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經濟常態下,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各種新生事物不斷涌現。面對這一形勢,以往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現階段企業發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傳統財務會計管理方式已經難以適應現階段企業財務數據管理的要求,為了能夠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應基于自身現狀及發展戰略,確定發展改革舉措,推動傳統財務會計向企業管理會計進行轉型。
[關鍵詞] 大數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轉型;策略
《商業會計》(半月刊)創刊于1980年,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管,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財會部、國家糧食局財務司、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財務部、中國商業會計學會、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
0 前 言
現階段,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企業市場競爭壓力較大。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產生大規模的數據,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為企業運用大數據創設了優質的條件。2014年,財政部門公布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1],接下來也先后頒布了各種文件,這充分表明了財務部會計工作的中心漸漸從財務會計轉型為管理會計。基于企業財務數據開展財務核算是財務會計的重點工作,而對于大規模財務會計數據無疑是增加了財務核算的難度。管理會計則主要包含財務管理、成本控制、預算管理、財務績效等。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于大規模數據,企業的需求更多樣,管理部門預期更高。針對會計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核算、記錄與反映等作用,更重要的是事前預計、事中管控。所以,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勢在必行。
1 大數據背景下我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必要性
1.1 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新經濟常態下,不同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能夠基于企業之前投資情況,為公司提供可靠的數據信息,準確地預測企業將來的發展,提前評價企業投資規劃現狀,并出具風險評估報告。然而,財務會計由于財務管理制度及原則的影響,只是從微觀層面核算資金,了解內部資金流動情況,無法從宏觀戰略的層次為企業提供指導。目前,正處于大數據時代,財務會計運用較為限制,在數據處理方面管理會計處于主導地位,通過全面分析數據為企業提供數據支持,從而確保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所以,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這不只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更是時代發展的需求。
1.2 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形勢
現代企業在管理過程中普遍采用信息技術,相關調查[2]指出,目前大多數財務會計工作均是借助信息技術完成。由此得知,財務會計漸漸向管理會計轉變,財務會計人員能夠借助信息技術處理數據,相比于傳統核算方式效率更高。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會計職能部門漸漸合并,從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開展財務會計管理現在只需要幾個人便可完成,這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還有效控制了成本投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需要財務會計人員具有較強的信息技術及邏輯思維能力,而且對各個部門財務實際情況了如指掌,領導層思維良好,從管理會計的角度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這體現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財務會計漸漸向管理會計轉變。
1.3 財務會計不適應大數據的處理
大數據時代下,企業需要處理大量不同類型的數據庫,數據量日益龐大[3]。財務會計數據處理能力相對于管理會計更弱,而且難以迎合現代企業會計工作的需求,無法準確地篩選與分類處理財務信息數據,也難以編訂出科學合理的資金使用計劃。然而,管理會計能夠基于企業現狀編訂出精確的資金風險預測計劃,高效利用資金,促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與發展。這便是管理會計的優勢之處,也是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主要原因。
2 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策略
2.1 樹立正確的會計思想觀念
