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對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模式進行研究與探索,提出一個較為合理的模塊化實踐教學模式,以此構建一個較完善的應用型本科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為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質量,培養具有國際化合作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提供理論依據和可操作平臺。
《高等理科教育》辦刊宗旨: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貫徹“雙百”方針,立足國內,放眼世界。根據高等理科教育的特點,理論聯系實際地研究高等理科教育發展的內部關系規律和外部關系規律,探索高等理科教育教學改革問題和交流理科教育新經驗。是一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術期刊。
網絡工程專業發展時間較短,相關的教學體系不夠完善。且應用型本科院校辦學定位主要是以“應用型”為主,而實踐教學環節主要是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它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及使學生成為一個應用型人才都很關鍵。且網工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占的比例較大,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能充分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相結合,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創新熱情、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所以對應用型地方高校,改進以往的實踐教學方法,重新探索一套實用性強的實踐教學體系以適應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是非常必要和有意義的[1]。
1 實踐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的網工專業基本上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實驗教學大部分是對理論知識的驗證,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真題真做很少,學生接觸實際少,無創新意識,對應用能力培養有很大影響。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3 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
實踐教學體系是專業人才定位和課程體系構建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應用型人才應用能力的關鍵;而我國目前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大都借鑒老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尤其在實踐教學方面趨同現象更嚴重,重理論輕實踐,從而使各校培養的人才實際動手能力差,難以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因此,明確應用型本科人才的特點,通過專業定位和課程體系建設等來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實踐教學體系是各應用型本科院校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1.2 實踐教學環節薄弱
如今的大學教育由于學生人數多,實踐環境缺乏,大多以枯燥的理論教學為主,缺少與企業的合作和交流,學生能參加的實踐機會很少,且最關鍵的實踐教學環節畢業設計也與企業和實際脫節,還采用老的模式,而不是真題真做,從而也影響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畢業后就業能力差,難以直接適應社會。
另外,很多高校教師缺少企業工作經歷,即普遍缺乏實踐經驗,在指導實踐教學時實際經驗少,不能真正結合實際,從而很難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1.3 實踐教學與就業脫節
目前,高校教學的重點仍放在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上,缺少對大學生就業所需要的各種專業技能和素養等方面的系統培養,尤其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大部分大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不夠,實際應用能力差,從而導致就業困難。相比較而言,德國很多應用型大學特別注重學生在企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教學的大部分內容都來自現實社會亟待解決的真實問題,對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有很好的幫助。
2 實踐教學改革方案
在調研其它本科院校網工專業建設的基礎上,分析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實踐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采用模塊化理念對實踐教學體系進行研究[2],從而對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改革,具體內容主要有:
2.1 明確培養目標,加強專業教學內容整合
以就業目標為準則,實行產學研結合對專業人才進行培養,即立足工作崗位,整合專業教學內容;立足工作崗位就是從學生的出路來評估專業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擬做的具體工作有[3]:
1)開展網工專業教學的國內外調研。
2)按社會需求調整網工專業方向,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
3)正確理解知識、能力與素質之間的關系,以應用能力和適應社會為目標進行專業人才培養。
4)規劃建設師資隊伍、實驗、實訓基地和教材。
