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各種信息科技和媒體的不斷發展, 各種新媒介也不斷出現。同時它與我國的工藝美術繪畫領域的藝術創作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新媒介地出現不僅為現在的工藝美術繪畫提供了新的創作途徑, 更是多了一種新的藝術創作形式, 為其開辟了新的天地。在新媒介的應用過程中, 工藝美術繪畫的應用方式和創作內容與其相互融合, 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也不斷問世, 并且充斥著生活的各個角落。本文在簡單介紹新媒介和工藝美術繪畫內容的基礎上, 對新媒介在工藝美術繪畫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分析并試圖探討在新媒介的影響下, 我國工藝美術繪畫的發展趨勢, 供相關人員參考, 以促進新媒介與工藝美術更好地融合和發展。
《文學與藝術》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由:吉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延邊州文學 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本刊系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等網絡數據庫全文收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
前言
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 為了迎合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新的技術、科技、文化都在不斷產生。它們是社會進步的標志, 也是必然產物, 同時也帶動著社會發展。新媒介也是如此, 工藝美術繪畫與新媒介的相互結合是創新, 也是必然趨勢。工藝美術繪畫是人類一種杰出的藝術創作形式, 古往今來, 它都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投身于其中的藝術創作人員不斷增多, 也出現了很多令人贊嘆的珍貴作品。如今通過新媒介與工藝美術繪畫的結合和應用, 讓高山流水般的工藝美術繪畫更加平易近人, 慢慢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走進了人們的生活。讓更多的人熟悉和認識到了這些繪畫作品和工藝品的美和藝術性, 了解到其中的文化內涵, 在欣賞和品位的過程中提升了自身的文化修養。以下本文將會對新媒介和工藝美術進行簡單介紹, 并對其應用做具體闡述。
一、新媒介與工藝美術的發展內容
新媒體既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也是一個廣泛的概念。首先相對于傳統媒體的報刊、廣播、電視等來說, 新媒體是傳統媒體發展起來以后的新興媒體形態, 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其次, 它也是一個廣泛的概念, 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 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訊網、衛星等渠道, 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終端, 向客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1迎合人們休閑娛樂和時間碎片化的需求以及滿足隨時隨地互動性表達、娛樂與信息需要, 新媒體應運而生, 同時, 以互聯網為標志的新媒體在傳播訴求方面也已走向個性化表達與交流階段。網絡在90代中期進入我國。屬于一種新型的信息載體, 而且形成了巨大的效應, 在特定區域特定時間內幾乎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 這種效應必然產生特定的結果, 不排除新媒體可以發展成為主流媒體的可能。就目前來說, 手機應該可以說是應用范圍最廣, 應用領域最大的新媒體工具了。它不再僅限于單純的通信功能, 還是人們交友、娛樂的工具, 同時具備多種功能, 而且更新換代的頻率和速度也在不斷加快。
工藝美術是造型藝術之一, 它是一種集裝飾、繪畫、雕塑為一體的空間性的綜合性藝術。工藝美術品是以美術的技巧制成的各種與實用相結合并有欣賞價值的工藝品。2現在的大部分工藝美術繪畫作品都同時具備實用性和觀賞性, 既滿足物質需要, 又滿足一定的精神追求。作為物質產品, 它反應了一定時期或者是時代下社會一定的物質和文化的生產水平, 它的外觀形象包括造型、色彩和裝飾等又反映了當下或者當代社會人們的審美觀和審美水平。工藝美術作品一般分為兩大類:一、日用工藝, 即經過裝飾加工的生活實用品, 如一些染織工藝、陶瓷工藝、家具工藝等;二、陳設工藝, 即專供欣賞的陳設品, 如一些象牙雕刻、玉石雕刻、裝飾繪畫等。它們的生產, 常因歷史時期、地理環境、經濟條件、文化技術水平、民族風尚和審美觀點的不同有不同的風格特色的表現。
二、新媒介對工藝美術的影響
