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精神文化產品意識形態和商品的雙重屬性,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和業內人士的贊同。各類新聞媒體為了謀求生存發展,紛紛改版改刊,延伸覆蓋面、增加吸引力、開拓增長點,以打出特色牌、贏得受眾群、擴大占有率,最大限度實現媒體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如果說文化人參與媒體的發行和廣告的競爭還得講究些斯文和雅致,那么其洞開市場、招攬讀者的法則卻驚人的相同。用社會新聞攻城掠地、拼打天下,似乎是心照不宣、人人皆用的利器。瀏覽部分媒體刊登的一些社會新聞,結合自己的新聞實踐,筆者認為采寫社會新聞要走出“三個誤區”,做到“三個堅持”。
一、走出“人微言輕,反映不了大主題”的誤區
社會新聞,以其事實的真實性、情節的故事性、內容的可讀性、報道的靈活性、語言的貼近性,理所當然地受到讀者,尤其是普通百姓的喜愛。但有一種觀點認為,社會新聞相對于政治、經濟、科技、文教、軍事新聞,是拾人牙慧的“小字輩”,人微言輕,反映不了大主題。
新聞是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新聞價值是由事實的重要性和社會的關注程度決定的。時政新聞、經濟新聞、法制新聞、科技新聞等的區別,只是專家學者和從業人員,為便于研究和區別而對新聞所做的分類,并不是根據分類的前后排序確定某種新聞的價值。
“筆墨當隨時代”。決定新聞價值的主要因素是文章主題,不是新聞按內容簡單劃分的分類歸屬。社會新聞通常聚焦的是事態人倫、自然災害、時勢變遷,采訪的對象多為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小人物。與“汪辜會談”、“一箭三星”、“測量珠峰”等重大題材相比,社會新聞似乎有被“邊緣化”的可能。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燕鳴春曉。只要善于從生活的底層撲捉和發現,同樣可以挖掘和提煉透析社會走勢,引領時代潮流,洞徹大眾命運的大主題。
上個世紀50年代新華社記者采寫的消息《上海嚴寒》,再現了解放初期上海市民在一場特大嚴寒面前,由于政府關心群眾安危冷暖,沒有一人凍死,沒有一家斷炊,沒有一座工廠停工的感人場景。作者在寫作過程中,很自然聯想到1947年上海同樣遭遇到的一場嚴寒,并引用詩人臧克家當年在上海寫的政治諷刺詩《生命的零度》中的詩句:“前天一夜風雪,昨夜八百童尸”。短短數語,一言九鼎,新舊社會的對比躍然紙上,社會主義好的主題異常深刻。
《誰是最可愛的人》、《上海最后一臺人力車進了博物館》、《“梁山伯”新婚燕爾“祝英臺”快做母親》等社會新聞作品也都以獨特的視角,反映了時刊發展、物是人非的大主題,成為社會新聞采訪、寫作的范例。
二、走出“題材單一,寫不出上乘之作”的誤區
一般意義上的社會新聞,題材主要限定在道德倫理、人文風化、案件災害等范疇。在媒體競爭尚未白熱化的很長一個時期內,社會新聞往往只是宣傳和報道的一種補充,版面和時段的一種點綴,讀者和聽眾的一種消遣。其實,變動是新聞之母,沒有變動就沒有新聞。人們能夠感知的物質世界的一切變動,都離不開社會這個母體。也可以這樣認為,一切新聞形態均源于社會,所有的新聞都是社會的新聞。
有責任感的媒體應該承擔起“輿論引領時尚、輿情牽導社情、導向制約走向”的社會義務,擺脫“看點”緊跟著“視點”,“視點”緊傍著“賣點”,“賣點”緊挨著“露點”的怪圈依戀。選材時要擁有大視野,幫助從事社會新聞采訪的記者,特別是年輕記者糾正社會新聞就是“兇殺、事故、災難”,就是“明星取代模范,美女擠走學者,緋聞頂替事實,娛樂覆蓋文化,低俗代替莊重”的認識偏差,進而改變采訪社會新聞總是希望“事故越大越好,死人越多越好,傳播越廣越好,處理越重越好”的扭曲心理。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題材,必然造就廣為流傳、影響深遠的優秀作品。一代宗師范長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只身赴川北、陜西、甘肅、青海等地采訪,足跡越過祁連山、繞過賀蘭山,北至包頭,西達敦煌,行程四千里,歷時十個月,寫下了17萬字的旅途通訊。這些社會新聞第一次如實報道了工農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揭開了當時神秘西北的黑暗和危機,在全國引起了極大反響。時至今日,他的通訊集《中國的西北角》仍是新聞和歷史工作者的必讀書目,在中國新聞史上享有重要地位。
三、走出“地位低下,擺不上臺面”的誤區
社會新聞在一些媒體的報道布局中處于弱勢,地位低下,擺不上“臺面”。這是因為一些傳媒忽略了社會新聞特有的監督功能、教育功能和娛樂功能。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實踐中,不管是黨委機關報還是社會生活類報刊,都肩負把握導向、傳播新聞、提供信息、活躍生活的重要責任。認為黨委機關報應該遠離民生、淡化服務的理念是失職,認為生活服務類報刊可以少談導向、不問輿情的觀點是缺位。
社會新聞是履行媒體監督功能、教育功能、娛樂功能的輕騎兵、狙擊手和突擊隊。輿論監督是人民群眾通過媒體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監督評議的重要和有效途徑,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但這種監督應該是善意的、準確的、公正的,決不允許為了追求所謂轟動效應濫用監督權,甚至使用媒體“裁判權”和“否決權”。教育群眾是媒體的責任和義務,這種教育側重點不在具體的知識技巧上,而在于通過宣傳典型、傳播活動,引導人民樹立遠大理想,培育民族氣節,培養高尚情操。娛樂功能不是開講座、辦補習班,而是在提供文化娛樂信息的同時,注重文化娛樂生活服務的導向性、權威性和高品位。社會新聞記者采訪活動的廣泛性、引導輿論的針對性、報道形式的多樣性、受眾參與的互動性,都決定了其在媒體宣傳報道諸多方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地位,不僅要擺上“臺面”,而且要高看一眼,給足位置,使其先聲奪人,不同凡響。
實踐證明,采寫社會新聞要堅持謳歌時代進步,正面宣傳為主;堅持“以人為本”,彰顯社會和諧;堅持“三貼近”,注意多樣化。
附錄:樹人論文網是一個專業致力于期刊征稿、職稱論文發表、文獻參考等服務項目的綜合服務網站,為客戶提供了權威、專業的服務。用心服務是我們的運行宗旨,客戶滿意是我們的工作目標。經過多年的發展,本站與國內上幾百種權威期刊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已擁有大批的固定客戶群,覆蓋全國大部分省市。最后,感謝您一直以來對網站及合作期刊中國中藥的關注與支持,我們會認真對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我們會再接再厲,與您攜手共進!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