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基層群眾文化事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群眾的文化需求越來越高,文化活動越來越多,群藝小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在很多地區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本文主要針對如何進行群藝小品創作進行了一些論述,文章是一篇副高論文發表范文。
摘 要:群藝小品應該是人民群眾自我進行的,以滿足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知識需求為目的,以文藝娛樂為主要內容的舞臺藝術。生活在群眾中間的人創作的群藝小品最接近平常人的心態,更能親切、生動地反映普通人的思維和情感,直視平凡的人生。
關鍵詞:群藝小品,創作
基層文藝演出中的群藝小品卻比較粗鄙和低俗,缺少藝術含量和審美品位,這是因為大多數群藝小品要么僅僅是為了宣傳而臨時創作的,缺乏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完美融合;要么就是簡單的模仿,將網絡上低俗搞笑的段子生搬到舞臺上,純粹地媚俗觀眾,根本沒有思想性和藝術性。
群藝小品應該是人民群眾自我進行的,以滿足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知識需求為目的,以文藝娛樂為主要內容的舞臺藝術。只有生活在群眾中間的人創作的群藝小品才最接近平常人的心態,更能親切、生動地反映普通人的思維和情感,直視平凡的人生。那么,沒有經過藝術培訓,沒有專業寫作技巧的群眾要如何將自己的生活體驗,情感經歷通過藝術的形式展現在舞臺上呢?
一、提高觀察生活的能力
藝術來源于生活。小品的題材應多取自于生活中的一些凡人小事,每一個從我們身邊擦身而過的人,每一件不經意發生的小事,都可以通過創作搬上舞臺。但是現在,電腦、電視、手機占據了每個人每天大部分的時間,人與社會的接觸就好像隔了一道透明的玻璃墻,感受是間接的,冰冷的。走出房門,走進社會,去接觸生活,熱枕的感受生活是創作者當務之急。藝術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每個人每天所接觸的人,所看見的事物真可謂不少,但大部分都可能如過眼云煙,無法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在這些紛繁蕪雜的事情里面發現有趣的人和事,這需要創作者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發現與看見不一樣,“看見”的只是一些事物的表象,是一些人人皆知的畫面;“發現”的則揭示了事物的實質,揭示了人們未知欲知的新奇景象。我們只有創造性的“發現”,才能做到對事物的獨特把握,是過去沒有,如今別人也沒有的獨特存在。王蒙說:“從一些細微末節當中發現那些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
二、塑造一個有趣的人物
小品以喜劇居多,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小品,往往是因為一個或幾個讓人難忘的,有趣的人物。這種“趣”不單單只是一種語言上的包袱,不是一個又一個橋段拼接,不是演員在舞臺上耍寶式的“撓癢癢”,更不是把一種低俗、媚俗、庸俗現象直接搬上舞臺的惡趣味。有趣的人物應該是外形有趣、語言有趣、行動有趣的人,是觀眾覺得似曾相見、生活中確有其人的小人物,他真實自然,富有生活氣息。而生活中的真實人物性格往往比較復雜,這需要創作者抽絲剝繭,對人物進行塑造,砍去他身上多余的枝梢末節,只突出某一個方面的個性特征。
三、確立一個觸動人心的主題
主題是小品的靈魂,好的小品主題,要能給人以思考和啟迪,能讓人在微笑中哭泣,哭泣中微笑。小品的主題選擇要“大題小做”,而不是“小題大做”,這需要把一些社會熱點、價值取向等重大的問題用小事情來處理,在小人物的身上閃現可貴的精神光芒。這需要對素材進行強調、取舍、濃縮,以獨到的想象抓住一點或一個局部加以集中描寫或延伸放大,更充分地表達主題思想。同時,小品的時長只有10分鐘左右,線索必須單一,一個小品最好只反映一件事情,或者只反映一件事情的一個側面,既要管中窺豹,又要有廣度和內涵。
四、構思一個一波三折的故事
故事是載體,要通過故事的情節去展現主題。一個故事的過程是“起承轉合”,時間、地點、人物、開始、結局,而最重要的就是承和轉。在10余分鐘的時間里,我們要考慮怎樣讓整個故事轉變得合乎情理,既要在情理之中,又要在意料之外,具有激動人心的部分。或是使用“欲揚先抑”,在設置人物的外在形象或言談舉止時可先與其本質形成對比,通過事情的發展達到欲揚先抑的效果;或是使用“誤會”,人物與人物之間一開始造成錯誤理解,使得人物之間的對話、行動和感情等都朝著意外的方向發展,從而掀起事件的波瀾,用偶然的誤會來表現某些必然的事物,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或是使用“突轉”,讓事件一開始沒有朝著預想的方向發展,在后面卻發生突然逆轉,出乎意料之外。
五、小品藝術是一門舞臺藝術
與故事、小說創作不同,小品創作的要點在于,要時刻注意它的可塑造性和可演性,要時刻注意把人物情感的變化和心理變化通過臺詞和行動表現出來。如果忽略了這一特性,讓人物長時間靜止在舞臺上,用長篇的語言來敘事,而敘述的內容又都是過去或將來要發生的事情。這樣的小品往往節奏平淡,主題硬述,影響小品的可看性,耐看性,很難抓住觀眾的心。
參考文獻:
[1]廖嫦.淺談群眾文藝創作的繁榮和發展[J].大眾文藝,2010,(04)
[2]范靜瑩.淺論群眾文藝創作大眾文藝[G],2009,(06)
[3]付曉.淺論抓好群眾文藝創作的八大要素[J]藝術百家2009,(4)
副高論文發表期刊推薦《青年文學家》(旬刊)創刊于1985年,由黑龍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齊齊哈爾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雜志是一本展現大學生風采,講述我們自己故事的青春文學月刊,雜志自創刊以來,距今已有52年的歷史,在全國培養了一大批文壇骨干和優秀作家,曾創下發行170萬份的輝煌業績。2009年,《青年文學家》雜志全新改版,在原有的純文學性基礎上,更加關注大學生心理、生活和為人處世等方方面面,并最大限度地將我們的編輯理念切入社會深層,以此來關照人生,引導青年一代更好地成長。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