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和中小學美育工作的推進,戲劇教育越來越得到重視。近年來在我國部分地區的中小學正在掀起一股戲劇教育的探索熱潮,包括開設戲劇課程,引進戲劇教學法,開展戲劇教育師資培訓,成立戲劇社團等。文章將主要從中小學開展戲劇教育的可行性、中小學開展戲劇教育的價值與意義、中小學開展戲劇教育的實踐模式以及對我國中小學戲劇教育的未來展望等方面進行論述,重點呈現中小學開展戲劇教育的實踐模式,以此推進我國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戲劇教育;中小學;教師
賈紅分, 戲劇之家 發表時間:2021-11-25
戲劇與教育一直有著密切的聯系。自戲劇在古希臘產生之時,戲劇就承擔起對雅典城邦公民的教育作用,古希臘通過舉辦戲劇節,讓全民參與看戲,政府還會給民眾發放“看戲津貼”,這時候的戲劇就已經發揮了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在我國古代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強調文武兼備,全面發展,這里也包含著戲劇教育的內容。但戲劇教育的理論與教學方式的探索,則始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經過近一百年的發展,戲劇教育已成為一大藝術教育門類。當今,戲劇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在歐美及港臺地區已有比較成熟的應用,在國內也越來越得到教育部門的關注與重視。尤其是在 2015 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文件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美育課程要注重激發學生藝術興趣,傳授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發展藝術想象力和創新意識”“有條件的要增設舞蹈、戲劇、戲曲等課程”“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趣味、審美格調、審美理想”。[1] 因此,開展和推進戲劇教育,既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也能契合我國加強和改進中小學美育工作的現實需要。
一、中小學開展戲劇教育的可行性
國內長期從事戲劇教育研究的學者黃愛華教授把戲劇教育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專業戲劇教育(院校),即指以專門培養戲劇專業人才和普及戲劇藝術為目的的教育。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以及開設戲劇類專業的普通院校所進行的戲劇教育屬于這一范疇;另一類為非專業戲劇教育(中小學、社會機構等),它包括學校戲劇教育和社群戲劇教育,學校戲劇教育的形式有教育戲劇、戲劇課、戲劇社團等,社群戲劇教育指的是由社會機構來展開的戲劇教育,目的都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弄清了戲劇教育的概念和界定之后,我們對在中小學開展戲劇教育的可行性做以下分析:
(一)戲劇即生活
我們要為戲劇祛魅,戲劇從未遠離生活,戲劇即生活,生活即舞臺,我們的日常生活、經歷、閱讀等都可以作為戲劇教育的素材,人們在戲劇情境之中也能與現實對照、連接,從而引發個人的體悟與反思,戲劇就是我們的生活。
(二)師生即演員
戲劇表演從專屬于演員的職業到大眾共享的轉變,當個體與外界通過語言、行為等方式進行互動時就是一種表演,我們每個人也都在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師生皆可做演員,這在應用戲劇“一人一故事”中體現得尤為明顯,這為戲劇教育在中小學的推進構建了觀演基礎。
(三)教室即舞臺
戲劇演出空間的轉移,戲劇演出空間從專門的劇院舞臺擴展到了廣場、社區、教室等,教室可作為舞臺,這為戲劇教育在中小學的推行提供了施展平臺。以上三點“戲劇即生活”“師生即演員”“教室即舞臺” 是中小學推動戲劇教育的可行因素和有力保障。
以上三點“戲劇即生活”“師生即演員”“教室即舞臺” 是中小學推動戲劇教育的可行因素和有力保障。
二、中小學開展戲劇教育的意義與價值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中小學開展戲劇教育活動在以下三個方面有著獨特的價值:
(一)戲劇教育能促進學生認知發展
戲劇教育不同于傳統課堂教學以抽象化的知識為認知對象,而是幫助學生借助于身體來進行認知活動。無論是戲劇教學法,還是戲劇課程,都是通過讓學生借助于肢體動作、肢體動畫等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具化為身體的動作,使學生通過自身的體認來獲得理解力和表達力。
(二)戲劇教育能推動學生社會化發展
在戲劇教育的過程中,學生要扮演一定的角色,而這種扮演要受到一定的約束,學生們也會不斷反觀、省察自己的言行,使之能符合群體要求和社會規范,在這種戲劇活動中學生逐步形成自我意識。當學生具備了自我意識后,便開始踏上社會化道路,學生們在戲劇教學過程中能習得課堂規則與社會規范,進一步達成自我的社會化。
(三)戲劇教育能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
戲劇教育屬于美育的范疇,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戲劇教育從戲劇游戲開始,再到戲劇構作、戲劇表演,能讓師生共同沉浸到一種過程美學之中,整個學習的過程就是發現美、認識美、鑒賞美、創作美的過程。這樣,回歸到現實世界,師生們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這就是審美教育的價值。
三、中小學開展戲劇教育的實踐模式
目前,國內的中小學開展戲劇教育的地區集中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西安等大城市,開展的戲劇教育實踐模式主要有三種:運用“戲劇教學法”進行學科教學、開設戲劇課程和成立戲劇社團。
(一)運用戲劇教學法進行學科教學
