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動畫藝術從誕生之初就從裝飾繪畫藝術中汲取了豐富的養料。裝飾性風格動畫重意輕形,不強調明暗陰影,著力于塑造平面化的藝術風格,獨具魅力。近年來,動畫藝術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裝飾性風格動畫走進了我們的視野。
本文源自戲劇之家,2020(33):131-132.《戲劇之家》創刊于1991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湖北省戲劇家協會、今古傳奇報刊集團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大型政策指導與理論研究的學術期刊,是全國唯一一家市場化運作的專業戲劇藝術類雜志。
動畫是一門年輕的綜合藝術,它是融合了文學、音樂、繪畫、電影等多種藝術門類為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1906年,布萊克頓做出了公認的第一部動畫片《滑稽臉的幽默相》,百余年間,動畫經歷了豐富多彩的發展歷程并逐漸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審美意趣。
裝飾,“裝者,藏也,飾者,物既成加以文采也。”指的是對器物表面添加紋飾、色彩以達到美化的目的。裝飾繪畫是一種兼具裝飾功能與美學欣賞的藝術繪畫。裝飾繪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期彩陶器物上的裝飾性紋樣,如幾何紋、動物紋、人紋。裝飾繪畫講究不似之似的造型觀,多用花紋、圖案與線條對畫面進行裝飾性的填充,不強調傳統繪畫中的透視與明暗,使畫面呈現出與透視寫實畫法不同的平面化風格,在不違反規律、不失去本質的前提下,將美學表達得恰到好處。
我國早期動畫片《大鬧天宮》《九色鹿》《天書奇譚》等都不同程度地吸收借鑒了裝飾繪畫的元素,創作出了優秀的動畫作品。無獨有偶,愛爾蘭動畫導演湯姆·摩爾是一位個人風格強烈的動畫導演,這種獨特的風格具體體現在具有裝飾性風格的視覺設計和非寫實、平面化的動作設計上。他的作品《凱爾經的秘密》和《海洋之歌》都是裝飾性風格動畫的代表作。東西方的藝術家們借用了裝飾繪畫的表現手法,創作出一部又一部各有特色的裝飾性動畫。
一、構圖元素
裝飾性風格動畫強調美感,在構圖方面細心經營,有著獨特的審美意趣。在構圖方面,中國動畫吸收了傳統繪畫的特點,講究虛實相生,注重對意境的表達。所謂意境,是情與景的交融,藝術家們為了創造有意境的藝術作品移情于物、托物抒情,進而創作出情與景合、感人至深的意境。[1]動畫《大鬧天宮》里玉皇大帝所身處的天庭,從美術設計角度來看,輝煌宏大的宮殿建筑隱于神秘繚繞的云霧之中,宮殿的華麗恢宏彰顯了天子威勢,云海又給天庭增添了幾分神秘。虛實之間,給人以形式美感。
《海洋之歌》在構圖上運用了一系列有形式規律的構圖。畫面的中心往往是視線的第一落腳點,具有最佳的畫面平衡性。中心式構圖把重要的東西放在畫面主體位置,既符合視覺原理又滿足了心理預期。影片開頭主人公Ben一家在一起時就運用了這種構圖形式,讓觀眾感受到一家人的幸福。同時,影片還運用了對稱式構圖,講述者的頭發對稱散落在畫面的兩側,營造了對稱的美感。《凱爾經的秘密》在構圖方面同樣十分講究,依然運用中心式構圖方式。影片還運用了大量類似漫畫的切割和并置畫面。如布蘭登和阿詩琳在林中第一次相遇時就運用了斜切和橫切的方式,分別特寫他們的眼睛,表現兩人初見的情景,側面鋪墊了兩人后來惺惺相惜的關系。影片還多次運用黃金比例構圖,將人物置于畫面的黃金分割點處,營造畫面美感。如主人公布蘭登的叔叔艾伯特·塞拉奇站在修道院內向外看的一幕就運用了這一美學法則,同樣的還有布蘭登與阿詩琳在林中的場景。[2]
二、造型元素
