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的關聯性
1概念的界定
由于概念存在著內涵和外延兩方面的關系,對于概念的外延,新生的概念可以與其他概念相互結合,相互影響,從而使得概念的范圍不斷擴大,就概念的問題進行討論就變得十分困難,因此,對概念的邊際的確認就變得十分重要。例如,管理會計還屬于新生的概念,還在發展,尚未成型,仍然需要與其他知識體系進行結合并完善,因此,管理會計根據概念的范圍可以分為狹義管理會計和廣義管理會計。我們在討論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的概念的關系的時候,是基于概念的內涵開展進行的。概念的內涵就是指概念的特征和本質屬性,本質屬性指的是概念的基本職能。只有明確了概念的內涵,我們才能進一步明確所要討論的概念的范圍。例如,廣義管理會計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不僅包括戰略管理會計,還包括宏觀管理會計、國際管理會計等相關概念。由此可以看出,廣義管理會計包含的口徑過于廣泛,概念的邊際十分模糊,不利于我們對概念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討論。因此我們在討論管理會計的時候,采用的是狹義管理會計的概念。
1.1什么是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①,是指在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強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實現最佳經濟效益為最終目的,以現代企業經營活動及其價值表現為對象,通過對財務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實現對經濟過程的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責任考核評價等職能的一個會計分支。
1.2什么是成本會計
成本會計是基于商品經濟條件下,具備對相關經濟主體在產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成本耗費進行預測、決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職能的一個會計分支。根據已經了解到的成本會計的相關知識,本文認為成本會計不僅僅是對成本的匯總、分配、核算,還包括成本的控制,例如標準成本的確定,計劃成本的制定等,甚至通過控制進而考核。
2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的聯系
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的聯系如圖1所示。
2.1邏輯起點相同
縱觀前人對會計的概念的理解,無論是會計信息系統論,還是管理活動論,會計都是管理的函數,會計有助于管理,這是肯定的,不然會計為什么屬于管理學的二級學科呢。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都是會計的靈活運用,進而提升其主體的管理水平。管理的目標是提升組織的經營效果和效率,難道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不是這個目的嗎?管理會計的邏輯起點是會計,也就是說管理會計是屬于會計的范疇。范疇是對一個感念的最高概括。成本會計的邏輯起點也是會計,即成本會計也屬于會計的范疇。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都在會計研究的范圍內。
2.2主體相同
會計研究的主體共有3種:①主體是金融機構,②主體是現代企業,③主體是個人。管理會計研究的主體是現代企業,主要研究的是企業如何利用會計進行有效的決策甚至是計劃和考核。另一方面,金融機構主要研究的是資本的運營,其前提是資本的剩余,涉及日常經營管理的方面少之又少,對于個人主體來說,也并不涉及日常經營管理(除非是個人獨資者)。成本會計的研究主體同樣是現代企業。同樣,金融機構與個人并不涉及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而且對于個人來說除非是個人企業,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成本歸集方法并沒有什么作用,反而會造成管理成本大于管理效率等問題。因此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的主體都是現代的企業。
2.3最終目標相同
由于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的邏輯起點都是會計,而且主體都是現代企業,其目標都是為了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與效果,為企業創造財富,實現價值增值。因此,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
2.4都具有預測、決策、控制、考核職能
管理會計中的全面預算管理,成本會計中的計劃成本的制定,都體現了預測的職能;管理會計中的長短期決策,成本會計中的成本分配方法的選擇也是對成本的決策;管理會計中的存貨控制,成本會計中的成本控制體現的都是控制的職能;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均有設置相應的標準,再將實際與標準的差異進行分析,從而進行有效的獎懲,也體現了考核評價職能。
2.5都需要與財務會計分享相關的信息
管理會計大多數的資料來源于財務會計,例如,變動成本法中產品成本與期間成本都是來自于財務會計中所記載的數據。成本會計更是離不開財務會計,對于成本的核算以及成本費用的歸集,都需要用到財務會計系統中的相關內容和數據。
2.6存在內容交叉
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存在內容交叉的部分,也就是說,在各自的學科體系中存在相同的內容,例如成本控制,對標準成本的制定,以及對差異的分析,不僅在管理會計中有相關的知識結構,成本會計當中也有。因此,二者之間存在內容的交叉。
3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的區別
3.1成本的概念不同