戲劇教學法是以戲劇為方法,借助于對話、肢體、想象、角色扮演等戲劇符號的運用來輔助教學,它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把學生培養成戲劇類專門人才,而是以戲劇為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溝通協作等能力,以此促進學生的人格發展。任何課程只要科學合理設計都可以采用戲劇教學法進行授課。以小學數學為例,在教授“集合”這一概念時,傳統的講授法比較抽象,小學生很難快速理解,尤其是再結合上交集、并集等概念,學生更容易混淆。這時候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小的戲劇故事叫“找朋友”,老師在教室中央擺上兩個中間有重疊的繩圈,然后找三個同學站在兩個繩圈的交匯處,兩個同學站在繩圈左側,一個同學站在繩圈右側,接下來老師向下面的同學發問,喜歡語文的左側繩圈的好朋友有幾個,都是誰;喜歡數學的右側繩圈的好朋友有幾個,都有誰;語文、數學都喜歡的好朋友有幾個,都有誰。通過這樣的戲劇情景設計,教師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了,學生們也在形象化的展示中掌握了知識。在語文課堂中,運用戲劇教學法同樣能發揮巨大的作用,語文教學中可以使用諸如“角色誦讀法”“人物扮演法”“場景造型法”“即興編創法”“戲劇工作坊”等。戲劇教學法的課堂并不需要多么復雜的配置,只要教師能與所授課程內容配合,就可以在課堂上實踐起來。
(二)開設戲劇課程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藝術教育的重視,各地也都會舉辦一些校園藝術節,以北京為例,北京地區每年都會評選“金帆藝術團”,這是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最高榮譽,很多學校都希望通過戲劇教育來打造自己的藝術教育特色,他們排演高質量的戲劇作品來沖擊“金帆藝術團”的榮譽獎項。因此,這些學校會專門開設戲劇課,并招聘培養戲劇教育相關專業教師,也會聘請校外的專家對戲劇排演進行專門指導,這種形式的戲劇教育雖然會有“表演先行”的取向,但不妨也是一種在中小學普及戲劇知識、提升學生戲劇素養、推動戲劇教育的方法。
(三)成立戲劇社團
中小學的社團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每個學校都會根據學生的需求組織不同的社團活動,社團活動是課堂的拓寬和延伸,戲劇社團也是如此。戲劇社團一方面能充分利用課外時間,激發學生戲劇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會有專門的指導老師,講授戲劇知識,指導學生排練,這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以西安市鐵一中為例,鐵一中戲劇社成立于 2006 年,排演的戲劇主要包括話劇、小品、課本劇等,近年來,鐵一中戲劇社在促進學生藝術發展的同時,也在全國及省市藝術比賽中獲得眾多獎項。劇社在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連續三屆獲一等獎,在陜西省“春芽杯” 中小學生藝術大賽中,多次獲集體項目一等獎和多個單項獎。另外,劇社也培養了一批戲劇表演類人才,其中優秀的學生代表有王成陽同學,他曾參與演出過多部電影和話劇,獲過國內電影節金雞獎、百花獎、華表獎的最佳男演員提名,也在國際上獲得過艾美獎最佳男演員獎。以上這些皆是鐵一中戲劇社在推動中小學戲劇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可作為全國中小學戲劇社團的一個縮影。
四、我國中小學戲劇教育未來的展望
英國和美國在發展戲劇教育上一直走在世界前沿,兩國都通過法律文件把戲劇教育的內容納入了中小學課程體系,我國臺灣地區也將戲劇教育納入到“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之中。因此,我們國內中小學可以學習和借鑒其經驗,把戲劇教育納入中小學的課程體系,建立和完善戲劇教育的課程標準和教學評價方式,制定符合我們實際的戲劇教育教學方案。以北京市海淀區為例,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從 2012 年開始推動海淀區公辦中小學開展戲劇教育,在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的指導下,截至 2016 年,海淀全區已有將近 60% 的學校切實開展了戲劇教育,近 70 所中小學將戲劇納入了正式的校本課程或成立了戲劇社團。[2] 所以,在我國推動戲劇教育發展的第一步是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建立戲劇教育的課程標準,并能把戲劇教育的內容納入全國中小學課程體系之中。
其次,是解決戲劇教育中的師資問題,這個可以通過對已有教師進行相關培訓和培養新的戲劇教育專業教師來實現。目前,在上海,有“上海學生戲劇聯盟”,它以上海戲劇學院和復旦大學為基地,以戲劇教育進中小學為目標,積極展開中小學戲劇教育師資的交流與培訓;在北京,有“中小學戲劇教育研究中心”,該中心由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教育系發起成立,也旨在為從事戲劇教育的專家、學者和教師提供一個教學與研究的平臺,以此促進對中小學戲劇教育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再者,在培養戲劇教育師資上,現階段主要集中在專業戲劇院校,如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都分別開設了戲劇教育本科專業,未來則可從戲劇院校擴展到師范院校,師范院校也可開設戲劇教育專業,來進一步保障戲劇教育師資的培養。
最后,用中國戲劇教育的先行者李嬰寧老師在 2018 年 “世界戲劇日”獻詞中說到的“只要有人類存在,戲劇就不會消亡”作為激勵和展望。[3] 戲劇的形態會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變化,戲劇的存在也離不開探索與實驗精神,戲劇教育便是人們敢于變革和拓展戲劇形態的體現。相信不遠的將來,通過切實可行的戲劇教育實施方案,開設戲劇課程,引進戲劇教學法,成立戲劇社團,大力培養戲劇教育師資等,我國中小學的戲劇教育定會遍地開花、結果。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