黑格爾的特征論認為“特征就是組成本質的那些個別標志,是藝術形象中個別細節把所要表達的內容突出地表現出來的那種妥帖性。”裝飾造型講究重意輕形,是藝術家經過提煉歸納的再創作。動畫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在動畫創作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不僅能夠展現動畫的造型美和角色的性格特點,更可以作為文化傳播的符號向觀眾傳播獨特的文化審美。中國的傳統繪畫重寫意輕寫實,不求形似,追求傳神,這點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動畫的美術風格。中國動畫的角色造型設計有著獨特的民族審美和文化內涵,早在中國動畫的萌芽階段就有意識地從傳統文化中取材,經過不斷的努力探索與挖掘,形成了獨特的造型藝術風格。我國早期動畫《大鬧天宮》《天書奇譚》等就運用了裝飾性的造型元素,它們的角色造型并不是憑空想象創造出來的,而是吸收了戲曲臉譜等傳統藝術的造型元素,加以修飾進行再設計創作。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用于舞臺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臉譜是程式化的,如紅臉象征忠義、耿直,黑臉表示性格嚴肅,白臉表現奸詐多疑的人物性格,含有貶義。藝術家通過對臉譜造型的提煉創作出了動畫角色的造型,臉譜化的角色形象能夠讓觀眾直觀地了解角色性格,融入情節。整體形象上對人物進行平面化處理,以平涂為主,舍棄了立體感,裝飾性更強。《大鬧天宮》中孫悟空的形象就是其中代表,設計者張光宇經過對京劇臉譜和傳統民間版畫的借鑒,加上夸張化的處理創造出了一個“神采奕奕,勇猛矯健”的齊天大圣形象,成為中國動畫的經典形象之一。[3]
《海洋之歌》的造型設計也別有意趣,角色以線為主,與《大鬧天宮》等作品不同的是《海洋之歌》的角色線條十分精簡,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生動的人物形象。如影片中主角兄妹多用圓潤的線條,圓圓的眼睛和腦袋,表現小孩子的天真無邪;而他們的父親則用有棱角的線條來塑造,表現他作為一家之主的堅毅品質。
裝飾性風格動畫的另一個藝術元素就是線條的運用了,線描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主要造型手段,通過疏密有致的線條來表現事物的體態、形象。《大鬧天宮》中的仙女造型就吸收了敦煌壁畫的造型元素,疏密有致又富有變化的線條表現了衣袂飄飄的仙女形象。這一點導演湯姆·摩爾在其作品中也運用到了極致,影片中的很多小道具用簡單的幾何形線條勾勒,如《海洋之歌》里的橢圓形的小石頭,《凱爾經的秘密》中由多個三角形組成的小樹等等,處處體現了設計者的巧思,使畫面更加富有美感,增加了畫面的靈動性。
三、色彩體系
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視覺語言,是動畫藝術造型的一個重要的視覺元素。不同于攝影需要考慮事物的固有色彩,動畫可以隨制作者的喜好選擇顏色。色彩不僅能夠傳遞感情,表達情緒;還可以表現思想主題,刻畫角色形象。人們對不同色彩有不同的生理、心理反應,這也就形成了色彩的情感作用。
在中國動畫中經常能夠看到對傳統五行色即青、紅、黃、白、黑的運用,這五種色彩并置構成了中國傳統的色彩體系,傳統的民間藝術多用五行色進行藝術創作,對中國動畫產生了深遠影響。《大鬧天宮》在色彩安排上就遵循了傳統五行色的色彩樣式,角色設定上,用孫悟空的紅臉來表現他的勇敢堅毅,玉皇大帝的白臉則表現出了他的圓滑狡詐;場景設計上,靈霄寶殿的色彩以明黃色為主,表現了天宮的輝煌富麗,而花果山整體以青綠為主表現其恣意自然。《天書奇譚》中的老狐貍精這一角色在設計時就參考了京劇老旦的設計,老旦在京劇中主要扮演年長的婦女,著女老斗衣或蟒服。