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異木棉因其花色鮮艷,花期長,而被廣泛用于園林綠化,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此下面文章主要分析美麗異木棉花分化特征,從而指導花期調控,文中根據花芽大小,分為10級,采用石蠟切片法,結合花芽不同發育期的外部形態特征,尋找花芽發育時期和形態之間的關系,美麗異木棉花生長發育花芽也有顯著的特征,文中主要分析形態結構,從而得出相應的規律。
關鍵詞:美麗異木棉;花芽分化;發育時期;形態結構
1 前言
美麗異木棉Ceiba speciosa,又稱酒瓶木棉、美麗吉貝、青皮木棉等,是木棉科Bombacaceae吉貝屬Ceiba植物,原產于南美洲的阿根廷東北部、玻利維亞東部、巴拉圭、烏拉圭和巴西南部等地[1~2]。廣東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引種,90年代初廣州市園林科學研究所進行了相關研究之后并開始大力繁殖推廣[3]。其樹形優美,飄逸颯爽,花期較長且開花時間差異較大,盛花時花多葉少,花色艷麗,極為美觀,是優良的觀賞樹木 [4~5]。
所謂花芽分化是指植物生長到一定階段后,葉芽生理和組織狀態轉變為花芽生理和組織狀態,繼而發育成為花器官雛形的過程[6]。花芽分化直接影響到植物的開花時間,人們通常采取控制花芽分化進行花期調控,以達到優產豐產的目的[7]。何見等[8]對光皮樹Swida wilsoniana的花芽分化的形態和解剖結構進行了觀察和研究,將光皮樹花芽分化分為5個時期。賀娜等[9]對油橄欖Olea europaea的花芽分化的形態解剖學特征進行了觀測和研究,確定了油橄欖花芽形態分化的各時期特征。花芽分化和發育是開花植物發育中最關鍵的時期,了解花芽分化機理,掌握花芽分化規律,在花期調控方面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目前國內外對果樹的花芽分化研究報道較多[10~13],有關觀賞樹種的花芽分化研究較少,而關于美麗異木棉花芽形態分化特征的研究尚未見報道。
本文以廣州市白云區陳田花園內的美麗異木棉為研究對象,研究美麗異木棉花芽分化各個階段特征及其與外觀形態變化的關系,旨在了解和掌握美麗異木棉的花芽分化規律,以便為后期美麗異木棉的花期調控工作提供理論基礎和指導。
2材料與方法
2.1試驗材料
本研究的試驗對象種植于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陳田花園(23°12′40″N;113°17′13″E)。各采取3株生長發育正常、長勢良好且無病蟲害的10個不同大小時期的美麗異木棉花芽,每個時期采取10個樣本。
2.2成熟花朵的解剖及花芽形態觀察與測定
為了解并判定花芽不同分化時期的結構特征,對美麗異木棉成熟開放的花朵進行解剖觀察并拍照記錄。應用游標卡尺對不同大小時期的花芽進行長、寬的測定,應用SPSS 19.0的ANOVO單因素分析法,對不同時期花芽的長、寬進行顯著差異分析;探究不同大小時期的花芽長寬比的變化規律。
2.3石蠟切片的制作與觀察
將采集不同大小時期的花芽及枝端生長點樣本于FAA固定液中真空抽濾后固定24 h以上并轉入70%酒精保存。由于美麗異木棉花芽外部萼片較厚,本試驗的石蠟切片的制法在參照Lai 等[14]的方法基礎上將浸蠟方式改為3次,每次5 h;且將5級以上的花芽剝去萼片進行試驗處理,以便石蠟浸透樣本。切片厚度為8 μm,應用蘇木精-伊紅染液進行染色,并于用LeicaDM5500B型顯微鏡觀察花芽縱切面的解剖結構并拍攝照片,記錄美麗異木棉花芽分化過程中解剖結構的變化特征。
3結果與分析
3.1花芽發育的形態變化特征
參照前人[14~16]關于花芽分化的研究成果,結合美麗以木棉花芽發育特點,將花芽以直徑大小為依據劃分為1至10級,花芽外觀如圖1所示。不同級別花芽的大小形態由表1可知,除8、9兩級花芽外,其它各級花芽之間的直徑(寬)均在p≤0.05水平上存在顯著性差異,而花芽的高(長)除1、2、3級外,其它各級之間在p≤0.05水平上存在顯著性差異。
花芽大小在1~3級時,外部變化表現為直徑增長較快,由1.88 mm增長至3.68 mm;長度的增長較慢,由2.14 mm增至3.01 mm;花芽長寬比呈下降趨勢(圖2)。至發育后期(8~10級),各級花器官趨于成熟,花芽的直徑增長變慢,因此8、9兩級花芽的直徑不存在顯著差異。總體上看,從可見的花芽至開花前,美麗異木棉花芽的平均直徑由1.88 mm增長至11.70 mm,高由2.14 mm增長至23.41 mm;1~3級的花芽長寬比表現為下降趨勢,在3~10級則呈現出上升趨勢。
