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高職教育以培育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近年來,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職業能力,使學生畢業后能很快適應工作崗位,不少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教學模式上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改革。然而,就工商企業管理專業而言,其理論知識偏向抽象化,專業本身應用性、市場化強,畢業生就業面廣、就業崗位類型多,職業能力的描述不似很多工科類專業那么清晰具體,這給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在學生職業能力評價與培養方面帶來了困難,也一定程度上使人才培養與用人單位實際需求脫節。筆者通過梳理企業招聘信息、問卷調查、企業訪談等形式,基于企業用人需求角度,對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學生需具備的職業能力以及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進行了探討。
1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構成
通過對用人單位招聘信息樣本的分析歸納,結合向企業等相關用人單位征詢的意見建議,將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劃分為專業能力、通用能力和職業素養三個維度。專業能力包括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專業知識是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專業知識結構、專業學習能力。此處,專業技能專指從事某一具體崗位工作所必需具備的操作技能。通用能力包括溝通與人際交往能力、信息收集與分析判斷力、團隊協作能力、語言和書面表達能力、辦公軟件操作能力、學習能力、應變能力、工作適應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抗壓能力等。職業素養主要包括品行、服務意識、責任心、工作態度、工作是否細致認真、是否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等。以上三個維度的職業能力中,用人單位更加看重的是畢業生的通用能力以及職業素養。
2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僅靠高校一方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政府、企業、高校和學生各方共同努力。
2.1政府與企業方面
政府主管部門作為政策的主要制定者與推進者,一方面應當致力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使高校能真正根據市場的需要來辦學和培養人才;另一方面應當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法規,對校企合作培養機制、實踐教學基地管理、校企合作雙方的權利義務進行約束和規范管理。參加企業的實習實踐是提高學生職業能力水平的關鍵。但是,由于企業的目標與高校的育人目標之間缺乏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企業方參與校企合作積極性不高。企業與高校合作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這是目前比較成功的合作形式。但是,這樣能夠雙贏的合作畢竟只是少數企業參與,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工商企業管理專業都建立了校企合作實踐基地,但真正能夠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的企業少之又少。要調動企業方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需要政府出臺相關政策,例如,對接收大學生實習的企業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補貼等等。
2.2高校方面
高校是提升大學生職業能力的主戰場,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應該不斷跟進企業用人需求,培養具備市場所需的職業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力完善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體系:第一,加強學生職業素養教育。通過調研我們得知,企業非常看重大學生的品行、責任心等在企業中很難通過短期培訓形成的基本素養。高校可以邀請行業人士到課堂現身說法,讓學生了解企業對吃苦耐勞、勇于承擔、敬業愛崗和百折不撓等精神的注重;通過德育課程強化大學生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紀教育;通過校園文化、班級文化和集體活動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第二,突出以能力為核心的課程設計模式,推行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由于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自身特點,容易造成理論講授上的空洞化。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應根據用人單位需求,從職業能力分析人手,有針對性地設置相應課程,課程設計及授課的內容必須緊緊圍繞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過程來展開。要大膽改革傳統的考試考核方法和教學質量評價方式,把職業能力中所涉及的相關內容和技能分解為具體考核項目,以此促進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和形成。第三,加強校內外實踐基地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高校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應積極建設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積極與企業進行合作,通過與用人單位形成長久的校企合作機制,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此外,還可支持學生自行開辦模擬企業或創業,鼓勵他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鍛煉學生的職業能力。師資上,高校一方面可多渠道積極引進有實踐經驗的企業人士擔任兼職教師承擔一定的授課任務,加深大學生對實踐工作的認識;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師專業技術培訓,派送青年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不斷促使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加強核心職業能力的培養。第四,實行創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應注重學生的創業教育,高職院校可以通過開設創業指導系列課程,通過組織學生參觀、考察或短期服務于各類企業并開展社會調查等形式讓學生積累創業所需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對高職學生在校期間進行系統的創業教育及創業訓練能更新學生的擇業觀念,改變學生的擇業方向,培養學生的終身發展能力。
2.3學生方面
職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動態過程,要提高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這一就業主體的主動性,讓學生始終處于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首先,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從入校之初就應該結合自身情況積極做好職業生涯準備,可參與人才素質測評,根據測評結果與用人單位的需求情況,從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職業崗位要求等方面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并以此為中心來學習和培養自己的能力。其次,養成積極健康的心態,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關注自身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要警惕浮躁心態,正確看待工作,積極應對,要養成吃苦耐勞的精神,能夠腳踏實地從基層開始。再次,大學生應積極參加各類社團,豐富第二、第三課堂活動,提升自己的通用能力。在參與或組織社團活動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具體問題,須及時有效消除障礙,保證活動順利進行。這一過程可鍛煉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最后,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積累必要的社會經驗。學生應該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了解企業的工作環境、工作流程和運行機制等。通過社會實踐,進一步明確自身的職業目標,提高自身職業能力。
作者:吳小妹 單位: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7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