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速度進一步加快,建筑行業也在此期間取得了迅速發展,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大環境下,工程建設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這就要求著企業不斷提高自身的實力,提升工程建設質量的同時,還要做好造價管理工作。因此我們應從大局出發,將科學發展觀貫徹到底,使工程建設的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關鍵詞】跟蹤審計;工程造價;造價控制
《南京審計學院學報》Journal of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雙月刊)2004年創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
1.引言
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期階段,因此我國的城市化建設是漫長的,近些年來,特別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城市化建設速度日益加快,無論是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是房地產建筑的發展,都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隨著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工程建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不僅僅只體現在工程質量上,更體現工程建設整個系統上,也體現在各個環節的細節上。因此我們想要提升企業的競爭實力,在提升工程建設質量的同時,還要做好造價管理工作,從整體出發,落實科學發展觀,來全面提升工程建設的綜合效益。
2.跟蹤審計在造價控制中面臨的常見問題
2.1 工程前期準備階段
在工程前期階段,審計所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能否對投資方案進行有效的控制。由于實際性的局限,我們相關的審計人員難以對工程造價的項目是否實際立項通過進行有效干預,再加上在方案敲定的初期,我們也無法實際參與,這就導致我們審計人員無法精準的計算和預估整個工程的成本造價。在工程前期階段審計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不能充分參與到施工設計方案的制定。任何一個工程項目在施工前,都需要根據整個項目建設要求和施工的具體內容進行施工設計方案的制定。在我們的實際施工過程中,很多施工項目都忽略了做好施工準備階段的工作,沒有讓審計人員充分參與到施工設計方案的討論中來,導致了對工程總成本的估算偏離了實際,存在了較大誤差,加大了后期造價管理的難度。
2.2 工程施工階段
在工程施工建設階段,審計人員需要嚴格檢查和監督各個結算設計,需要重點審計圖紙跟設計數量是否吻合,若出現不吻合的情況,可以根據施工現場情況進行閉合,重新編制造價,確定當前造價是否可行,是否存在一些補救措施等等。這些都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整合,觀察其中是否有節約的可能性。還沒有施工的區域則要比較現有造價和設計造價的差額,嚴格復核各項費用的支出。
在施工階段,各項支出大量發生,涉及項目多且繁雜,工程審計人員在這一階段并沒有進入現場進行實際勘察,這就會使問題出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現場很多隱蔽工程也無法發現。就要求審計人員保持必要的職業警惕,同時制定存在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是大部分的審計人員由于現實或者主觀原因并沒有按照國家相關規程和合同約定到達指定的施工場所進行實地核查,所以也為承包和承建單位提供了怠慢的理由,后續問題都有不可預見性,影響工程的正常有序推進和驗收。審計人員無論是因為主觀還是客觀的原因,都側面和直接的導致了審計工作的不合理不到位,使得施工單位存在違規操作,侵害業主的直接利益。同時,很多不法承包商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虛報造價量,提高工程單價,嚴重影響著相關項目的有效執行,極大的降低了工程造價的預期作用。
2.3 工程竣工結算階段
在當前的工程審計過程中,審計工作者需要面對的主要障礙是,承包或者承建單位在提供相關的審查資料時,要么報審資料不齊備,要么關鍵工程數據遭到篡改,這些都導致工程的最后竣工決算審計難度增加。如果在前期的工程審計階段較為順利,但是在工程決算竣工審計階段上出現了問題,就相當的影響整個審計工作的完成度。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在把握最后的審計環節過程中,保持必要的職業警惕,加強對整個項目的預算把控,根據前期的具體項目審計進度,實際進行把握和核算,對竣工結算材料進行有效把控,審核資料的真實合理性。從實際角度出發,審計人員在最后竣工結算階段的主要參考就是施工單位提交的各項交付資料和數據,如果一旦資料或者數據出存在虛報作假等行為,而審計人員卻未能正常的識別和核算出的話,審計核算工作無法順利完成,也會耽誤工程交付日期標準。這就要求審計人員保持專業的職業警惕和水準,共同促成造價工程的正常竣工結算,讓工程正常的完工交付。
3提高跟蹤審計對造價控制作用的相關策略
3.1從決策審計階段入手,強化審計控制作用
決策設計階段存在的造價控制主要有:項目建議立項報告,投資預算,工程規劃等幾個大的板塊。本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在整體的項目工程中有重要意義,甚至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當前我國的項目建設的投入比基本在這樣的一個狀況:方案制定和設計的資金大約占到百分之一,但是實際上整個工程造價的過程中,方案的制定等影響程度一般能達到百分之七十及以上。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工程造價能否完善的重要因素,正是決策過程中的實施標準,項目選址和設備配置等綜合條件。項目執行的每個環節都與之息息相關,共同導向項目建設的可行性。因此,在審計階段的決策就顯得尤為重要,從源頭處開始把關造價方案的制定,使得項目達到最佳優化的目的。
3.2 加大施工階段的審計監督力度
在工程造價的整個項目籌備過程里,通常來說,歷時最長,不確定因素最多也最難把控的環節,是工程造價的質保施工階段。對于項目的管理者和施工者來說,這個階段通常是耗費人力物力最多的一個階段,因此也是最受關注的階段之一。這就要求項目審計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如果遇到項目變更等情況,應根據審核程序嚴格進行,根據變更項目制定具體的變更項目書并嚴格監督執行。
3.3.強化工程審計,完善竣工結算階段的造價控制
審計人員在工程審計過程中,應該按照合同內容嚴格執行項目規定,首先制定好實際工程量的核算計劃書,根據合約內容嚴格執行;如果竣工項目不在合約的原本內容里,審計人員應該以當前具體的法律法規為基準,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例如,如果是因為業主而產生的工程變化,應該根據實際變更情況進行金額增補,盡量控制在合理合規的收費下;如果是承建單位方的項目,就應該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審核項目變更資料是否完備,根據市場規律,從實際出發,制定推進項目竣工的計劃,推進項目的正常結項和交接。
在核查項目施工過程時,必須確保項目施工現場的資料齊備,以嚴格審核這些文件的真實可查。如果有項目變更的情況,更應仔細審慎核查相關變更資料的手續,公章等內容的合理合法性,例如,是否具備變更方簽字和蓋章證明,是否有像相關部門報批的審核材料等等,同時對產生項目變更后的設計圖紙等資料,應在報批材料的對比下,核實變更項目是否一致,防止偽造假冒等情況的發生。
4結束語
跟蹤審計對造價控制有很顯著的作用,它能監督到工程造價的每一個環節,使每一筆資金的利用都更加合理與清晰,能有效提高造價管理的合理性,并能對每一個施工環節進行有效控制,同時還能獲得工程每一個環節的精確信息。為了使得國家工程建筑項目的審計監控工作更加健全,工程審計就需要不斷的深化,以適應我國當前的審計監督體系的具體需要。在未來,隨著相關法律和社會制度的更加健全,相信工程審計項目會對工程審計帶來更有效的控制,管理體系也更科學有效,以此來全面監督我國的工程建設項目,促進相關審計監督體系的有效建設。
參考文獻:
[1]徐征.淺談工程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經理人,2013,2:7-9.
[2]陳鑫均.跟蹤審計對工程的造價控制[J]投資與創業,2012,11(3):4-5.
[3]尚梅.工程估價與造價管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