從管理會計的角度,成本②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象化的,以貨幣表現的,為達到一定目的而應當或可能發生的各種經濟資源的價值犧牲或代價。管理會計重視成本的原因以及成本發生的必要性,例如在短期決策和長期決策中,成本的概念通常包括機會成本,即做出選擇而要放棄的代價與犧牲。也就是說,管理會計中的成本的時態既可以是過去發生的也可以是未來發生的。從成本會計的角度,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生產資料的轉移的價值和勞動者為自己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的貨幣表現,也就是企業生產過程當中所耗費的資金的總和。不難看出,此處的成本更強調的是已消耗的價值犧牲,強調的是過去發生的。成本會計當中的成本的歸集、分配、核算都是針對已經消耗的、已經發生的生產費用進行的。
3.2成本的分類方法不同
成本按不同的標志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對于不同的成本研究對象,成本的劃分也是不同的。對于管理會計來說,最主要的是以成本的性態進行劃分,區分為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當然在進行決策分析的過程當中,也會根據成本的相關性區分為相關成本和無關成本,在做決策的時候,利用成本效益原則時,只考慮相關成本,并不考慮無關成本,沉沒成本。成本會計主要是根據成本的核算劃分為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因此,在成本的分類時,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的側重點是不同的。
3.3產品成本的構成與核算不同
成本會計當中的產品成本的核算相當于采用了完全成本法的做法,將固定成本在已完工的產品成本和期末在產品當中進行分攤,產品成本中包含了固定成本。而管理會計采用的成本的性態進行分類,將成本劃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因此,成本核算的方法是采用了變動成本法的做法,產品成本全部都是變動成本。
3.4銷貨成本的構成
由于銷貨成本是由產品成本結轉出來的,產品成本的構成是不同的,那么銷貨成本的構成也是不同的,在完全成本法下,包含了固定性制造費用。
3.5工作對象的范圍不同
管理會計所針對的工作對象的范圍不僅涉及到企業的成本控制,還包括企業的日常決策、全面預算進行管理。而成本會計所針對的工作對象是對成本的管理,包括對成本的核算,成本的控制等方面,并不包括是否生產的決策,以及對項目是否投產。
3.6側重點不同
成本會計的側重點主要是實物的流轉,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將企業在生產過程當中產生的生產費用系統合理地分攤到每一個階段的實物流轉當中。管理會計的側重點不僅包括實物的流轉,還包括資金的流動,是二者的結合。例如長期投資決策,不僅要考慮實物流,還要考慮資金流。
3.7作用時效主體不同
雖然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都存在對過去事項的記錄和整理,過程的控制以及對未來的規劃和管理。但是管理會計的作用時效的主體部分是面向未來的,也就是進行決策,進行全面的預算,進而提升管理水平。而成本會計作用時效的主體部分是面向歷史的,也就是對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歸集、分配,進而核算產品的成本。
3.8方法體系不同
管理會計設計的方法是靈活多變的,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方法進行分析,例如對于量本利的作圖,就有三種不同的做法。而且管理會計在研究問題中,引入現代數學的方法。例如對成本按照性態進行劃分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還有保本點的計算,甚至是利潤無差別點的計算,都是需要用到數學的工具進行分析。而成本會計用到的方法主要是簡單的數學計算,比如輔助生產費用的核算,完工產品成本的分配,以及分步法下產品成本的核算等,主要都是簡單的數學運算。
3.9受財務會計的影響不同
成本會計由于是歷史資料的反映,而管理會計是面向未來的,是利用歷史資料對未來進行預測,主要側重的是未來,對歷史資料的應用是有所保留和選擇的。因此,財務會計對于成本會計的影響是較大的,而對于管理會計的影響則相對較小。例如,財務會計的基本原則是權責發生制,成本會計在計量過程當中采用的也是權責發生制,然而,管理會計不僅可以采用全責發生制,還可以采用收付實現制,正如長期投資決策。
3.10貨幣時間價值的考慮
管理會計在進行決策的過程中,尤其是長期投資決策,考慮了貨幣的時間價值,也就是說對未來的現金流進行了折現,從而判斷項目的現值。而成本會計并沒有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主要側重于對歷史成本的處理和加工。
3.11工作程序不同③
管理會計工作的程序性較差,沒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有較大的回旋余地,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企業會根據自身的特點設置管理會計的工作流程,這會導致不同企業間缺乏可比性。成本的核算對于成熟的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已經成為企業的常規作業,憑證的生成、匯總、費用的匯總和分配程序,以及成本核算的方法都是制度化的,常規的,具有穩定性,并不經常發生變化。因此成本會計的工作程序通常情況下都是不變的、穩定的。
3.12人員素質不同
成本會計人員的主要工作是固定性的,程序性的,以及計算方法僅涉及簡單的數學運算,對于人員的素質要求并不是太高。但是對于管理會計來說,面臨的問題是開放性的,而且需要用到大量的現代數學的方法,例如線性代數的應用等方法,因此,對于人員的素質要求相對較高。
4結論
本文首先明確了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的概念,然后從聯系和區別兩個角度,闡述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的關系。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系又有各自特點的,既有共性又有個性。
作者:周芳竹 單位:東北財經大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