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雨水管線定向穿越鋪設,位于城區內,地下障礙較多,施工過程中將管線穿越加深,使得檢查井的深度也相應的加深,施工場地狹小,檢查井的施工難以進行,且正值進入冬季施工,天氣寒冷,又增大了施工難度,采用了沉井施工方法,使問題得已解決。
關鍵詞:沉井,雨水管道改造,應用
一 、工程概況
2009年實施了東營市中心城東城區遼河路雨水改造工程,本次雨水管道改造設計范圍為曹州路至膠州路,全長2497.3m。東三路至膠州路段在遼河路北側新設雨水管線,經收集后分別沿市政油源西側和供熱處院內進入城市內環水系;曹州路至東三路段在遼河路北側新設雨水管線,沿曹州路道路東側進入黃河路北側水系,同時將曹州路和東三路雨水管道串連。
二 、施工情況、氣候條件
該工程的雨水管線為定向穿越進行鋪設,該工程位于城區內,地下障礙較多,施工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障礙,管線穿越在遇到障礙后,經過建設、監理、設計、施工等各方協商,將管線穿越加深,這樣使得檢查井的深度也相應的加深,城區內施工場地比較狹小,檢查井的施工難以進行,在施工過程中又進入冬季施工,天氣寒冷,又增大了施工難度,因此檢查井的砌筑采用了沉井施工方法。
三 、沉井施工方案
沉井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設計三種方案,
第一種方案,施工順序為:挖基坑——下沉箱——澆筑井底——檢查井井身的砌筑——回填。
第二種方案,施工順序為:挖基坑——下沉箱——加設墊層——安裝預置井底——安裝套管——井壁上身砌筑——回填。
第三種方案,施工順序為:挖基坑——下沉箱——加設墊層——安裝預置井底——下內沉箱——內外沉箱之間澆筑鋼筋混凝土——井壁上身砌筑——回填。
四、沉井施工過程
4.1 第一種方案施工過程
4.1.1 基坑開挖前對檢查井進行井點降水,降水為二組降水設備雙層降水,一層為4m深 插井管54根;一層為6m深,插井管54根,范圍為8m×8m。降水13天。降水達到要求后進行基坑的挖掘。
4.1.2 進行檢查井基坑的挖掘之前,首先進行基坑周圍雜物的清理,使地下障礙外露,由于基坑工作面積較大,挖土采用1臺小松220-3 1.0m3長臂挖掘機進行作業。用1臺小松220-3 1.0m3掘機配合人工將挖出的土方進行清理。根據現場挖掘情況進行相應的支撐建議采用鋼板樁支撐,基坑尺寸坑底2000mm×2000mm、坑頂8000mm×8000mm、基坑深度5.64米,放坡1:0.5,基坑挖掘后進行沉箱。
4.1.3外鋼沉箱尺寸2m×2m×3m鋼板后度8mm,沉箱內用L80角鐵支撐,沉箱下部留出管道預留口,預留口高1.55m。基坑挖好后用20T吊車將沉箱放入基坑內,沉箱放入基坑后將管道底至沉箱底的預留口用厚8mm 2塊 800㎜×630㎜鋼板封住,隨后進行檢查井井底的澆筑。
4.1.4外沉箱放入基坑后首先進行檢查井底板的澆筑,檢查井底板的澆筑根據設計說明確定,澆筑采用添加早加強級砼,檢查井底板澆筑完成后進行管道的切割,管道內的淤泥用人工清理。
4.1.5淤泥清理完成后進行檢查井井身的砌筑(見國標06MS201—3 P125)。檢查井均用1:2水泥砂漿內外抹灰,厚20mm,外墻灰凝固后,沉箱與檢查井井身之間的空隙用中砂填實。
4.2 第二種施工方案施工過程
4.2.1 對檢查井進行降水,降水為二組降水設備雙層降水,一層為4m深 插井管54根;一層為6m深,插井管54根,范圍為8m×8m。降水13天。降水達到要求后進行基坑的挖掘。
