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深化改革的不斷的發展,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體制改革工作也進入了攻堅戰的新階段。行政事業單位作為為國家執法監督和社會管理提供服務的國家機關,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下,行政事業單位更需要運行有序的管理會計體系來幫助其有效的對單位內部的經濟業務往來進行監督和管理,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工作的發展情況不容樂觀,阻礙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發展革新的進程。文章從構建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的重要意義和有效方法兩個方面入手,對有關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希望能夠給相關的工作人員提供有益參考,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助力。
《中國總會計師》(月刊)創刊于2003年,是總會計師協會主辦的國家一級大型財經類月刊,正度大16開,全部采用彩色銅版紙,國內外公開發行。本雜志定位于“三高”:高權威、高品位、高水準:著眼于“三新”:選題新、內容新、版面新。
以落實和完善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為目標,以調整和優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構為主題的《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的出臺,給新時期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的改革與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立下了新的目標,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的構建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政策支持。管理會計是一種以成本會計為基礎,按照成本性態的不同,進行成本劃分與成本核算的管理形式。管理會計強調人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地位,是一種以人為中心開展的柔性會計管理活動。管理會計中蘊含的人本主義思潮,與當下堅持“以人為本”共圓“中國夢”的理念不謀而合。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展開對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構建的分析與探討,具有重要而深遠的現實意義。
一、構建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的必要性
管理會計是一個舶來概念,它最早出現在20世紀初的美國,它是一個隨著市場經濟的健全完善而不斷發展勃興的新型會計模式。改革開放以來,管理會計在我國的發展趨勢迅猛,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勢態。當前我國較多的現代化企業都進行了管理會計模式的優化,但是管理會計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使用情況還是略顯不足,存在國有資源使用無序,行政管理工作混亂的不良局面,極大的阻礙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職能的有效發揮。
(一)以健康高效為目的促進行政事業單位體制改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得以構建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也逐漸步入正軌。在當下國民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為了讓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維持又好又快的穩健發展狀態,我國加大了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的深化改革工作,而行政事業單位因為與國家政治經濟建設的天然性聯系,成為了我國深化改革的前沿陣地。當前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工作一直采用的是集權式行政管理模式,這種模式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管理方式較為呆板,各單位部門的管理靈活度和積極性沒有得到有效的調動,也阻礙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進程。而管理會計的出現,可以給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體制改革注入新的動力,極大的提高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的能效性,讓健康高效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機制能夠得以建成。改變單一財務管理會計成本核算的不足,讓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得到加強,促進國家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以管理有序為方式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
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有一個普遍存在的不良現象,就是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與管理工作之間的關聯度不夠、緊密性不足,以完全成本核算為基礎的財務會計管理方式無法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健康發展提供科學有效的財務數據支持。雖然開展企業會計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給企業的管理工作提供便利,但是因為財務會計工作和管理會計工作在管理目標上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所以兩者對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工作的發展起到的作用和影響也有所區別。管理會計是一種更加強調個性化的會計工作,“對內報告會計”是其特征優勢,它是一種為單位內部各個層級財務委托人服務的會計管理模式,它更加強調財務管理工作中的精細化服務與人性化管理,倡導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工作的計劃性和連續性。
(三)以規避風險為追求降低行政事業單位運行成本
當前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對于國有資產的管控力度都相對不足,盲目性和重復性的資產購置現象頻發,資產使用階段的審批制度和監管機制的建設工作滯后,這都造成了大量國有資產的無形流失,加重了我國財政部門的壓力。管理會計在行政事業單位日常運營活動中的運用,既可以幫助行政事業單位規避財務管理工作中資產流失的潛在風險,又可以幫助行政事業單位提高內部控制能力,降低單位內部的運行成本。讓行政事業單位能更好的為國家經濟的發展,社會公共事業的進步提供優質的服務。首先,管理會計可以讓行政事業單位獲取更為科學、合理的財務運行信息,讓行政事業單位能夠更好的適應國家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其次,管理會計可以促使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與管理工作有機結合,建立起健全完善的信息共享機制,打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各個部門之間財務工作的互通性,讓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工作得到整體的強化。
二、構建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的方法
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的構建目標是為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決策和財務管理提供科學準確的財務數據支持,讓行政事業單位的各項業務活動與單位的管理會計工作有機結合,讓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管理決策、項目責任、業績評估等各個內部控制工作的環節能夠有序開展,讓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工作發揮出“健全高效”、“以人為本”的時代標志。
(一)發揮預算管理的基礎性作用
當前較多行政事業單位采用的是以預算管理為主要方式的財務會計模式,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管理會計體系構建的過程中也要積極的吸收財務會計立足于成本把控的管理優勢,借助財務會計中預算管理的基礎性作用,來順勢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能力,從而使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的構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在以往“收支兩條線”的預算資金成本核算體系的基礎上,行政事業單位要積極的開展全面預算會計的編制工作,把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職能與行政事業單位的業務往來活動緊密結合,提高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其次,在預算編制的執行方面,行政事業單位要采取歸口管理和分權管理相結合的方式來落實對預算編制執行工作的管控,明確各單位的經管權貴,讓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工作運行有序。
(二)加強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建設
隨著國家財務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出臺與執行,以會計信息系統數據為支撐、以提升企事業管理成效為目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建設工作也拉開了帷幕。按照《指導意見》的要求,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信息需要具有較強的實效性,能夠及時的依照企業發展的實際給予單位管理層以決策參考。另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信息還需要具備較好的集中度,能夠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進行一個有效的整合和樹立,為財務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共享提供數據支持。首先,行政事業單位要依據自身發展的現狀和組織部門的框架,搭建起與行政事業單位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會計信息模型,把管理會計信息體系化建設納入到單位的重點發展工程上來。其次,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信息體系要切實的與單位經濟活動情況中體現出的財務數據相結合,讓管理信息在單位的全面預算、資金管理、成本控制、績效評估等過程中發揮指導性的作用,有效支撐管理會計應用的時代要求。
(三)建設專業管理會計人才隊伍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的建設工作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隊伍的培養。只有加強專業管理會計人才隊伍的建設工作,才能讓更多優秀的管理會計人員為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的發展獻計獻策,才能讓更多專業管理會計人才投入到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的建設過程中,保障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構建工作的順利施行。首先,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對優秀管理會計人才的引進工作,通過采取政策優惠的方式,如高額工資、住房補貼等,讓更多的有志青年投入到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工作中。其次,行政事業單位還要加強對本單位在職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和優化,通過定期組織培訓和考核的方式,提高在職會計人員的工作能力,保障管理會計體系能效性的發揮。
三、結語
管理會計體系的構建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執法監督職能的發揮和社會管理職能的實現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行政事業單位只有從預算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和人才隊伍培養,這三個方面有針對性的展開本單位的管理會計建設工作,才能讓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朝著更加人性化的方向發展,讓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體系能夠運行有序。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