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事業單位不斷改革, 事業單位會計職業道德風險越來越大。事業單位會計必須遵守職業道德規范, 注重自身的形象, 規范自己的行為, 盡量讓公眾信任和滿意, 促進事業單位健康快速發展。
《會計師》雜志是專業會計刊物。宣傳黨和國家有關會計工作的方針、政策,圍繞財政部的工作部署,研究會計工作的理論和實際問題,交流會計工作經驗,普及會計知識。
會計作為單位經濟活動的核算者以及財務的監督者,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 工作任務不斷增多, 職業風險也在上升。尤其是在事業單位, 受到單位性質的影響, 其會計職業道德風險更為嚴峻。而事業單位如果出現職業風險, 會直接影響公眾對單位的信任度與滿意度。因此, 如何規避會計職業風險成為事業單位探討重要課題。
一、事業單位會計職業存在的道德風險
(一) 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淡薄
事業單位由于單位性質特殊, 工作相對穩定, 工作人員沒有強烈的人員競爭意識, 生存壓力較低, 這就導致部分會計工作者在上崗之后就缺少學習的壓力與動力, 也沒有主動學習財務人員工作道德的積極性, 對職業道德的相關知識并不了解, 也就不具備堅定的職業道德。并且事業單位也缺乏對工作人員職業道德培養, 造成他們職業道德觀念淡薄。而財務人員是直接與單位的經濟活動相關的, 受到的利益誘惑較大, 當出現相關利益誘惑事件時, 工作人員由于不具備堅定的職業道德而喪失公正的作風, 不能正確處理問題, 造成財務損失。還有一些職業素養不高的工作人員在受到引誘后間接引誘相關同事伙同參與, 嚴重影響單位秩序。
(二) 事業單位對會計職業風險的重視度不足
事業單位屬于公共基礎設施單位, 使得事業單位的管理者對相關事宜并不重視, 對于會計工作也并未深入了解, 自然關于會計職業道德風險問題也就未加規避。也有一些企業縱使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規避職業風險, 但是由于重視程度不夠也并未落實到實處, 在規則相對散漫的工作環境中, 很多工作人員也沒有職業道德意識。然而, 事業單位作為國家機構的分支, 很多國家相關工作的制定和落實都離不開事業單位處理, 也正是因為其工作的重要性, 更是需要管理者加強重視程度, 避免出現職業風險問題。
(三) 政府監督力度不夠
對于會計的職業道德風險問題, 國家也在不斷采取相關監督措施, 通過頒布相關法律法規事項約束和監督。但是就我國目前一些事業單位來說, 還是存在著職業風險不可控現象, 說明監管力度仍是不夠。并且, 我國的會計監督機制并不完善, 作為作為國家、社會、單位內部監督形式的結合, 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并未實現三種機制的有效運轉, 國家監督力度不夠、社會監督并未規范化運行, 單位內部不夠重視, 這三個方面的不足嚴重放任了員工的職業道德問題的產生。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
事業單位的會計部門是單位經濟活動的直接執行者與監督者, 由于事業單位屬于國家公共基礎設施單位, 其會計從事的相關財務問題直接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如果出現員工的職業道德問題, 會影響事業單位的公信力以及公眾對單位的滿意程度。因此, 事業單位必須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采取相應措施規避職業道德問題:
(一) 加強員工思想教育
事業單位員工由于工作的穩定性缺乏終身學習的意識, 關于員工職業素養的觀念也就難以意識到。因此, 增強員工工作覺悟是事業單位管理人員面臨的首要問題。首先, 管理者在招聘相關財務工作人員時要進行人員道德規范考核, 提高引人人才的道德素質, 以規避員工的職業道德風險問題。其次, 在財務部門制定專門的道德規范以及法律法規, 要求人員嚴格遵守, 將法律法規落到實處。并且定時組織員工進行道德知識的學習與培訓, 實行員工考核制度, 并進行相關獎懲。最后, 在單位中樹立員工個人道德的單位文化, 由管理層帶頭實行制定, 讓員工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自覺為國家和人民進行服務。
(二) 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內控管理是指對單位的內部運行進行系統管理, 對于財務方面的內控管理可以建立專門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制度內容要設涉及到容易出現財務風險的方面, 例如對于金額較大的采買、建設項目等事務, 不應由財務直接處理, 而是上交上級領導審批, 或者集體做出決策, 為便于進行審核, 需要對全過程進行記錄。同時, 還要建立崗位責任制度, 明確部門責任落實到個人, 實施責任追究制度, 發現違反規定的行為嚴肅查處。
(三) 改革會計人事管理制度
單位內部的會計人員是最熟悉自己單位的相關財務問題的, 這樣就加大了員工的職業道德風險, 因此, 可以嘗試取消本單位的會計職位, 由各級財政部門或專門機構設立會計管理中心, 負責本轄區內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事關系和業務工作的管理, 減少自己單位負責人對財會事務的干預程度, 降低會計人員的違背職業道德的風險。
(四) 加強社會監督
社會監督是防止事業單位會計職業道德風險的有效措施。首先, 社會群眾要增強監督意識, 一旦單位財務出現問題, 直接損害的是社會群眾利益, 只有社會形成良好的監督氛圍, 才可以不給非法分子任何蒙混過關的機會。同時, 也要在單位內部形成互相監督的氛圍, 積極發動單位內部職工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進行監督。
事業單位會計職業道德風險是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的, 事業單位對此必須加以重視, 通過加強思想道德、規范制度設施、增強各方面的監督來規避會計職業道德風險, 以此提高事業單位核心競爭力, 全面提高事業單位會計管理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宇.我國會計職業道德風險的問題分析與防范措施探索[J].現代經濟信息, 2010 (22) .
[2]趙琛.基于會計職業判斷的職業道德風險分析與防范[J].經濟視角 (中旬) , 2011 (03) .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