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新聞職稱論文發表了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的發展對策,新媒體的時代,人們對新聞節目有了更高的要求,人們更加注重電視新聞的內容,豐富節目質量,最大限度發揮傳統電視新聞的影響力,拓展媒體傳播的途徑,新媒體融合之后,共生是未來電視新聞發展的方向。
關鍵詞:新聞職稱論文,新媒體
對電視新聞來說,新媒體的迅速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新聞創新之路,關鍵在于不斷挖掘自身的潛能、優勢和特點,積極與新媒體進行融合,遵循“內容為王”的理念,在新聞節目內容和表現方式上不斷創新。
一、堅持“內容為王”,發揮電視新聞的特色
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與傳統的新聞有許多不同之處,這就對新聞節目制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為,在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新聞發展應該堅持以“內容為王”為基本思路,探索規律,創新手段,挖掘電視新聞本身的、內在的魅力和核心優勢。
1.注重重大主題新聞的直播報道。長期以來,電視新聞依靠其強大的內容資源,在信息傳播的主流渠道化占據著壟的地位,在公眾中形成了較高的權威性,新聞的采編播都有著較為嚴格的審查、把關和監控。與新媒體相比,電視新聞直播的弱勢在于互動性、參與性不夠,如果能夠將線性封閉的生產播出狀態盡可能調整到直播狀態,以現在進行時的姿態與生活同步,進行大量的、日常化的直播,就可以極大地提高觀眾的參與和互動,提升電視新聞的魅力。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將直播常態化,新聞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新聞直播車和直播報道團隊立即趕赴現場開展直播報道。2014年共推出了幾十個大型直播活動,大大提升了主流媒體形象和公信力。
2.加大基層民生化新聞節目報道。民生新聞節目在態度、內容、效果上都體現出關注民生的價值取向。在態度上,民生化意味著親民、愛民的平等視角與狀態;在內容上,民生化意味著直面普通百姓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事項;在效果上,民生化意味著切實為百姓服務,為他們解決各類問題。在社會轉型時期,尤其是關注基層民生的主題報道和系列報道具有非同一般的生動性和感染力。黑龍江廣播電視臺2011年推出的“走基層”系列報道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基層和群眾永遠是電視新聞報道之源,五年來,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推出《主播走基層》、《記者走基層》等專題專欄,采制播發數百篇反映百姓聲音,解決百姓疾苦的報道。
二、注重內容傳播,把握媒體命脈
無論是對于傳統的電視新聞還是新媒體,內容始終是其靈魂。沒有豐富且高質量的內容作為支撐,再先進的媒體也難以生存和發展。傳統的電視新聞媒體不僅擁有卓越的節目制作隊伍,還擁有精良的節目制作設備,為其生產內容豐富且質量水平極高的節目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條件。
在新媒體環境下,一方面,電視新聞可以通過移動通信網絡單獨運營,但卻沒有傳統電視媒體的內容資質,加上昂貴的流量費讓用戶難以接受。另一方面,對于電視新聞的增值服務,用戶可以主動選擇形式多樣的交互內容與業務,這樣將使電視新聞的增值服務成為日益重要的盈利核心。由此可見,充分發揮傳統電視媒體自身作為內容供應商的角色,并結合新媒體的多種先進渠道進行重新整合,從而最大限度得發揮傳統電視新聞的影響力。
三、充分挖掘自身優勢,提高傳統媒體競爭力
相比信息傳播極度開放和內容魚龍混雜的新媒體,傳統媒體中的電視新聞具有職業化、系統化以及長期以來所積累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等優勢。因此,維護傳統電視新聞的公信力和影響力是保持其在未來發展中的競爭力的關鍵之一。除此之外,電視直播是體現電視新聞媒體的魅力與優勢的重要報道形式。電視新聞在重大突發事件過程中的反應速度、現場直播的質量和水平等,都比新媒體高。可見,現場直播是電視新聞媒體有效對抗新媒體競爭的又一重要方式,盡管新媒體也可以進行直播,但遠不及傳統電視新聞的資源內容豐富。另外,簡單、片段式以及表象性的新媒體已無法滿足當前人們對事實的深入了解的需求,增強傳統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是使其保持競爭力的另一大重要因素。
四、加強與新媒體融合,拓展媒體傳播途徑
要充分認識、了解和利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其為我所用,電視新聞工作者需要不斷學習,轉變觀念,更新電視新聞意識,提高自己的技術技能,這樣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技術要求,以適應不斷推進的電視新聞改革。新的媒介形態與傳播技術的出現,不僅意味著傳播領域的拓展,也是對傳統媒體的挑戰。電視面臨著網絡電視、數字電視、IPTV手機電視等新媒體的挑戰。在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必須順應大勢,利用新的傳播平臺,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優勢,贏得多元化的發展機遇。
新媒體最大的優勢在于信息傳播的快捷。以網絡電視為例,用它來報道新聞可以及時更新報道,可謂真正的第一時間報道;手機視頻、掌中DV、電視信號翻錄、照片等,都可以上傳至視頻網站,在大量網民的基數下,新聞量及到達率都非常驚人;視頻可被點播及重復收看,傳播力度和效果更大。
因此,筆者認為,要充分整合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將電視媒體的內容以新媒體的方式傳播。新媒體依托電視的內容、品牌和人才等優勢,電視借助新媒體的平臺、互動和用戶數據庫等優勢,互為支撐,共同發展。借助新媒體的力量,與新媒體有效融合,共生發展是未來電視新聞發展的方向。
推薦閱讀:多媒體開放教育英語教學運用小論文怎么寫
多媒體介入英語教與學中,對傳統的教與學起到了補充、發展和優化的作用。在對開放學員英語導修導學的過程中,必須對學員的素質有深入的了解,這樣才可以確定運用哪種媒體形式;也要注意構建和營造多媒體的學習環境,在多媒體的視聽環境中,學員的聽覺能力、視覺能力、聯想能力等得到強化。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