花芽大小在1~5級的階段時,花芽外觀呈綠色,6級時花芽萼片開始出現紅色,隨著花芽的發育紅色加深、面積增大;1~3級的花芽橫向變寬,頂端較平,呈扁球形;4~6級的花芽,其形態縱向生長變快,第4級花芽形狀接近圓形;第7級的花芽頂端出現小突起,隨著花芽進一步發育,突起變尖;第10級花芽的萼片頂端突起裂開,露出花瓣。
3.2美麗異木棉的花芽分化特征
根據2016年的觀測記錄,美麗異木棉每年七月底至八月初花芽開始形態分化。應用石蠟切片法對不同時期大小的花芽進行切片觀察;同時取美麗異木棉成熟花朵進行解剖(圖3)。根據成熟花的結構判斷切片中花芽分化的各個時期,美麗異木棉花芽分化特征可劃分為6個時期。
1)前分化期(圖4-A,枝端生長點):該時期處于花芽分化前期,此時分生組織分裂速度加快,生長點變為圓滑肥大,體積增大,呈半球形。花芽外觀形態肉眼不可見,存在于枝端生長點或葉腋中。
2)萼片形成期(圖4-B,枝端生長點):形態分化初期,生長點先增大伸長,而后在周圍產生突起,向內彎曲,繼而生長點頂端變得寬而平坦,萼片繼續生長并覆蓋生長點。此時花芽外觀形態肉眼不可見,存在于枝端生長點或葉腋中。
3)花瓣形成期(圖4-C、圖4-D,第1~2級花芽):隨著萼片的分化和不斷發育,在生長點處形成幾個小突起,以不同速度向上生長,最靠近花萼的突起為花瓣原基(圖4 c),花瓣原基進一步伸長發育為花瓣(圖4 d),最終形成五個花瓣,五枚花瓣在花萼的壓力下,層層覆蓋在中間的生長點上。此時在枝頭頂端和葉腋能看到針孔大小的綠色花芽。
4)雄蕊附屬物和子房形成期(圖4-E、圖4-F,第3~4級花芽):花瓣形成后,生長點繼續分化,上部逐漸變尖,出現若干個小突起,這些突起即為雄蕊附屬物原基,下部子房壁開始分離,子房腔逐漸形成,但未見成型胚珠。外部形態觀察發現,花芽外部為綠色萼片。
5)雌雄蕊形成期(圖4-G,第4級花芽):雄蕊附屬物原基逐漸發育為成型的雄蕊附屬物,隨后其中間伸長,雄蕊原基(圖4 g)逐漸從雄蕊附屬物中間伸長,并在頂端形成小突起,雌蕊原基被包裹其中。此時花芽逐漸伸長,外部形態由近圓形變為橢圓形,外部萼片由深綠色變為淺綠色。
6)胚珠形成期(圖4-H,第5~6級花芽):雌雄蕊形成后,雌蕊下部形成5個子房腔,每個子房腔有多個胚珠(圖4 h)。此時花芽的高度和直徑都繼續增加,但花芽高增加速度更快,外部形態表現為花芽繼續伸長,頂端突起變尖,在直徑最大處的萼片上顯現紅色。
4結論與討論
不同植物進入分化期的時間與各分化期對應的內外形態結構存在明顯差異[17~18]。通常情況下,花芽分化大致可分為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5個階段,各個階段的命名略有差異[19~20]。美麗異木棉整個分化期可分為前分化期(枝端生長點)、萼片分化期(枝端生長點)、花瓣形成期(1~2級)、雄蕊附屬物及子房形成期(3~4級)、雌雄蕊形成期(4級)、胚珠形成期(5~6級)6個時期,與外部分級相對應時,存在交錯重疊的現象。李永濤等[21]等在對早實核桃Juglans regia花器官發育的研究中,進行了詳細的劃分,其中包括胚珠分化期。大部分學者的研究都未將胚珠形成期單獨劃分出來,徐桂香等[22]在對紫杏Armeniaca Dasycarpa花芽分化進行研究時,將其花芽分化的過程分為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6個時期,與本文中對美麗異木棉花芽分化時期的劃分有所區別,但同樣存在各分化時期之間交叉重疊的現象。
不同發育時期的花芽其長寬比變化具不同特征。朱雯等[20]的研究結果表明廣寧紅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rata的花芽長寬比隨著分化時期的變化由大變小再變大;王湘南等[16]對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的研究結果表明花芽在發育過程中,長寬比存在由小變大再減小再增大的過程。本研究中,美麗異木棉的花芽長寬比在發育的過程中呈現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變化特點。
