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藝美術作為中國優秀文化的承載,包含科學技術、人文思想和工藝技巧,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美術期刊投稿論文:探究傳統工藝美術現狀的論文范文,歡迎閱讀查看。
摘 要:新時代下文化產業成為各國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傳統工藝美術作為蘊含我國悠久文化歷史的重要產業。本文就傳統工藝美術的行業定位進行分析,透過傳統工藝美術的發展現狀,最終對其發展提出幾點建議,望對傳統工藝美術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傳統工藝美術;文化產業;創意
一、傳統工藝美術的定位
傳統工藝美術作為我國由來已久的產業之一,其定位一直未被人們所不確定,但是作為承載著我國深厚文化底蘊與科技的傳統藝術,其新時代下的發展必須受到重視,所以先確定其定位,找到新時期傳統工藝美術發展缺陷不足,從而得出發展方法。
伴隨著文化經濟的蓬勃發展,傳統工藝美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傳統工藝美術在一段時期發展緩慢,僅僅重復過去的形制,缺少創新、展現的多是仿造中國古代的工藝美術產品,匠氣明顯,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工業制造業的特性,而作為商品生產,在歷史上也曾產生過巨大的經濟價值,直至今日其手工生產的形式仍是工藝美術的一個重要特征,雖然成為了制造業的一個補充,但依舊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工藝美術在社會價值和實用方面體現了“用”與“美”相統一的造物原則,是百姓生活中的美麗,這種以實體形態的文化內涵承載,本身就是民族文化與歷史內涵的視覺傳播,這種時代性的典型造型對于后世,一定程度上也是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體現。
因此,對于傳統工藝美術的行業歸屬,并不能純粹的歸為工業制造業或是文化產業。傳統工藝美術所具備的多重屬性足以讓它作為一種中性產業,既屬于經濟產業又屬于文化產業。如此在工藝美術品生產上以經濟性為主體,從文化事業的角度對傳統技藝的傳承方面加以支持,這對傳統工藝美術來說是發展機遇。
二、傳統工藝美術的現狀
我國的傳統工藝美術歷史悠久,不論是新石器時代開創的陶器技藝,還是后來蓬勃的瓷器、金工,都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現代社會的沖擊
隨著生產技術的快速發展,工藝美術生存的土壤也在發生著變化,機械化生產方式以其較低的生產成本,已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而傳統工藝因其制作工藝特殊性,生產成本很難降低,使得傳統工藝美術在市場競爭中劣勢突出。盡管近年來國家加大了扶持力度,但在一些地區工藝美術復興的發展緩慢,前景依舊不容樂觀。同時,傳統工藝美術既有宮廷工藝美術,也有民間工藝美術,但是今天的傳統工藝美術品大部分與日常生活產生了距離,往往作為收藏品、陳列品被收藏家門所喜愛,這也給工藝美術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局限。
2、傳統工藝人才的匱乏
傳統工藝美術作為中國優秀文化的承載,包含科學技術、人文思想和工藝技巧,但是高科技的發展、新機器的發明使得傳統工藝美術的手工作業略顯落后。但是,我國目前傳統工藝美術面臨專業人才面臨“斷層”的尷尬局面,人才的缺失窘況,怎能不對傳統技藝的傳承產生擔憂。
3、傳統工藝美術創意缺失
傳統工藝美術雖然歷史悠久,但是縱觀其發展歷程,諸多創新發展與輝煌成就僅在中國古代得以呈現。近現代的傳統工藝美術就好像是照片上的花朵,見得其形,卻難聞怒放的芳香,傳統工藝美術的文化內涵被淡化了。這種一味對過去成果的復制,缺乏與其他文化產業的結合促進,帶來的只能是短暫效益之后的創意缺失,發展擱置。
三、傳統工藝美術的發展建議
1、發揮傳統工藝美術優勢
傳統工藝美術以投資少,就地取材,綠色經濟等特點,在生態環境亟待保護的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并且亦能充分發揮傳統工藝美術地域性特點,變廢為寶同時又弘揚了地方特色,將地方傳統文化傳承繁榮。同時,其勞動就業容量較大,并已在全國形成許多產業園區,聚居許多具有高超技藝的專業創作人員。因此,傳統工藝美術尋求發展,定要結合現代社會的市場需求,發揮其環保的制作方式與傳承優秀文化內涵的承載形式的優勢,生產更多與百姓生活相關的民間工藝美術品。依托文化產業大發展的勢頭,在各地文化園區中重點發展,貼近生活,吸引百姓,重塑客源,定能迎來傳統工藝美術的又一春天。
2、優化傳統工藝美術傳承與發展的環境。
近年來,國家也對文化產業及詳細項目出臺一些相關政策,扶持文化產業的有序蓬勃發展,同時借鑒國內外扶持工藝美術產業發展的經驗,加強工藝美術政策引導,從而促進傳統工藝美術產業良性發展。
由于目前法制環境的不夠完善、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工藝美術行業仿制、作假現象仍較為嚴重,這就極易挫傷創新的主動性、積極性,繼而影響新產品的開發。而國務院頒布的《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及此后各地出臺的保護條例,為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提供了保障。因此,完善法制環境,以法律手段保護創新,以政策引導發展,產業才能持續發展,傳統文化才能更好地發揚光大。
3、加強傳統工藝美術教育,建立高科技研發隊伍
作為以手工制作為主要生產形式的行業,其工藝技術、人才儲備就顯得尤為重要。而現今傳統工藝美術行業人才匱乏、技藝傳承困難的現狀,大力培養、積極引進、合理使用各類人才,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工藝美術人才隊伍不失為一計良策。因此,要提高工藝美術大師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完善高校的工藝美術教育培訓體系與研究設計隊伍,開拓創新,鼓勵、引導工藝美術專業人員積極創作,促進傳統工藝美術產業健康發展。
4、順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
傳統工藝美術發展的路線要遵從市場規律和生活發展的需要。工藝美術既然以實用為目的,那就要在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充分考慮傳統工藝美術消費的多層性,為傳統工藝美術的市場投放找準定位,促使傳統工藝美術產業向科技進步轉變,增強傳統工藝美術產業的發展后勁。
另外,品牌戰略的實施同樣不可或缺。把傳統工藝美術產品品牌化,一定程度上杜絕市場上簡單的復制、造假,通過提升企業產品品牌形象,或是發展工業旅游、產業旅游,將傳統工藝美術名家的產品產業化,生產工藝市場化,提高產品知名度,從而更有利于產品走向世界,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和持續蓬勃發展。
5、提供傳統工藝美術發展平臺
傳統工藝美術的健康發展,同樣離不開良好健全地發展平臺。在推進傳統工藝美術技藝、產品發展的同時,充分借助文化創意有利平臺,做大做強,推向市場,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美術工藝,讓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總之,工藝美術行業遇到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盛世,這對傳統工藝美術帶來說是機遇。我們必須把握這一機遇,才能將承載著民族文化、藝術智慧的傳統工藝美術品的光芒、內涵散發出來,才能更好地承載我國優秀文化傳統、地域文化發展史譜寫輝煌的篇章。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