2.2 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構建多維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深化和發展,也是素質教育的拓展平臺。針對傳統本科教育存在的理論與實踐脫節、學校與社會脫節的弊端,根據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特點,提出構建開放性實踐教學體系的設想。第一,實踐教學改革首先必須在教學內容上進行整合,找出課程的重要知識點,確定學生必須掌握的重點內容,對相同或相近學科課程進行大類整合,避免重復,并將最新信息融進課程里;第二,將學生參與的所有實踐教學環節和其他一切活動都當作是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既包括平時的實驗、實訓、實習,也包括所有的學科競賽。實踐教學體系按基本技能訓練→專項能力訓練→技術應用能力訓練設置三個層次的訓練項目;實驗、實訓、實習分別與實踐教學體系的三個層次對應 [4],[5]。
2.3 實踐教學平臺的研究與構建
實踐教學平臺是實踐教學的關鍵,針對不同的平臺可采用不同的構建方法 [6]。具體的實踐教學平臺研究與構建如下:
1)實驗模塊:根據每門課程的實驗特點和實驗環境建立多種實驗教學平臺,制定一套完整的實驗規章制度和相關實驗教學資料(如實驗教學大綱和實驗指導書等)。建立開放的創新實驗室,制定完善的開放實驗室管理條例,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科技創新活動,實驗教學以學做合一的方式在相應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完成。
2)實訓模塊:實訓教學是以集中訓練的方式進行,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實訓包括綜合實訓和短學期實訓。該階段可按專業方向分成若干個模塊,例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可以分為軟件工程、嵌入式系統工程和網絡工程三個模塊。每個模塊再根據專業方向制定各自的教學目標,每個模塊都指定了模塊負責人統籌規劃,制定綜合項目實訓大綱,以項目驅動,小組方式進行。實訓項目可來源于企業或教師的科研項目,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完成從市場調研、項目設計、實現的整個實戰過程。各項實訓教學要求做到:
(1)以典型的綜合性技術為主線設計綜合實訓項目;
(2)實訓教學內容應融入本專業領域所必需的應用技術能力;
(3)實訓教學一般應與生產性(或仿真性)實訓合一,并以任務驅動的方式進行;
(4)實訓教學一般均在校內實訓中心內或企業完成。
3)畢業實習/ 畢業設計模塊:該模塊是前期各教學環節的綜合、深化、和檢驗,是實踐教學中的最關鍵的環節。為了更好的完成該環節的各項工作,系部有專人負責畢業實習/ 畢業設計工作,有相關的管理制度,系部和學校都搭建了畢業設計工作信息平臺,整個畢業設計過程都能進行有效的監控和管理。畢業設計課題內容可延續實訓階段項目內容,畢業設計形式也在逐步增加,初步構想以下幾種形式:
協作式:學生可直接去與系部建立長期合作的實習基地實習,讓學生了解企業需求,根據企業生產實際設計畢業設計題目。
科研式:指導教師科研項目的部分任務可作為畢業設計的題目,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工作中,在完成畢業設計的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賽式: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科技創新、設計大賽,可以把學生畢業設計題目整合好作為參賽作品,也可把參賽作品擴展為畢業設計任務[7-8]。
對于在實習基地進行畢業設計的學生可采取“雙導師制”。
3 主要特色
借鑒德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成功經驗和模塊化理念,針對性地提出了應用型本科院校網工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所需解決的若干問題,探索一條新的實踐教學模式。該實踐教學模式的主要特色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在研究方法上,引入“模塊化” 的理念,提出一個適用于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網工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想。
(2)在應用實踐上,加強對學生學習的各階段專業知識的銜接,具體教學內容要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而改變,重點是強化了對學生創新思維、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一畢業就能很快適應社會需要。
4 結束語
文章具體分析了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了一些具體的研究和改革方法,研究結果將對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正確定位以及如何制定本科教育的專業培養方案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對國內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曾錦.網絡工程發展現狀分析[J].電腦迷,2017(10):32-34.
[2]周軍.計算機專業模塊化教學方法探討[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24(2):44-46.
[3]金瑜,趙紅武,顧進廣.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初探[J].計算機教育,2011(2):100-103.
[4]陳偉宏,肖衛初.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網絡工程實踐教學體系[J].中國電力教育,2010(36).
[5]施曉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網絡工程實踐課程體系構建[J].中國大學教育,2008(12):35-37
[6]孫麗娟,隋永平,黃藝美.網絡工程實踐教學資源建設與教學方法研究[J]. 計算機教育,2015(22):112-114.
[7]黃海波,楊森.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辦公自動化:學術版,2013(11):28-29.
[8]劉宇剛.基于項目驅動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5):43-43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