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探討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的零風險質量管理,杜絕醫院感染的發生。方法 將外來手術器械嚴格按照再生醫療器械操作規程,進行準入、回收、分類、清洗、消毒、干燥、檢查、包裝、滅菌、監測、儲存、發放、使用等各個環節的質量管理,實行全程質量的零風險管理。結果 各種外來手術器械及物品均符合衛生部有關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標準要求,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的質量管理已走上規范化、程序化、科學化和社會化管理的軌道。結論 外來手術器械的零風險質量管理在消毒供應中心醫院感染控制中起到關鍵作用。
【關鍵詞】外來器械 零風險 質量管理 消毒供應中心 醫院感染 樹人論文刊發
外來器械是指由醫療器械生產廠家、公司租借或免費提供給醫院可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根據衛生部《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的要求, 外來器械應由消毒供應中心集中管理。我院于2009年10月將所有外來手術器械納入消毒供應中心集中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效保證了各種手術安全及時的開展,現報道如下。
1 管理措施
1.1 器械管理
1.1.1 器械準入 外來器械必須先經過設備科招標確定資質,并簽訂租賃合同,雙方達成一定的協議并相互約束、登記備案。
1.1.2 人員培訓 公司人員必須經過設備科、醫院感染管理科、手術室、消毒供應中心進行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后持合格證配送器械。
1.1.3 器械配備 由手術醫師制定手術計劃,于手術前1d通知器械公司準備相應的手術器械及器具,并于手術前1d下午2.30分前送消毒供應中心處置。
1.1.4 流程管理 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執行,不得逆流和交叉。
1.2 質量管理
1.2.1 質量追溯 建立健全外來器械回收、分類、清洗、消毒、干燥、檢查與保養、包裝、滅菌、監測、儲存、發放等過程記錄,責任到人,記錄存檔,實現全過程質量可追溯。
1.2.2 去污區質量控制 由于外來器械價格昂貴、結構復雜、又在各地醫院使用,為了使外來器械的處置達到標準要求,我們在去污區設置了責任心強、專業技術精的護士負責:(1)每天掌握次日需要外來器械手術的全面情況,包括手術數量、手術名稱、手術方式、手術醫師、手術器械需求、公司人員是否按照規定在手術前1d下午2.30分前將器械送消毒供應中心處置等。(2)在回收過程中與公司人員認真清點、嚴格檢查器械的潔凈度、性能、數量,填寫回收清單一試三份,一份存留在消毒供應中心進入標準程序處置,一份由公司人員保存,一份交手術室,手術室憑此清單計劃次日手術。(3)根據器械的污染程度、不同材質、形狀及產品的清洗要求進行分類,采用不同的清洗方法;結構復雜的器械應拆卸后再清洗;污染重的器械應先手工清洗再機械清洗;吸引頭等管腔器械必須選擇與管腔相匹配的軟毛刷刷洗、超聲清洗并用高壓水槍沖洗;手工清洗的物品必須按照規定的流程進行消毒和上油保養,在洗滌時應將物品全部浸入水中,在水面下刷洗,以免產生氣溶膠,特殊污染的物品、器械先消毒再清洗[1]。在進行回收、分類、清洗、消毒、保養時必須按照要求穿戴防護用品即:戴口罩、圓帽、面罩或防護眼鏡、雙層手套、防水衣、防水鞋。
1.2.3 檢查包裝滅菌區質量控制 清洗后進入檢查包裝滅菌區的外來器械由專人負責檢查、整理、裝配、核對無誤后在接收單上簽字。包裝前經二人嚴格進行三查七對即: 準備時查、核對時查、包裝時查;對名稱、規格、數量、性能、滅菌日期、有效期、雙方簽名;對手術時間較長或手術器械較多的,根據手術程序分類包裝,避免器械在手術臺上暴露時間過長發生污染,或器械包的體積及重量不符合要求影響滅菌效果,確保病員安全;在包內放置化學指示卡,包外貼化學指示標簽,并注明包的名稱、檢查者、包裝者、手術醫師、鍋號鍋次、滅菌日期、失效期等。
1.3滅菌質量控制
1.3.1 滅菌質量保障 根據器械性能由器械公司提供滅菌方式(高溫滅菌或低溫滅菌) ,按照標準裝載,植入物及其手術器械必須進行生物監測,生物監測合格后方可發放,遇有緊急情況需提前放行時,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類化學指示物,其合格可作為提前放行的標志,生物監測的結果應及時通報使用部門并做好記錄,保存資料,以備質量追溯。
1.3.2 滅菌物品存放區質量控制 滅菌后的外來器械放置在滅菌物品存放區固定的存放架上,根據手術需要隨時供應。發放時,滅菌物品存放區的護士應在發放登記本上記錄發放日期、 時間、發放者 、接受者。
1.4 器械的術中使用與管理 (1)認真查對:外來器械產品的品牌和種類繁多,因此手術配合人員術前必須進行系統培訓,防止器械使用不當而造成手術失敗。(2)建立可追溯的產品跟蹤體系,手術后要將條形碼貼于病歷中,并在手術記錄單上詳細記錄所用植入物的名稱,規格,數量,供貨單位等相關內容,定期隨訪患者,做到切實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
1.5 手術后器械的管理 為防止器械在運輸過程中污染環境造成疾病傳播,使用后的外來器械要及時返回消毒供應中心,進行標準化清洗、消毒、包裝、滅菌合格后方可取走。
2 結果
我院外來器械由消毒供應中心實施規范化管理2年,共計手術 1239 臺次,無1例因器械不合格發生醫院感染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病人和同行的好評。
3 討論
消毒供應中心是為臨床科室提供各種滅菌合格的醫療用品的機構,是再生無菌物品供應周轉的物流中心,其關鍵價值就集中體現在醫院感染的有效控制上,器械的清洗質量管理是確保無菌物品質量的關鍵,各項滅菌效果的全程監測是確保無菌物品高質量供應的惟一途徑,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關口[2];根據衛生部消毒供應中心行業標準的要求,我院消毒供應中心制定了風險管理培訓,組織有關法律法規的學習,教育護士依法執業,從而提高護士防范意識的評估能力和預防醫院感染意識[3]。對外來器械按照精密器械管理方法,由專人負責,實現全過程包括準入、回收、分類、清洗、消毒、干燥、檢查與保養、包裝、滅菌、監測、儲存、發放、使用的所有環節的可追溯性,使外來手術器械質量管理工作走上規范化,程序化,科學化和社會化的軌道[4]。有效地維護了患者的權益,保障患者安全,體現了醫院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杜絕了醫院感染的發生,促進了整個社會資源的合理利用及開發,使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戴李中,鄭柏湘.供應室醫務人員職業安全防護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11):1283-1285.
[2]魏靜蓉,李斌,施建輝.手術器械清洗質量管理研究進展[J].中華醫學感染學雜志,2010.20(7):1048-1050.
[3]覃金榮.消毒供應室潛在風險及管理對策[J].中華醫學感染學雜志,2008,19(18):2465-2467.
[4]戴小明,徐宇紅,江麗華.外來手術器械納入醫院程序化管理的效果評價[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9):1287-1288.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