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創新的思考
簡要:近年來,建筑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建筑施工企業必須要加強施工管理方面的創新,促進各項資源的有效利用,保證施工質量和工程進度,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最大的
摘要:近年來,建筑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建筑施工企業必須要加強施工管理方面的創新,促進各項資源的有效利用,保證施工質量和工程進度,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本文論述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現狀,闡述了進行管理創新的必然性,并對進行施工管理創新的原則以及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現狀;創新;原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competi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fierce. In this case,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promoting the efficient use of resources, to ens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maximum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tu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described the inevitability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were analyzed.
Key words: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tatus quo; innovation; principle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現階段,我國已經逐步形成了具有現代管理意義的工程施工管理模式,但是還存在很多問題。為了適應生產力發展、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企業文化及品牌效應提升的需求,建筑施工企業在實踐中要通過不斷創新、努力探索,形成具有特色的現代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模式。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現狀分析
施工管理是指建筑施工企業為了更好地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工程內外部的條件進行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控制成本投入,保證工程質量,從而實現工程的合同目標。現階段,建筑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但建筑企業本身的工程施工管理機制和管理模式沒有隨之進一步優化,存在諸多問題,不能適應建筑業快速發展的需要,管理體制有待健全、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技術有待創新和提升。為了保障工程質量、實現預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必須與時俱進,加強施工管理的創新。
二、施工管理創新原則分析
一)有利于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建筑企業對施工管理的創新必須要有利于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也就是說,科學的企業管理必須要保證提高管理人員以及基層工作人員的素質;另外,在施工技術及設備上要積極采用先進的設備和先進的施工工藝,從各個方面保證工程質量。
二)有利于適應市場的需要
建筑施工企業只有適應市場才能獲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良好的社會效益是企業順利占有已有市場、開拓潛在市場的關鍵,好的經濟效益會增強企業開拓市場和占有市場的能力。施工建設單位在項目的執行中要不斷增強競爭力,更好地建設好項目,處理好企業與項目二者之間的關系,增強適應市場的競爭能力。
三)利于企業文化及品牌效應的提升
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必須要很快的明確自身的市場定位,并積極地通過自身的改革和創新應千變萬化的市場需求,只有高素質的企業才能在市場中得以生存和發展。
所以,在施工管理創新過程中,必須要把提高企業的文化及品牌效應這一重要問題作為一個重點。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培養大批高素質的人才以充實企業各級管理層,還要通過項目的實施不斷熟悉了解市場、為企業開拓市場以及改革創新提供市場信息。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創新措施分析
一)觀念創新
在激烈競爭的形勢下,施工企業想要贏得更高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必須要與時俱進、切實轉變觀念,加強施工管理上的創新。做好項目施工管理的創新必不可少的是高層管理者的重視,有了重視才會增加資金的支持,加大人才的培養、引進和凝聚力度,才會切實提高創新意識,以創新的理念對企業進行管理。作為企業的高層管理著,必須立足市場的需求,深刻認識到創新施工管理模式的重要性、緊迫性、艱巨性和長期性,并且把它放在企業戰略的高度來切實落到實處。
但是,項目施工管理的創新也并非要固定某一種模式,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完善,形成一種滿足建筑施工企業的實際情況和項目施工管理的內在要求、符合市場需求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
二)提升項目管理層素質
第一,實行項目經理職業化管理,確保聘用的項目經理受過正規培訓且具有項目經理資格證書。所謂項目經理優化管理也就是要制定建立、健全的項目經理任用制度和管理制度,對項目經理的責任、權力、義務等進行明確的規定。與此同時,還要加強項目經理后備人選的培養和作風建沒,讓他們在項目副經理、見習項目經理或項目經理助理等崗位上得以鍛煉,并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水平,提高業務素質。
第二,對項目機構的設置以及人員的編制上要堅持"精干高效、結構合理、一崗多責、一專多能"的原則,實現人員編制上的彈性化。根據各個項目的不同特點和不同階段的要求,項目管理人員要在各項目之間進行合理組合和有效流動。除此之外,還要將派遣與聘用相結合,綜合考慮項目規模等具體情況以及管理人員的性格、特長、技能等因素進行科學合理的組合。
三)加強項目評估、測算
目前,由于當前不少施工企業對其認識不足,項目評估測算方面存在很多問題:評估、測算的權限不夠明確,方法不夠科學;評估、測算滯后,激勵、約束不到位,缺乏動態跟蹤考核,引發項目管理失控等等難題。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必須要提高施工企業對項目評估、測算的作用和重要性的正確認識,促使其自覺地做好評估和測算工作。另外要加強對評估、測算的組織領導,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確認專人負責,建立一個系統的、科學的評估、測算指標體系。除此之外,在整個項目運行過程中,要充分做好監督、檢查、指導和考核工作,幫助項目經理及時糾正管理上的失誤和偏差,確保項目目標實現。
四)深化責任成本管理
首先要建立及安全完整的責任成本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工程項目管理辦法、工程項目考核評價方法、工程項目財務管理、工程項目勞務分包管理等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為責任成本的正確核算提供保障。
其次,要編制科學、合理的責任成本預算,這就要求各個部門協調一致、互相配合,各個方面都要經過全面細致的的考慮,深入調查、精確預算。責任成本目標已經確立一般情況下不允許改動。
再次,項目經理部必須加強責任成本預算執行全過程的控制,以便于評價和考核責任成本預算以及預算的執行情況,最終保證責任成本預算的順利完成。
最后,明確目標和責任,也就是明確成本費用發生的項目部門、班組以及崗位應該承擔的相應成本效益責任,確保成本與經濟活動緊密掛鉤,保證成本的投入能夠換來相應的經濟效益。
除此之外,還要綜合運用強制或彈性糾偏手段,及時發現和解決偏離管理標準的問題。
五)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施工企業要根據工程項目對勞動力的具體需求情況,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尤其要對勞動力資源進行合理調配,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勞動效率。
動態平衡、統籌優化是項目經理部進行勞動力優化配置所必須遵循的原則,要在這一原則基礎上建立勞動力整體優化、勞動力供給與項目需求最佳組合的人力資源管理運行機制。總而言之,要根據項目的具體需要對勞動力的分配和流向做出具體的安排,保證勞動力與項目需求之間形成一種總體平衡,并需要定期進行跟蹤檢查,有效監控和及時調整,從而確保勞動力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
除此之外,為了充分調動積極性和創造性,除了通過待遇留人外,企業還要采取職務激勵、情感激勵、目標激勵、榮譽激勵等有效的激勵措施,構建長期有效的激勵機制。
六)注重技術創新
所謂技術創新,其實質就是企業通過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創建新的經營管理模式等手段,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從而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占據市場并最終實現其市場價值。技術創新必須要根據市場確定產品,再根據產品確定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總而言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最后確定自主開發、合作開發還是引進。
技術創新是項目施工管理創新的基礎,為企業管理方面的其他創新提供支持和保障。強有力的創新技術是項目施工管理能得以順利實施的保證,只有具備了創新技術的支持,施工的質量和進度乃至社會和經濟效益才有保證。掌握了核心技術,企業就握住了長期穩占市場、立于不敗之地一個法寶。
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建筑業飛速發展,但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并未隨之進行變更,存在諸多限制行業發展的因素。對此,建筑施工企業要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努力探索,保證施工管理適應生產力發展、滿足市場經濟發展以及企業文化及品牌效應提升的需求,最終形成具有特色的現代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何頌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創新的思考;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1年12期
[2]劉灼華;芻議建筑施工管理的優化與創新;廣東科技;2009年24期
[3]陳大鵬;加強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創新;中國市場;200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