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由《現代生物醫學進展》發表的一篇關于腎透析的一篇醫學論文,(旬刊)創刊于2001年,現代生物醫學進展雜志,瞄準當前生物醫學發展的前沿,及時的傳播著當前國內外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和有較高學術水平的生物醫學進展(包括基礎實驗研究和臨床實踐應用)的原著,以此來傳播現代生物醫學的新理論,新方法和前沿領域的科研成果,反映生物醫學的學術水平與發展動向,有效地促進生物醫學領域的學術交流,提高國內生物醫學的研究水平,引導研究人員的科研活動與研究方向,推動生物醫學的進步,為廣大科研人員提供一個發表、交流的平臺,為沖刺世界一流雜志打好基礎。
摘 要:血液透析是目前慢性腎衰竭的主要治療措施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長期維持性血透得以順利實施的首要條件,對透析效果和患者長期存活有著重要影響。利用土豆可以提高內瘺的使用效果及延長內瘺的使用壽命。
關鍵詞:土豆;保護;透析;靜脈;內瘺
目前,動靜脈內瘺在維持性血液透析中普遍應用,是保證充分透析和提高生活質量的必備條件,故視為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一旦閉塞對患者精神、肉體都會造成不適、痛苦和創傷,同時還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經濟負擔。所以內瘺的護理是每一個血液透析室工作者應盡的責任,同時也需要患者及家屬的共同配合才能實現。我科對患者內瘺有效的健康護理,延長了內瘺的使用壽命,達到了理想的透析效果。
現我科50余例病人在進行內瘺的自我護理時,除常規應用喜療妥涂擦按摩2次/d,15 min/次熱敷2次/d,15min/次外,還用土豆對內瘺進行保護性治療.方法簡便易行、經濟實用,在日常生活中對內瘺進行了保護,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1 材料與制作方法:
1.1 材料:新鮮多汁、大小適中的土豆1個。
1.2 制作方法 :土豆洗凈,不去皮,切成0.3-0.8的薄片。薄片的中心掏去約3mm,因為穿刺處不能敷貼。
2 使用方法:一般透析結束12 h后,待內瘺穿刺處愈合后將切好的土豆片分別敷于動靜脈內瘺穿刺點周圍,用膠布或繃帶固定土豆片,使之緊貼皮膚。每4-6小時更換一次。可以反復多次使用。
3 原理:據研究發現土豆系薯類食物,含有大量淀粉、各種鹽類及龍葵素,土豆的塊莖中淀粉含量約為15%~25%、蛋白質3%、脂肪0.7%、粗纖維15%,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鉀等礦物質及維生素C和A、B族維生素。這些營養成分對患者長期、反復穿刺的血管起到消炎、消腫和有效的保護作用,如:土豆中所含的維生素B、維生素C和糖能提供創口生長所需的養料,淀粉對傷口有保護作用,鹽類可調整創口的pH值馬鈴薯素能改善創口的血液循環,從而使傷口愈合,龍葵素具有緩解痙攣、減少滲出的作用。現代醫學證明,土豆中的生物堿成分茄堿能夠降低組織的滲透性,抑制透明質酸酶活性而具有消炎作用。中醫學認為,土豆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瘀的作用。每日新鮮土豆切片外敷穿刺部位,土豆的有效成分能通過皮膚直接吸收,可緩解穿刺部位疼痛和壓迫,促進損傷組織細胞修復,從而使局部紅、腫、熱、痛等癥狀消失而痊愈[1],達到保護動靜脈內瘺,延長其使用壽命的功效。
4 綜上所述,在做好一般護理的前提下,每日以新鮮土豆切片外敷穿刺部位,利用土豆的清熱解毒、消腫散瘀、解痙消炎之功用,可防止血管通路并發癥(感染、出血、血栓、閉塞、狹窄)[2],延長動靜脈內瘺的使用壽命。新鮮馬鈴薯切片外敷保護動靜脈內瘺的作用是確切有效的。新鮮馬鈴薯來源廣泛,價格便宜,同時具有操作簡便(無需專業技術人員操作)、無毒副作用等優點,值得我們基層透析室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詹琳清.新鮮馬鈴薯外敷治療藥物滲出組織損傷的研究.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10B):4-5
[2]葉任高,沈清瑞.腎臟病診斷與治療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80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