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采用經會陰超聲觀察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結構特點。方法:279例壓力性尿失禁患者按病情嚴重程度分為輕度組、中度組和重度組,另選取150例同期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采用經會陰超聲觀察盆底結構,比較不同狀態下超聲測量指標變化。測量指標包括X1:平靜呼吸時膀胱頸在x軸上的位置;Y1:平靜呼吸時膀胱頸在y軸上的位置;al:平靜呼吸時膀胱尿道后角;hl:平靜呼吸時近段功能尿道長度;β1:平靜呼吸時近段尿道和遠段尿道夾角;上述指標在屏氣狀態記為X2、Y2、a2、h2、β2;ADx:膀胱頸后移距離,即X1與X2差值的絕對值;ADy:膀胱頸下移距離;Mu:尿道膀胱連接部移動度;θ:膀胱頸旋轉角度及肛提肌裂孔面積。結果:靜息狀態下壓力性尿失禁患者肛提肌裂孔面積、X、a;與β;高于對照組,且隨嚴重程度加重增高,而Y,與h,低于對照組,且隨嚴重程度加重降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張力狀態下壓力性尿失禁患者肛提肌裂孔面積、X2、x2與β2高于對照組,且隨嚴重程度加重增高,而Y,與h2低于對照組,且隨嚴重程度加重降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壓力性尿失禁患者ADx、ADy、Mu及θ均高于對照組,均隨嚴重程度加重而增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靜息狀態下肛提肌裂孔面積、X、a1、β張力狀態下肛提肌裂孔面積、X2、a2、β2及動態觀察△Dx、ADy、Mu、θ均與壓力性尿失禁嚴重程度正相關,而靜息狀態下Y、h;及張力狀態下Y2、h2與嚴重程度負相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經會陰超聲可觀察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結構變化情況,對監測病情進展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尿失禁;壓力性;超聲;經會陰;盆底結構
《東方食療與保健》OrientalDiet-TherapyandHealthCare(月刊)是我國目前唯一的一份以介紹藥膳食療內容為主的科普性期刊,它填補了我國藥膳食療刊物的空白。
壓力性尿失禁是腹壓增高時發生尿液不自主外滲。文獻報道,該病在成年女性中患病率為15.7%,在50~59歲人群中達28.0%。壓力性尿失禁對患者生命安全無威脅,但由于病情較為隱私,常導致患者精神壓力增大,發生心理問題。目前臨床診斷壓力性尿失禁主要有尿動力學檢查、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手段,但均存在不同的應用限制,無法作為盆底結構的常規檢查方法。經會陰超聲具有易于實施、重復性好、安全快捷等優點,可直觀顯示盆底結構的形態和位置,以及不同狀態下組織形態變化特征。本次研究采用經會陰超聲對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結構進行觀察,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人組標準8:增大壓力時溢尿;相關神經正常;尿液正常;尿墊試驗漏尿量≥2g/h;殘余尿量及膀胱容量正常;逼尿肌無不自主收縮;排除標準:盆腔手術史;神經病變;曾接受尿失禁治療;人組前3個月內接受激素藥物治療;合并盆腔炎癥;逼尿肌不穩定。279例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符合標準。按Gullen標準[9]評定病情嚴重程度,I度納入輕度組、II度納入中度組、II度、IV度納入重度組。另選取150例同期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均未合并壓力性尿失禁或盆腔疾病。
各組基線資料如表1所示,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比性好。
1.2儀器與方法
采用GE公司VOLUSON730型超聲診斷儀進行測量,探討頻率4~9MHz。
檢查前排空直腸,保持膀胱充盈,適度屈曲髖部并外展,分開大陰唇,將探頭置于恥骨聯合下緣,分別留取靜息狀態下、張力狀態下尿道、膀胱頸、膀胱及恥骨聯合二維矢狀面圖像。計算肛提肌裂孔面積,構建直角坐標系,以恥骨聯合內下緣為原點,向恥骨聯合中軸線左右兩側各旋轉45°取得x軸與y軸,測量相關超聲指標,均測量3次取平均值。
1.3測量指標
如圖1所示,X:平靜呼吸時膀胱頸在x軸上的位置;Y,:平靜呼吸時膀胱頸在y軸上的位置;aμ:平靜呼吸時膀胱尿道后角;hy:平靜呼吸時近段功能尿道長度;β1:平靜呼吸時近段尿道和遠段尿道夾角;X,:最大屏氣狀態時膀胱頸在x軸上的位置;Y2:最大屏氣狀態時膀胱頸在y軸上的位置;a2:最大屏氣狀態時膀胱尿道后角;h2:最大屏氣狀態時近段功能尿道長度;β2:最大屏氣狀態時近段尿道和遠段尿道夾角;△Dx:膀胱頸后移距離,即X與X2差值的絕對值;ADy:膀胱頸下移距離,即Y,與Y2差值的絕對值;Mu:尿道膀胱連接部移動度,即狀態轉換時膀胱頸移動距離;θ:膀胱頸旋轉角度,即不同狀態下恥骨聯合中線和尿道內口至恥骨聯合下緣連線夾角差值的絕對值(圖2)。
1.4統計學分析
對本臨床研究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18.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士s)表示,多組比較采用F檢驗,有意義時組間比較采用LSD-t檢驗,相關性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靜息狀態下超聲測量值比較
靜息狀態下超聲測量值如表2所示,靜息狀態下壓力性尿失禁患者X、a1、β1及肛提肌裂孔面積高于對照組,且隨嚴重程度加重增高,而Y,與h,低于對照組,且隨嚴重程度加重降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張力狀態下超聲測量值比較
張力狀態下超聲測量值如表3所示,張力狀態下壓力性尿失禁患者X2、02、β2、肛提肌裂孔面積高于對照組,且隨嚴重程度加重增高,而Y2與h,低于對照組,且隨嚴重程度加重降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動態觀察超聲測量值比較
壓力性尿失禁患者△Dx、ADy.Mu及θ均高于對照組,均隨嚴重程度加重而增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