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論文主要介紹的是茶文化發展中茶藝與舞蹈藝術的應用的相關內容,本文就是通過對茶文化的誕生以及發展歷程,還有就是在茶文化發展中怎么體現出茶藝與舞蹈藝術的作用做出了詳細的闡述與介紹,且本文資料僅供相關人士參考希望帶給大家幫助。
關鍵詞:茶藝;舞蹈;融合
1茶文化的誕生和發展歷程
茶文化起源于我國,自然我國擁有悠久的飲茶歷史。根據史料考證,神農嘗百草的時候,偶然間發現了茶葉,這種說法已經被廣大的專家和學者所接受。茶文化在唐代時期已經發展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了。陸羽編著的《茶經》是一個有力的佐證,也為學者研究茶文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燦爛多彩的華夏文明經過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沉淀,已經非常自然地融入到了茶文化之中。在現代生活中,飲茶已經變成一種風尚,形成了獨有的藝術形式。基于茶文化和茶藝的長期積累,茶藝表演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主要是演示了沖泡茶葉的技巧,將泡茶飲茶的過程以一種藝術的形式展示出來,其過程更加科學性、藝術性、生活化。這樣在現代生活中形成了更加優雅的茶文化環境,人們更易在精神上得到滿足,陶冶情操。現代的“茶藝”歷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的宗教茶藝、文士茶藝、宮廷茶藝,到20世紀70年代,“茶藝”的概念首次在臺灣被提出,之后茶藝表演事業迅猛發展。茶藝表演主要演示了茶葉沖泡的藝術,適合在室內或舞臺上表演,實現了把音樂、舞蹈、人文融于一體。中國茶文化的精髓早已被古人參透,但是在近百年卻被漸漸淡忘,所以需要茶藝表演去普及茶文化。
2茶文化與舞蹈融合的概況
我國的氣候特征適應了名茶的產生,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信陽毛尖、廬山云霧等久負盛名。在采茶的歷史中,各地的勞動人民都發展出了當地的特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人們運用自己的智慧把舞蹈融入到茶藝中。
2.1武夷把舞蹈融于茶文化
由于武夷山最先把茶文化與舞蹈相互融合,所以產生了很多的用于舞蹈編排的靈感。有關彭祖開山的故事在當地家喻戶曉,武夷把茶文化與舞蹈結合,為舞蹈的設計帶來了靈感,從而編排出了更加形象生動、具有藝術特色的舞蹈。彭祖開山的故事體現了當地人不怕吃苦,樂于實踐的精神,在當地采茶的時候,人們將不畏艱辛、開山者勇往無前的精神融入舞蹈的設計之中。這樣的舞蹈極其具有特性。在武夷山,除了把茶文化與舞蹈融合在一起,還把茶藝與教育相結合,在現代教育中融入茶藝的靈魂。優秀的舞蹈設計者以及一些優秀的舞蹈元素都需要一些靈魂舞者表現出來,這要求當地的舞蹈表演者深入了解當地的采茶文化,能夠體現茶文化靈魂的特點更加多變地展示在舞蹈中。
2.2云南茶與舞蹈結合形成特色文化
在云南的民族文化中,茶聯誼活動與當地的旅游資源相互結合。云南普洱茶具有茶湯橙黃濃厚的特色,獨有高深持久的香味,品嘗起來滋味濃醇,更有經久耐泡的特征,即使已經沖泡多次,仍然會保留茶葉的香味。而云南又是少數民族聚集的省份,不同民族的的舞蹈在這里相遇。舞蹈與茶藝相互融合后,可以形成旅游資源,把云南的茶葉舞蹈展現給五湖四海的游客。旅行社組織的活動可以邀請普洱茶知名品牌代表參加,同時設立品茶、鑒茶專區。同時,舉辦活動的時候,邀請了來自云南本地的專業茶藝師,這些茶藝師表演的時候,會身穿當地的民族服裝。在表演的現場提供普洱茶的生茶、熟茶、老茶,以供顧客飲用,品鑒。茶藝師還會進行茶道展示,顧客既可以領略民族的風情文化,又能夠開懷品嘗云南西雙版納、臨滄等地的地道的普洱茶,體驗純潔、優雅的茶道文化魅力。
2.3茶文化與舞蹈相映成趣,提升居民品質生活
人們愛好喝茶并以茶待友的風俗習慣一直保留在深圳的南三社區,為了宣揚飲茶文化與舞蹈相互交融的藝術形式,進一步提高女性生活的品質,南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一系列促進茶文化與舞蹈融合的活動。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一直播放著印象大紅袍與舞蹈交融的背景音樂,伴隨著各年齡段舞蹈成員的舞姿與茶藝的融合。最開始展現出茂盛的茶樹形象,然后由舞者十分嫻熟地演示著采茶的過程以及如何制作大紅袍的工序,這些過程都由舞姿一一展示出來,不禁讓人浮想出人們采茶的生活場景。在大力宣揚富強民主的大中國形勢下,人民生活更加自信自立自強,豐富的舞蹈茶藝藝術熏陶著人們的心靈。
3茶藝與舞蹈藝術的融合對茶文化發展的作用探究
茶藝融合舞蹈之后,對茶文化本身、舞蹈藝術以及社會都產生了重要作用。而這些影響也會反過來促進茶藝的不斷更新與繁榮。
3.1教育功能
茶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舞蹈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遠古時期,隨著人們的生產與勞動,舞蹈藝術就慢慢地出現了。茶藝和舞蹈都對教育產生了不容忽視的作用。茶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民族文化核心,具有獨特的教育功能。舞蹈文化在一定意義上,代表著中華民族民風淳樸、勤勞善良、好客等優良的民族性格。因此茶文化融合舞蹈文化之后,能夠對當地的社會成員的道德規范、日常行為產生重要的約束作用,也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本地社會成員和社會意識的形成,同時能夠影響本地的優良家風和民風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茶文化與舞蹈藝術的融合蘊含了獨特的教育功能。