新媒介的出現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帶來了很多巨大的變化, 甚至是改變了人們傳統的生活方式, 工藝美術也不例外。新媒體的傳播方向是雙向的, 每個受眾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傳播者, 進而互動性強, 傳播效果明顯, 同時, 接收方式從固定到移動的手機瀏覽網頁、看電視等低實現動態化, 不僅僅據悉新與固定場所, 傳播的內容也更加豐富和充滿個人魅力。工藝美術的傳播受新媒體的影響, 很多藝術作品能夠通過各種方式, 大范圍, 多細節, 通過高平臺展現在面前。例如通過電視藝術節目, 高級展覽會, 網絡直播等等方式, 將工藝美術品進行有效宣傳, 通過專家介紹或者講解, 聲畫一體, 賦予藝術更高的感染力和更強的生命力。除此之外, 工藝美術的作者還可以與觀眾進行直接的交流, 例如通過微博、微信等, 交流者還可以獨立成立單獨的微博交流群或者微信關注群, 擴大作品影響力, 增強藝術交流, 無論對作品還是作者都是很好地提升工藝美術品位交流的機會, 這種方式不僅能提高創作者自身的對自身的認識, 也能鼓舞更多人關注藝術, 投身于工藝美術創作之中。在被關注和被重視的環境下, 在眾多平臺可以發表作品的情況下, 人們的創作積極性也被激發出來, 各種創作方式層出不窮, 工藝美術得到了很大的創新與發展。同時, 在人們對工藝作品的興趣日益提高的情況下, 他們對工藝美術作品的了解也日益加深, 購買欲望也更加強烈, 通過新媒介, 購物渠道也更加豐富。工藝美術繪畫借助新媒介的影響力, 可以說是有了更好的發展未來。
三、新媒介在工藝美術繪畫中的具體應用
新媒體的應用范圍廣和傳播力度大, 工藝美術繪畫做品的影響力也大大加強。首先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網絡的各種平臺包括手機、電腦、電視等觀賞到日常生活中接觸不到的高級藝術作品和藝術專家的藝術思想, 甚至大家相互交流和點評, 這對于工藝美術繪畫的學習是非常有利的。許多人就借助新媒體得到了寶貴的學習機會, 隨時增長見識、開闊眼界, 并由此走上藝術創作之路。另外, 更多人人對藝術的專注和加入也加強了工藝美術美術繪畫作品的創新性和市場競爭力。例如, 2010年6月, 一幅來自浦江的麥稈貼畫作品《清明上河圖》被入選參加世博會。作品一亮相, 就驚艷了世界, 獲得了中外游客的高度贊譽。作品中任務的神情各異、景物也錯落有致、可以說是刻畫地惟妙惟肖。這幅宏偉浩瀚的歷史風俗畫以另一種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 其中的工藝、技法、格調, 都讓人嘆為觀止, 這幅作品是蔣云花攜十余人共同完成的, 作為傳承人80后的張霓環, 剛開始接觸麥稈畫在2008年, 受婆婆姜云花影響, 繼承了婆婆的傳統的剪貼技藝, 她本身在美術方面的涵養也很快得到了發揮。他在作品設計中, 將傳統與現代設計相結合, 將繪畫技巧結合麥稈粘貼, 如散點貼法粘貼地面、水面等, 精工巧構, 別具匠心。畫面添加了許多創造想法, 他運用西方圖案藝術的一般表現手法, 如輻射、錯位等制作出一系列新型麥稈畫, 大大增強了作品的時代感。現在也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免費教授眾人麥稈剪貼技藝。這幅圖的脫穎而出, 并在世博會上嶄露頭角, 可以說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讓麥稈畫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 并大大加強了它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又有新生力量涌入到作品之中, 讓現代的氣息和技術手法與作品融合, 及發揚了傳統技藝又做到了藝術創新。借助新媒體, 就讓更多人看到了它的藝術價值與市場潛力, 從而加入到麥稈畫工藝美術作品的創作中來, 使得這項技藝得以流傳和發揚。
四、在新媒介影響下工藝美術繪畫的發展趨勢
現在我國已經進入了經濟文化高速發展的階段, 藝術領域也正處于一個調整和轉變的時期。與傳統藝術相比, 當代藝術的發展受新媒體的影響還是較為深刻的。通過以上新媒體對工藝美術繪畫的影響論述, 可以說新媒介必然會在藝術創作形式、創作內容和傳播方式上給工藝美術繪畫的藝術創作帶來很大的變化。首先是藝術創作形式, 現代創作者傾向將傳統技藝技法與現在制作工藝和西方制作工藝相結合, 推陳出新, 他們往往追求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一些創新技法。其次, 在創作內容上, 更加富有現代氣息, 更加貼近人們現在的生活, 感染力較強, 比較能引起共鳴。最后是傳播方式, 人們更愿意將自己的作品更多地展示出來, 不再是單純的“酒香不怕巷子深”, 深怕哪一門傳統技藝被埋沒或者說是失傳, 都在力爭文化或技藝的傳承和發揚, 爭取各個平臺的宣傳, 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到工藝制作中來。總的來說,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工藝美術繪畫正在一步一步慢慢走近我們的生活, 并給我們帶來新奇、震驚、贊嘆的感受。
五、結語
新媒介的介入給工藝美術繪畫領域帶來了很多改變, 在積極推動藝術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如何合理的將新媒介與工藝美術繪畫結合起來是目前我們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只有在取得平衡的情況下。才能最大限度發揮新媒介的輔助與推動作用, 規避其不好的影響, 真正讓藝術走進生活, 渲染生活, 不僅僅停留在裝飾品的位置。希望各種優秀的工藝美術繪畫作品都能在現代社會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不斷發揚光大。并且同時推陳出新, 更新藝術形式, 實現藝術創新, 百花齊放。
注釋
11.葉嵐.新媒介在工藝美術繪畫中的應用[J].芒種, 2017, (20) :113-114.
22.王彬.新媒介在工藝美術繪畫中的應用[J].青春歲月, 2018, (1) :49.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