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陶瓷燒制工藝技術的探索,給陶瓷藝術燒制及創作帶來的價值。了解陶瓷胎體及釉料燒制中的化學變化。科學掌握其基本性能,通過實驗建立起自身工藝體系,更好地創作出當代陶瓷藝術品。
關鍵詞:陶瓷藝術材料的燒制工藝
《陶瓷科學與藝術》雜志創刊于1965年,由最初時的《湖南陶瓷》到《陶瓷》、再到《陶瓷工程》,至2002年再次更名為《陶瓷科學與藝術》。
陶瓷燒制,是指用粘土制成形狀,經過干燥后加熱到某一程度,使它硬化,不再溶于水的過程,陶瓷是什么時候,什么人發明的,實在沒人知道,恩格斯說,陶瓷的制作發明是人類由原始人群轉變到野蠻人群的標志。不過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陶瓷的發明必定是人類知道用火之后,不經意發現泥土經火燒變硬而且不再溶于水,于是懂得制作陶器,創造性地生產出服務于人類的器具。
因自然知識的限制,人類開始只能燒制低溫的陶器。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慢慢學會燒高溫的瓷器。陶瓷是指粘土混合物經制備成型,上釉等70多道工序燒制而成的各種制品。通常的方法是指坯體含氧化鐵成分較高,呈暗紅色狀或黃色狀,燒成溫度在1250攝氏度以下的,稱為陶,含氧化鐵成分少呈白色狀,燒成溫度在1250攝氏度以上稱為瓷。又可聽叩聲,看吸水性,透光性等來區分陶或瓷。
1 窯爐的簡介
做陶瓷有許多外因和變數,通過人為或設備是可以控制的。因此一個好的可靠的窯爐對陶瓷制作人而言是無價的資產,他的作品的質量和保持一致性至關重要,還可以提高出產量和成品率。
1.1 電窯爐
它開發于20世紀,是取代燒煤的一種清潔的燒成方式,電窯爐產生熱輻射并非通過燃燒,電窯爐的便利性及高性價比使之很快成為各教學機構工作時的首選,電窯爐主要有兩種形式,前開門的和上開門的。
前開門電窯爐從前面開門向外開,優點是易于裝卸,且隔熱效果好,上開門的電窯爐從上面開蓋子,作品垂直放入窯爐,對于燒制小型的作品更為理想,但是對于燒制大型的作品不太實用。
1.2 板式車載窯爐
車載窯爐與前開門窯爐極為相似,區別是窯爐內室裝有輪子,這使得拉出裝卸方便。特別是對于大型陶藝作品或易碎的作品更加裝卸安全。
1.3 隧道式窯爐
隧道窯爐是一種非常高效的窯爐。可用于制作大批量的器皿。窯室可以很長,可達到50-100米長,適用于工業生產,它有三個主區域構成。①預熱區②燒制區③冷卻區。預熱區為器皿裝窯后的去水過程(0-500攝氏度)左右。中間區域燒制區溫度最高,一般在500攝氏度-1300攝氏度之間,為器皿的成燒區域,冷卻區為器皿由1300攝氏度,降為100攝氏度內的過程區域。一列小車,裝載著器皿,以緩慢的速度移動,通過腔室完成整個燒制過程,這個傳遞方式的優點在于小車出窯,同時又有小車進燒制窯既經濟又多產,是工業生產陶瓷企業的優選設備。
1.4 燃氣窯爐
與電窯爐相比,燃氣窯爐的優勢在于可以更好地控制窯爐中的氣氛,可以燒制氧化、中性或還原氣氛。這會對釉料和胎體的顏色及機理產生影響,燒制周期也會更快,相比傳統的。柴燒窯燃氣窯爐是一種清潔、環保、易控制的燒制窯爐。窯爐燒制原料可使用天然氣或罐裝丙烷,液化石油氣。操作燃氣窯爐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經驗,但是現代燃氣窯爐可以運用自動化系統進行操控。
1.5 龍窯
龍窯是一種階梯燒柴的窯爐,由我們中國人發明,后經朝鮮于15世紀傳入日本,龍窯建在斜坡上有很長的腔室。由底部爐腔室燃燒,煙囪在上部。附燒口在窯爐的側面。在斜坡上建造窯爐很容易形成自然的通風效果,主要是為了溫度上升更快,燒這種窯爐是一項強度很大的體力勞動,要控制燒制中的變數,且燒制時間不定,從一天到幾天不等。我國現存的千年龍窯還在工作的有很多,如江蘇宜興龍窯,福建泉州龍窯等。
1.6 饅頭窯
饅頭窯與龍窯的結構不同但原理上十分相似。主要的區別在于饅頭窯是多腔窯爐而龍窯是單槍窯爐。饅頭窯被認為燒成效率更高,因為前面的腔室會加熱相鄰的腔室,因此燒成更快且需要的燃料更少。
1.7 樂燒窯爐
樂燒窯爐的結構很簡單,通常有一個隔熱的燒制腔室和一個燃氣噴嘴開口組成。罐裝燃氣(丙烷)是最方便的燒窯燃料,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可燃燃料,小的電窯也同樣適合樂燒,樂燒窯一般都是小號或中號的。要燒制大件作品需要特制的窯爐,較小的窯升溫所需時間短,用鉗子取出發熱的作品也更為容易。
1.8 坑燒
坑燒是一種簡單而原始的燒制方法,可以燒制黏土,素燒坯體等,能燒制出獨特的表面效果,也可稱之為窯變,方法是在地上挖出一個寬1米,深80厘米的坑,這樣燒制過程中可以遮住外來的風,也便于保持溫度??哟驳撞繑[好煤,在上面鋪一層稻草或木屑,放入器皿,用木屑包住器皿,上面放置可燃物進行燜燒,坑內溫度可以達到1000攝氏度以上,燒成過程產生的還原和氧化氣氛會制造出彩虹般的光澤,施釉過的器皿上會出現各種氧化物的化學反映效果,涂過泥漿的無釉作品和打磨過的作品被煙熏過后,會產生旋渦型的煙霧光斑。1 [2] 存入我的閱覽室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