老狐貍精不僅服裝借鑒了蟒服的設計,臉部造型亦是借鑒了京劇臉譜,白臉加黑衣,讓她的人物形象更加立體,將角色陰險毒辣的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湯姆·摩爾在作品中也巧妙地運用了色彩元素來創造情緒意境,烘托作品氛圍。《凱爾經的秘密》里,正面的角色都用了暖色調來表現角色的形象,而維京人作為反派則直接用黑色表示。黑色是一種神秘的顏色,能讓人聯想到悲哀、恐怖與死亡,會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同時還會產生距離感,從色彩上給人以心理暗示——這是暴力的反派角色。布蘭登第一次在林中與阿詩琳相遇時,畫面中有灰色的霧氣,烘托了神秘的氛圍;而轉到維京人則是變成了大塊的紅黑色調,渲染血腥的氣氛。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是日本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日本動畫《怪化貓》仿制了這種藝術形式,進行再創作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怪化貓》這部動畫在色彩上借鑒了浮世繪的風格,畫面中大量使用黃色、紅色、褐色等顏色,用色豐富華麗,十分大膽。同時,在塑造人物時,男性角色多為冷色調,女性角色多為暖色調,突出人物性格,烘托詭異的氣氛。
四、圖案元素
裝飾性風格動畫還善于運用帶有民族特色的圖案進行畫面填充,在畫面構成上仔細經營。中國民間藝術造型具有意象性(意指)的特點,直接來自早期巫術和自然崇拜,吸收和容納了外來宗教和文化中的部分思想,使其轉變成為一種具有本土化風格的宗教信仰。在宗教建筑的裝飾圖案中便出現了吉祥圖案,從而使裝飾不再是純粹的裝飾。[4]富有裝飾性的敦煌壁畫圖案是千余年來敦煌地區民俗、文化不斷交流融合的產物。《九色鹿》是根據敦煌壁畫佛教本生故事《鹿王本生》改編而來的作品,用中國古代佛教繪畫的風格講述了九色鹿經常幫助遇到困難的人,在幫助過弄蛇人后,弄蛇人向國王告密出賣九色鹿,九色鹿用神力化險,弄蛇人得到應有報應的故事。作為一部采用敦煌壁畫形式制作的動畫片,《九色鹿》充分借鑒敦煌壁畫的特點,使用了大量的帶有佛教元素的圖案,營造畫面的神秘感,是中國動畫的精品之作。
《凱爾經的秘密》這部影片同樣處處充斥著圖案的填充,影片的角色、場景以及道具等都有著濃郁的愛爾蘭風情的裝飾圖案。主角叔叔院長房間的背景是機械化的圖案,透露出院長是個循規蹈矩、有些刻板的人;維京人進攻時又使用特殊效果的線條,加上大塊的紅黑色烘托畫面恐怖的氣氛。裝飾性風格動畫雖然在表現主題上各有不同,但在畫面的布局上都獨具匠心,經過精心的設計,表現出獨特的藝術效果。
五、結束語
動畫作為一個年輕的藝術門類正在蓬勃地發展著,同時越來越多的不同形式的動畫,讓人們看到了動畫藝術持續發展的可能性,裝飾性風格動畫作為其中一派,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精品之作。傳統文化是動畫人豐富的寶藏,無論是我國藝術家創作的《大鬧天宮》《九色鹿》,還是湯姆·摩爾創作的《凱爾經的秘密》《海洋之歌》,以及日本動畫《怪化貓》等,都是從傳統文化里發掘寶藏。動畫人可以埋首傳統文化之中,以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呂學武.動畫的“中國學派”研究:中國動畫藝術對民族藝術的傳承與創新[J].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
[2]范川.動畫<凱爾經的秘密>造型與構圖分析[J].裝飾,2017,(11).
[3]姜艷琴.中國動畫的民族性與中國學派研究[M].中國紡織出版社,2018.
[4]聶欣如.中國動畫本體的美學:裝飾的意指[J].藝術百家,2013,(04):112-118.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