對一個企業來說,在大數據背景下如果要促進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并長時間生存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財務會計應積極向管理會計轉型。而在這一轉型的過程中,應樹立正確的會計思想觀念,以此來確保轉型的順利完成。目前,大多數企業并未真正意識到轉型的必要性,不明白管理會計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轉型的步伐。因此,為了能夠妥善解決這一現狀,促使轉型的順利完成,企業應立足于現狀,引導全體人員樹立正確的會計思想觀念,真正意識到轉型的必要性,明確轉型目標,強化會計質量,促使管理會計充分發揮作用,確保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例如,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會計管理人員應積極轉變思想,主動了解管理會計的優勢,并掌握管理會計技能。同時,企業還應積極引進高素質人才,構建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促使各個職能部門人員切實發揮自身職能[4]。
2.2 轉變財務部門工作內容
傳統財務核算重點在于對企業以往產生的經濟業務予以準確地記錄,從而全面反映企業以往財務情況及經營成果[5]。同時,傳統財務會計需要財務人員對財務報表內容進行重復核算,這不僅會影響企業財務狀況,而且使得工作效率越來越低。為了能夠順利地向管理會計轉型,企業應積極轉變傳統財務數據核算與報表編制工作,對大數據處理方式進行巧妙地利用。另外,轉型過程中還要求財務部門職能相對應地轉變,使得財務部門積極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企業還應重視管理會計預測與實施決策職能的充分發揮,基于行業特征及企業現狀對企業銷售、成本、利潤以及企業資金需求量進行準確的預測,從而科學地指導生產與經營。
2.3 完善管理會計體系
企業應結合自身現狀對組織結構、人員構成及財務信息運作流程予以明確,加強成本、預算及運營分析的管理,有力地控制與監督企業經營活動。同時,企業應巧妙地借助大數據及信息化技術,科學設計財務報表分析、資金與固定資產管理以及銷售與采購管理等各種模塊,進一步優化財務分析、財務計劃、財務決策等功能,并基于財務與業務審批程序,全方位監控原始數據生成及財務報表編制的過程。另外,財務人員應巧妙地借助各種途徑傳播財務理念,促使企業業務人員漸漸形成風險防范、利潤管理的意識,促使其真正意識到財務工作的價值,積極配合財務工作,促使財務與業務有機結合。業務財務還需強化自身職能,促使業務部門真正意識到財務對于業務活動的指導價值,可進一步提高經營效果[6]。另一方面,企業普遍存在預算管理與業務兩張皮的現象,追究其原因在于預算并未延伸到業務中。財務部制定的管理會計基本指引中指出,運用管理會計需堅持戰略導向、融合性原則,在企業業務各個層次、各個環節及崗位中滲透管理會計,確保業務財務真正實現一體化。所以,為了確保業務與財務相融合,需要管理會計積極參與其中。管理會計參與并不是要求管理會計人員承擔過程中的各項具體工作,應是為管理層戰略決策提供可靠、準確的數據支持。
2.4 提升會計人員綜合能力
對于會計財務行業,人們的認識較為片面,造成財務會計工作比較單一,所以一直以來難以將財務管理工作重點放在財務核算上,再加上其對新興事物接受能力較差,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傳統財務向管理會計的轉型,如此不利于企業的發展。所以,為了能順利地完成轉型,其關鍵在于積極培養與引進高素質人才,企業可采取如下方法:其一,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活動,引導其掌握最新的財務理念,拓展其知識視野。同時,重點挖掘人才,積極培養高素質人才,促使其成長為具有現代化眼光、現代化管理能力的會計人才;其二,國家應建立統一的財務會計人員培訓、管理機構,組建專業化的“管理會計師”的組織,并設定職業職稱、資質培訓考試用以區別職業技能等級,如此挖掘出素質高的管理型財會人才。
2.5 構建統一的數據庫
對財務會計來說,主要是通過大量的會計確認、計量和填制會計憑證來采集數據的,其體現方式主要有兩種,即各種明細賬與財務報表。而管理會計在采集數據上則需將實際工作需要結合起來,對各種財務數據與相關數據做出合理篩選,從而在模型計算中運用,在數據采集與最終成果方面,二者有不同之處,但卻有著相同的數據來源,管理會計信息獲取的重要來源就是財務會計信息。為了能夠促使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就必須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合并處理原始信息源,立足于此將統一的數據庫給構建起來,以共享資源。一旦將共同數據庫建立了起來,就可相互銜接會計信息與ERP系統,如此,財務人員就可以獲取ERP系統。企業運營狀況信息為自身工作開展提供了有效參考。數據庫信息在共享資源方面不用再受時間限制,大大便利了管理和財務會計人員,使之可將對方工作動態隨時了解到,并根據所獲得數據將新的方案提出來。
3 結 語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為了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與發展,必須積極地促使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7]。通過全面分析與統計企業財務信息,提出針對性、可操作的建議,并綜合分析企業內部數據,積極識別各種數據包含風險,預防企業生產與經營過程中的風險,確保企業獲取顯著的經濟效益,促使企業高速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管理會計應用指引[S].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8.
[2]郭永清.管理會計實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
[3]吳文學.管理會計那點事兒——用數據支撐決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
[4]胡雪琪. 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研究[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5):171-172.
[5]趙環宇,韓雪,孟涵. 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策略[J]. 納稅,2018,12(34):135,138.
[6]段朝坤. 論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策略[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8(8):57-58.
[7]王錦榮. 關于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思考[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18):50-51.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