3.2文化傳承與創新功能
從茶文化形成史中,可以體現中華文明的進步歷史、文明歷史的三教九流以及本地的民族風俗,引導市民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就地域而言,茶藝與舞蹈相互融合之后,可以傳承本地區的優秀的茶藝文化。民間茶藝舞蹈的設計結合了當地的采茶、飲茶、鑒茶,這會集中展示茶文化的區域特色。茶藝舞蹈的發展與形成,都融合了舞蹈的基本精神。因此,加入舞蹈元素之后茶藝,能夠更加豐富茶藝的內容,以能夠為傳統的茶文化注入新鮮的血液,促進茶文化的創新與繁榮。從另外一個角度,茶藝與舞蹈結合之后,能夠滿足人們的休閑娛樂的需要,促進現階段人們精神文明的提升,也能讓茶文化更加適應時代的發展。
3.3傳播中華文化,充當溝通的橋梁
茶文化在中國的沃土中發源,代表著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而我國的舞蹈包含了大部分民族舞,因此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睞。因此,融合了舞蹈藝術的茶藝,是迎接外域的最好的禮物。這份獨具特色的禮物伴隨海洋探險,被一路傳播到了異域國度,并且在異域慢慢生根、發芽。中西方的舞蹈與茶藝相遇在一起,這為國家間的交流創造了共同的話題,中西方的文明因為舞蹈茶藝而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然后發展。茶藝舞蹈的傳播,在東西方的文化中相互融會貫通。尤其最近,國家間的交流日益頻繁,文明與文明間的互動愈來愈多,茶文化充當交流的媒介再合適不過了。茶文化在于舞蹈的結合中得到發展,傳播國外后,在外交活動中多元文化的不斷碰撞中得到了極大的促進,茶文化外交的功能也在這其中得到了更好的體現。融合之后的茶藝文化,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傳播之后,也會促進世界文化的和諧發展。
3.4拓展商務的功能
茶藝與舞蹈在發展形成的過程中相互吸收、相互發展,在當今,又融入到現代商務活動的內容中,這會有利于茶文化在現代商務活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這一功能尤其體現在茶俗舞藝為商業活動帶來商機方面。茶文化與中國的民族特色舞蹈都重視禮儀規范,能夠擴大商務交流。近年來,清正廉潔之風盛行,商務中簡單的茶藝舞蹈表演契合了社會倡導的清廉儉德的“公正”商務之風。從另外一個角度,茶藝舞蹈為熱愛茶藝的眾人提供了精神食糧,也滿足了人們的美學視覺享受。在商務活動領域,茶文化融合舞蹈藝術之后,會收到很大一部分人的鐘愛。隨著社會風氣的帶動,會促使人民消費高、中檔的茶葉。這種結合也能夠開發辦公室“白領”的市場。市場形成后,也會帶動商務舞蹈的發展。商業談判中,可以用舞蹈藝術展現企業的文化內涵。茶藝與舞蹈相互發展繁榮之后,勢必會推動周邊茶館的興盛。茶藝舞蹈盛行之后,會促使茶藝和舞蹈培訓機構的出現。這些發展反過來又推動了茶產業發展壯大。為了更深入地推進茶文化與商務融合,我們應該改進茶文化發展的途徑,提升茶藝與舞蹈文化的魅力。進一步改進茶藝舞蹈文化在商務活動中的內涵與價值。最后提高茶企業的生產力,加快茶產業化培育。
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沖擊,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面臨很多問題,因此,我國獨具特色的茶藝與舞蹈文化的保護必須受到重視。一部分學者認為學校教育應該開展茶藝和舞蹈相互融合的課程。這種計劃性和組織性的課程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茶文化的發展與繁榮尚且不能單單依靠一個組織或者個人,還需要引起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重視,尤其是政府的支持與培育。只有這樣,茶文化才能更好地塑造民族性格,傳承民族文化,到最后走出國門,為世界文化的繁榮增輝。
參考文獻
[1]趙世林.論民族文化的傳承[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4)36.
[2]趙世林.論民族文化的傳承[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4)36.
[3]朱波,趙春萌援論茶藝表演的藝術形體與音樂選擇[J]援福建茶葉,2016(6):132-133.
作者:何云 單位:西安石油大學音樂系
推薦閱讀:《廣東茶業》(雙月刊)創刊于1979年,由廣東省茶葉學會主辦。本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面向廣大茶葉生產、經營、科研單位及茶葉愛好者,宣傳黨的農村政策,推廣茶葉科研成果,交流茶葉產銷經驗,普及茶葉知識,弘揚茶文化,提供茶信息,介紹茶葉生產,介紹企業成功經驗,追蹤國內外茶葉科技發展和市場新動態。是一份專業性、權威性、可讀性為一體的,信息量大的專業期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