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時,受到破壞的建筑物如果不能保證基本穩定性,就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崩塌反應甚至危及人們生命及財產安全。因此為了減輕災害的影響,應將減震設計放在設計過程中的重要位置。采用科學的減震設計,從而提高相關結構的穩定性能,以至于降低各方面的損失。本文主要對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抗震設計要點分三部分進行研究,先給出來土木工程抗震設計的主要原則,然后依據對抗震設計的要點分析給出相應的設計措施。
關鍵詞 土木工程;結構設計;抗震設計;要點
1 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抗震設計的遵循原則
1.1 對于結構的具體設計要求
土木工程相關項目的設計過程中,對于結構設計模型選擇原則為趨近于簡要化,在結構簡要的基礎上再完善抗震設計的主要質量情況與實際抗震效果。選擇簡要的結構相較于復雜結構會使相關力傳遞清晰簡明,計算更加準確化,能很好控制結構平衡性能,從而保證設計的質量。簡要穩定的結構可有效地降低地震對于建筑的損害。
1.2 對于整體的具體設計要求
為了使土木工程的抗震設計做到最好,設計過程中對整體設計控制非常重要。土木工程的抗震設計不僅要考慮結構的其中的某一部分,更是要把土木工程所涉及的整個體系都考慮在內。在實際設計過程中為使土木工程的抗震設計更加合理,應科學地合理配置建筑的各方面附屬,從而提高建筑的整體性。此外,減震效果要達到最佳,多重設防措施顯得十分必要。在對每個部分的相關力學性質和特征進行詳細分析的同時保證結構中每個部分的協調性,使抗震設計更加合理與科學。
1.3 對于抗性的具體設計要求
土木工程抗震很大一部分取決于結構的穩定性,而結構的穩定性的關鍵則在于結構合理配置。合理的結構配置能合理科學地抵抗建筑的外力作用,從而降低地震對于建筑的損傷。因此,在進行設計時,把整個結構的抵抗力當作主要的切入點,要在設計的最初階段將理想的抵抗力構建好,使整體結構具有較好的抗震能力。此外,為了使結構的穩定性能和安全性能得到保障,強化對于抵抗力的控制,保證結構整體的力學平衡性更好[1]。
2 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抗震設計的要點研究
土木工程的抗震設計屬于較為復雜的工程設計部分,會涉及很多方面和環節,在實際設計過程中要將相關的設計要點把握好,針對每一個設計要點達到嚴格的控制要求,使對于結構的抗震設計達到最佳的理想效果。以下是對于抗震設計要點的詳細分析與研究。
2.1 對抗震強度的要點分析
對土木工程結構抗震設計之前,首先要確定建筑整體結構的抗震設計強度等級。抗震設計除應滿足抗震的相關規定及標準外,還要根據土木工程設計項目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抗震設防措施。對于抗震強度的確定要考慮到不同土木工程結構的實際高度及外形情況,針對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種類的抗震設計方法,保證設計質量達到具體要求。
2.2 對施工的要點分析
對土木工程進行抗震設計還要考慮到工程的施工地點和區域,要將土木工程的施工場地考慮到抗震設計過程中,保證建筑工程結構的穩定性滿足相關要求。在選取土木工程施工地點時,要對工程的所在地區進行地理方面的研究,盡量避開地震多發的區域,同時也要對地形等方面進行詳細研究,選取地勢較為平坦的開放區域,以避免結構的穩定性能和安全性能不會受到地形等地勢方面的影響。
2.3 對結構選型的要點分析
保證抗震設計質量另一個較為重要的部分就是結構選型設計,結構的選型設計會對結構的可靠性產生直接的影響,科學合理的結構選型能夠有效防止地震對建筑的嚴重破壞力。為了使土木工程抗震設計更加具有有效性,對于結構的選型經常會采用較為簡單的結構體系,此外還要注意到結構體系的平面及立面,保證結構具有較好的傳力性能,將結構的安全性提高,降低結構選型導致設計不良質量情況的出現概率。
2.4 對結構計算的要點分析
抗震設計中較為重要的部分為結構計算,結構計算的分析情況會直接影響到整體結構設計。在實際計算過程中要尤其注意結構內部作用力情況,可使用較為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進行計算,采用計算機技術能夠使計算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也能將計算的準確率提高。同時借助于計算機軟件計算可降低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也能保證計算的準確性,可有效避免計算的誤差和遺漏情況。
2.5 對施工材料的要點分析
影響土木工程抗震設計質量的因素還包括施工材料的選擇情況,材料要根據實際情況和工程要求進行選擇,所選取材料要具有符合要求的承載能力,所使用材料的強度要足夠大,保證結構在受到較大外力的情況下不受到破壞。現今在土木工程抗震設計中經常會使用到鋼筋混凝土結構,要保證鋼筋的強度和控制力度,保證所選用混凝土材料符合相關要求[2]。
3 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抗震設計的主要策略
根據對土木工程結構設計的抗震要點研究,在設計過程中可采取以下部分策略。其一,要保證工程結構的布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建筑受到地震損害時,外部的能量會很快進行傳遞, 為了保證損害降到最小,對于建筑物的設計要采用雙向的抵抗力體系,主要表現為建筑物的梁和墻的部分要在同一個平面。在設計過程中還要考慮到梁的形變和塑性屈服情況,堅持建筑墻體強度較大梁部分強度較弱的基本原則,將墻肢的承載能力提高,使墻體的抗震效果得到進一步強化。其二,在進行設計時要注重結構的抗震情況,考慮所使用鋼筋混凝土的承載能力,將土木工程所涉及的每個節點進行有效處理。其三,要將節點的防護工作做好,將框架的屈服強度提高,保證柱端與梁端的塑性鉸得到擴散[3]。
4 結束語
總結可得,土木工程結構的抗震設計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為了降低地震對于建筑物的損害,在進行設計時要嚴格遵守抗震設計的基本原則,保證結構的簡單化,充分考慮到整體性和抵抗性。要將抗震強度、施工場地選取、結構選型與計算、施工材料等相關設計要點把握好,提高土木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曹廣男.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抗震設計要點[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11):73.
[2] 尚誠,魏京佐.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抗震設計[J].住宅與房地產,2018,(28):99.
[3] 宋雋.探究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抗震問題[J].建材與裝飾,2019,(3):112-113.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