4.2.2 基坑開挖首先進行基坑周圍雜物的清理,使地下障礙外露,根據實際情況挖土采用1臺小松220-3 1.0m3長臂挖掘機進行作業。用1臺小松220-3 1.0m3掘機配合人工將挖出的土方進行清理,根據現場挖掘情況進行相應的支撐,采用鋼板樁支撐,基坑挖掘后進行沉箱。
4.2.3 外鋼沉箱尺寸2.6m×2.6m×2.6m鋼板后度8mm,沉箱內用∠80角鐵支撐,沉箱下部留出管道預留口,基坑挖好后用20T吊車將沉箱放入基坑內,沉箱放入基坑后將管道底至沉箱底的預留口用厚8mm 2塊 800㎜×710㎜鋼板封住,隨后加設石子墊層,安預置C20砼底板。
4.2.4 檢查井底板安放完成后進行管道的切割,管道內的淤泥用人工清理。
4.2.5 管道切割完成后,用吊車將DN1500×2000水泥管放入沉箱內,因水泥管壁厚150mm,要求在水泥管與沉箱之間用單磚砌至水泥管上頂,井外壁用1:2砂漿抹面,厚20mm。凝固后將沉箱用吊車吊出,回填。
4.2.6 水泥管上面用磚砌筑檢查井上身(見國標06MS201—3 P125)。檢查井均用1:2水泥砂漿內外抹灰,厚20mm。(注本檢查井內徑尺寸為Φ1500㎜)。
4.3 第三種施工方案施工過程
4.3.1基坑開挖前對檢查井進行井點降水,降水為二組降水設備雙層降水,一層為4m深 插井管54根;一層為6m深,插井管54根,范圍為8m×8m。降水13天。降水達到要求后進行基坑的挖掘。
4.3.2基坑開挖首先進行基坑周圍雜物的清理,使地下障礙外露,根據實際情況挖土采用1臺小松220-3 1.0m3長臂挖掘機進行作業。用1臺小松220-3 1.0m3掘機配合人工將挖出的土方進行清理,根據現場挖掘情況進行相應的支撐,采用鋼板樁支撐,基坑挖掘后進行沉箱。基坑尺寸坑底2000mm×2000mm、坑頂8000mm×8000mm、基坑深度5.6米,放坡1:0.5,基坑挖掘后進行沉箱。
4.3.3外鋼沉箱尺寸2m×2m×3m鋼板厚度8mm,沉箱內用L80角鐵支撐,沉箱下部留出管道預留口,預留口高1.55m。基坑挖好后用20T吊車將沉箱放入基坑內,沉箱放入基坑后將管道底至沉箱底的預留口用厚8mm 2塊 800㎜×630㎜鋼板封住,隨后進行檢查井井底的安放和內沉箱的安放。
4.3.4內沉箱尺寸1.5m×1.5m×3m鋼板厚度8mm,沉箱內用L80角鐵支撐,沉箱下部留出管道預留口,預留口高1.55m。基坑挖好后用20T吊車將沉箱放入基坑內,沉箱放入基坑后將管道底至沉箱底的預留口用厚8mm 2塊 800㎜×630㎜鋼板封住。
4.3.5內外沉箱安放就位后,將預置好的鋼筋籠子放在兩沉箱之間(鋼筋籠子按設計配筋圖制作),隨后澆澆筑C20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進行管道的切割,管道內的淤泥用人工清理。
4.3.6淤泥清理完成后,進行檢查井上身的砌筑(見國標06MS201—3 P125)。檢查井均用1:2水泥砂漿內外抹灰,厚20mm。(注本檢查井內徑尺寸為Φ1500㎜)。
五、技術保質措施
5.1檢查井施工對沉箱下沉進行標定和復檢,以保證沉箱下沉精度。
5.2施工前要對地下原有管線布置了解清楚,確保在沉箱下沉區域無其它障礙。
5.3工程要配備施工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和熟練的工人進行作業,從人員上確保嚴格的施工管理。
六、環保措施
6.1工程完畢后對施工場所進行地貌復原工作,清除全部工程垃圾,恢復植被并進行護養。
6.2對全部參與作業的人員進行環保教育,強調環保工作的重要性,建議教育為主、罰款為輔的管理制度。
七、安全措施
在施工過程中要注意施工人員安全,按照施工方案保質保量的進行施工,現場材料和小型機械設備要堆放整齊,進入現場的大型機械要合理安排施工。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