研究發現,不同大小的美麗異木棉花芽的外部形態與不同的分化期存在一定的聯系。花芽的外部形態與分化期相對應,前分化期及萼片分化期的花芽位于葉腋和枝端生長點,肉眼不可見;花芽生長到1~2級大小時進入花瓣形成期,花芽達到3~4級時進入雄蕊附屬物和子房形成期,雌雄蕊形成期出現在4級花芽中,5~6級花芽出現胚珠。花芽分化至7、8級時基本完成分化,形成花器官雛形。
根據花芽分化的時期與外部形態特征對應的關系,掌握這一規律將有助于從美麗異木棉花芽外部形態特征了解其內部的分化時期,以便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花期管理或促使其花芽整齊分化,達到使其整齊開花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Gibbs P.,Semir J. A taxonomic revision of the genus Ceiba Mill.(Bombacaceae)[J]. Anales del Jardín Botánico de Madrid,2003,60(2):259-300.
[2] 張方秋,朱報著,潘文,等. 美麗異木棉化形態結構特征和觀賞類型劃分[J].廣東農業科學,2015(14):48-52.
[3] 李虬,陳惠明. 木棉科植物引種及繁殖研究[J]. 廣東園林,1996,18(4):10-13.
[4] 臧小平. 美麗吉貝主要特性、園林綠化應用與播種繁殖[J]. 亞熱帶農業研究,2005,1(1):34-36.
[5] 肖珍泉,劉湘源,費勝強,等. 美麗異木棉的種植繁殖與栽培管理[J]. 廣東園林,2006,28(5):45-46.
[6] 曾輝,杜麗清,鄒明宏,等. 澳洲堅果花芽分化期間內源激素的變化[J]. 安徽農業科學,2008,36(34):14949-14953.
[7] 張彥卿,齊國輝,李保國,等. 黃連木雌花芽形態分化研究[J]. 西北植物學報,2011,31(5):972-976.
[8] 何見,蔣麗娟,李昌珠,等. 光皮樹花芽分化的形態和解剖特征觀察[J]. 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2009,18(2):57-61.
[9] 賀娜,徐田,寧德魯,等. 油橄欖花芽分化的形態解剖學特征觀測[J]. 林業調查規劃,2016,41(2):82-85.
[10] 李正理. 植物制片技術[M]. 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1991:71,86,138,148.
[11] 許明憲,黃尚志. 蘋果花芽的生理分化和形態分化[J]. 園藝學報,1962,1(2):137-152.
[12] 蔡興元,虞錦星,褚孟螈,等. 李花芽分化物候期的觀察[J]. 中國果樹,1984,2(5):15-16,37.
[13] 趙文東,孫凌俊,徐靜,等. 薄膜溫室葡萄花芽分化規律的研究[J]. 果樹學報,2006,23(1):9-12.
[14] Hang Gui Lai,Xia Chen,Zheng Chen,et al. Induction of female 2n gametes and creation of tetraploids through sexual hybridization in cassava (Manihot esculenta) [J]. Euphytica,2015,201(2):265-273.
[15] 祁宏英,姚美玲,徐洪國. 龍葵花芽分化形態解剖學研究[J]. 北方園藝,2017(9):135-138.
[16] 王湘南,蔣麗娟,陳永忠. 油茶花芽分化的形態解剖學特征觀測[J].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1,31(8):22-27.
推薦閱讀:現代農業科技論文發表收費
《現代農業科技》基本信息介紹:《現代農業科技》(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于1972年創刊,是經國家科技部批準、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優秀農業技術研究性期刊,每月10日、20日出版,大16開,彩色四封。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