相互行為。鑒于以上兩方面的不同認識,在推行集中收付制度時產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這些分歧主要包括對集中支付制度的概念以及意義的認識不同,還包括預算單位對資金使用權、財務自主權以及會計核算權的認識不同等等。
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策略
(一)規范業務程序,創新集中支付手段
現代教育改革的成功造就了大批的高素質人才,這也促進了企業采購資金的集中支付管理改革的步伐。與以往相比,現階段的企業采購資金的集中支付管理所具備的最大的不同點就是能夠提供最直接的感受。利用企業采購資金的集中支付管理等綜合性技術,引導行業規范和業務程序,創新集中支付手段,幫助提高質量。因此,在進行企業預算的編制、審批等過程時,一定要及時在企業各部門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只有這樣才能使得企業的市場部門、生產部門等充分了解不同的市場策略以及生產過程就會對公司財務產生的巨大影響。
(二)建立監督機制,確保資金安全
企業采購資金的集中支付制度使得使用權、采購權以及支付權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當然,分別擁有這三項權利的事業部門、采購部門和財務部門也起到了很好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作用。簡單的來說,就是事業部門僅僅需要整定并提交需要采購物品的詳細清單,具體的采購事務則由采購部門執行,但是最終的簽單權利依舊保留在事業部門中。而對于采購部門因為不具備支付貨款的權利,因此必須通過財務部門按照清單合同進行貨款的支付。縱觀以上的執行機制,我們可以發現企業的這三個部門的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機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企業的資金安全。
(三)加強企業會計人員管理
一個公司的組織機構,指的是這個企業的計劃、協調以及管理企業內部經營活動的整體框架。一個結構合理的企業機構,能夠對企業的會計從業人員產生積極向上的樂觀心理,并提高他們的業務辦理能力。眾所周知,會計職業是一個對知識性和技術性都要求十分嚴格的職業。如果會計人員不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以及過硬的業務辦理能力,將不能夠很好的履行自己的任務職責。所以在加強會計人員管理的過程之中,一定要對會計人員進行系統的專業知識培訓并提高他們的從業技能。同時,還需要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以此來確保公司會計人員的全面協調發展,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四、總結
總之,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現在企業的各種生產經營活動之中。如果企業內部的會計控制失當,將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難以磨滅的災難性影響。目前,正值企業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的轉型之中,企業必須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抓住機遇,全面落實預算管理。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預算管理的積極作用,加強企業內部的會計控制,以此來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有益效果和積極作用,最大限度的規避企業內外的風險,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和經營目標。
作者:劉春生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6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