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語文教學必須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益。為此,應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親師信道的氛圍;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習效率;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注重開展因材施教,滿足學生認知需求。
關鍵詞:中職學校,中職語文,教學方法,教學效益
教學改革是一個不斷發展、永無止境的話題,中職語文教學的改革也在熱烈進行之中,并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如何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益,還需進一步探索。這里談幾點淺見。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親師信道的氛圍
古語說:親其師而信其道。這表明非智力的情感因素對教學活動能產生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實踐是建立在師生平等關系基礎上的合作互動活動。因此,要把努力構建互尊互信的師生關系當作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要多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中職學生已經進入青春發展期,身心因素變化較大,他們非常介意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評價與認同。對此,教師要掌握學生的性格心理,通過各種途徑方式多與他們進行語言的溝通和情感的交流,最大限度地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工作、生活和心理上的困難與困惑,讓他們時刻感受到老師的重視和關愛,以增強向師效果。二要對待學生要講求客觀民主。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徹底摒棄那種“教父教母”的不良形象,著力建立良師益友關系。在學生犯了錯誤或發生問題的時候,要本著寬容心態和不武斷原則,允許他們“說話和申辯”,并幫助他們努力糾偏改正。三要堅持激勵性評價機制。對待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要堅持以激勵為主,特別是對那些學困生、后進生和問題生,教師要給予更多的重視和關愛,號召和發動全班同學對他們多接觸、多親近、多幫助,讓他們體會到外來的溫暖。要盡量挖掘和放大他們的閃亮點,對他們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以增強其信心和成就感。即使犯了錯誤,也不能簡單粗暴,一棒子打死,要加以心理上的正確疏導。
二、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了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有效地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能力、情感的生成,使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學有所獲。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課前預習,讓學生對需要學習的內容提前介入,便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書中各類注釋,研究課前提示、課后習題,從整體上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情感,感受語言特色。對一些字、詞、句在閱讀過程中利用網絡或工具書進行解決,并將自己一時“搞不懂、吃不準、摸不透”的問題標志出來,以便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共同解決。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學會思考,依據學習要求以及提示進行深入思考,讓學生可以帶著問題開展閱讀,課文中有答案的劃出來,養成作批注,做筆記的習慣,同時,引導學生學會歸納總結,活學活用,不斷提高語言教學效率。
三、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程標準召喚和強調學校和教師要全面樹立“學生主體意識”和“學生發展意識”,其實質就是要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既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又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和創造精神”。教師應當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大局觀念,放眼發展和未來,與時俱進、盡職盡責,努力變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為新課程理念下的“傳授知識技能與培養能力精神并重”,在教學實踐中致力于開展以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為主的模式教學活動。我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四到六人非固定式的學習小組,在課堂教學中盡量擠出時間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其中特別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探究題的難易程度要大小適宜,難度較大,會讓學生無從下手而影響活動結果,又會打擊學生的活動積極性;過于簡單,容易滋長學生的驕傲情緒,而久而久之,就會使得這樣的活動失去意義而流于形式。選擇的題目一般都接近于學生的“最近思維發展區”,讓他們經過一定的努力最終能夠摘到“桃子”。二是時刻掌握學生合作探討的發展動態,看準時機給予適當啟發和點撥,堅持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樣,既能學生保持合作探究的成就感,增進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又能促進學習能力的發展,保持學生合作探究的可持續發展。
四、注重開展因材施教,滿足學生認知需求
教師要根據學生存在學習基礎與認知能力上的差異,采取因人而異、因需而導、因材施教等有效措施,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在教學中開展分層施教,使全體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域內得到發展、提高。教師在備課時就要統籌考慮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區別對待,在課堂提問設計上既要有拓展性較強的問題,也要有難度一般、基礎性的問題,既要考慮優等生的認知能力,也要兼顧后進生的學習實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全體學生的實際,盡量兼顧更多的學生,在開展分組探究時注重優秀、中等、一般合理搭配,課堂提問時向優秀生提問一些難度較大的思考題,并要求他們講述自己的思考過程,供其他學生借鑒。對于優秀生,可以在課堂作業以外專門布置一些難度較大的練習,防止他們在學習中出現“吃不飽”的現象,學困生則注重基礎知識訓練。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學因生夯實語文基礎,注重課本知識理解與語言文字基本運用,對中等以上學生強調靈活運用與深入理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