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實踐,梳理總結了科技項目管理方面的經驗。該重點產品開發項目系統應用了項目管理的理論方法,通過充分利用行政、學術和經濟手段,實現對項目的高效管理。同時,企業通過本項目的管理,形成了完整的科研項目管理體系,充分調動項目團隊科技創新活力,保障項目順利執行,為企業其他科技項目的管理提供了寶貴經驗。
【關鍵詞】科研管理;項目管理;科研激勵
一、引言
創新技術成果的轉化是個復雜的過程,從信息收集和論證、創新技術的開發到成果的轉化等,往往涉及不同的職能部門。職能部門間的績效管理相對獨立,部門資源相互沖突,導致科研項目的執行效率和成效大打折扣。因此,引入項目管理方式,通過項目組織的方式,打破部門界限,充分調動資源,高效實現創新技術成果的轉化。
A公司是以研發創新驅動的國際領先的腫瘤精準醫療分子伴隨診斷企業,具有豐富的轉化經驗。公司的重點產品是一種基于PCR多基因聯合檢測產品(以下簡稱“多基因聯檢項目”),該產品設計成為國內外獲批該基因突變檢測位點覆蓋最多的產品。該項目通過引進項目化管理體系,快速實現創新技術的轉化,并獲得市級高新技術成果轉化認定。
二、多基因聯檢項目的管理及管理成效
項目管理是對在限定資源和時間內需要完成的一次性任務的管理。生物醫藥項目由于其周期長、不確定性高,往往很難有效執行項目化管理策略,而且要充分考慮學科特點,采取匹配的管理手段。在多基因聯檢項目中,系統應用了行政手段、學術手段和經濟手段。
1.行政手段的應用
由公司最高管理層簽訂授權書,任命項目經理并授權,由項目管理辦公室優先配備人、財、物等資源,并組織定期會議跟進項目進展,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學術手段的應用
立項前,公司組織行業專家進行學術論證,充分評估了未來可能上市的藥物及對應靶點,確定了產品的靶點范圍,進一步組織技術專家進行技術論證,確定技術路線,從而明確了項目目標范圍及技術策略,為項目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基礎。
3.經濟手段的應用
一方面是經費管理,根據項目總預算,由項目管理辦公室監控,當項目經費使用與預算偏差10%以上時,辦公室主動對接項目經理了解情況,確保偏差可控或合理,需變更經費預算的,及時組織論證會議,進行變更登記。另一方面是激勵管理,項目管理辦公室根據激勵管理辦法,從進度、成本控制、成果產出三個維度進行激勵獎勵,確保項目能在一定的預算內、快速、高質量地完成。
此外,在整個項目執行過程中,充分應用全面質量管理循環方法進行質量監控,解決項目中遇到的問題,確保項目質量。通過以上手段,項目比預期提早3個月完成,成功獲得國家藥監局注冊證書,順利實現轉化,并被認定為廈門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
三、科研項目管理經驗總結
1.設定清晰而又有限的目標
明確的目標能起到長期的指導作用,并以此來衡量、指導、區分項目優先級,糾正參與項目成員的行為。因此,設定清晰而又有限的目標是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
生物醫藥項目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為保證當下設定的目標滿足未來市場需求,在立項時就要充分考慮到項目的技術、市場因素,并根據科學規律預測行業發展的方向。本項目邀請行業專家充分論證行業發展瓶頸問題和市場需求,同時,組織專業數據分析團隊反復研究臨床文獻、會議報道、行業資訊等各方面數據,形成對技術發展方向的預測,最終確定項目目標。
2.建立、健全重點項目的組織機構和運行機制
立項后,項目經理及項目管理辦公室召開動員會議,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成立項目領導組,并確定領導組的職責。
領導組由項目管理辦公室最高管理者和項目經理組成,主要負責統籌安排、資源協調、進度督導。領導組下設開發小組和管理小組,開發小組由項目經理和技術專家組成,負責組織人員、制訂研發方案、開發流程、解決技術問題、整理實驗數據、編寫報告。管理小組由項目秘書及財務專家組成,負責項目的日常事務管理、進度控制、風險控制、掌握研發經費開支計劃等。
項目確定了以領導組負責制為核心的管理機制,以科研項目管理方法為理論基礎,根據總目標拆分子任務,并落實各個子任務的關鍵責任人,層層落實。為了實現項目的高效管理和協調,領導組每月召開一次領導小組會議,子任務關鍵責任人匯報項目執行情況、存在的問題、下一步計劃、經費開支等,領導組協調資源解決關鍵問題,保障項目順利執行。
3.以解決關鍵技術問題為導向,實現有效的科研管理
多基因聯檢項目是基于自主專利技術的成果轉化。關鍵技術難點在于突破PCR平臺上檢測基因數的瓶頸。領導組高度注重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和技術的應用轉化研究,從立項到驗收,領導組共召開過48次會議,集中研究解決關鍵技術問題。
在關鍵技術問題解決方面,領導組充分利用公司的技術優勢資源和專家資源,組織學術委員會及行業專家開展專題研討。最終解決了企業自主專利技術在多基因檢測領域的應用問題,多基因檢測的體系穩定性、核心原材料國產化替代、多基因檢測試劑臨床研究體系設計等問題,并形成了國際領先的多基因聯檢專利技術,開發出國際上同步檢測腫瘤基因數量最多的PCR產品。
項目取得成功的過程,也是不斷解決關鍵技術問題的過程。項目組以解決關鍵技術問題為核心導向,凝集優質資源,重點攻關,保障了項目的順利進行。
4.建立健全科研激勵機制,提高企業科研創新活力
生物醫藥項目周期長、風險大、受政策影響較大,更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激勵機制,切實提高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科研人員是具有較高知識水平和創新能力的群體,契合人才特點,企業以科研創新為導向,圍繞物質、精神及價值成長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激勵機制。
(1)建立了以創新激勵為導向的績效體系。將自主創新成果、產品推廣應用等列入業績考核,開展技術創新評價工作。制定技術創新評價辦法,建立技術創新評價指標體系(如科研成果產出、專利情況、科技成果轉化等),為項目負責人和項目成員設置不同的績效考核目標。
(2)制定完善的《創新激勵制度》,對獲得政府部門立項或科技獎的項目、申請和授權專利、為企業產生良好效益的創新活動,公司將按照貢獻大小給予獎勵。
(3)每年開展創新團隊及優秀員工評選,表彰及獎勵做出突出貢獻的科研人員,并為其申報各類科技基金項目、科技獎項等,實現個人價值成長。
(4)提供開放式的成長平臺,鼓勵表現突出的高端人才以企業平臺為依托,申報各類人才計劃,幫助高端科研人員建立個人品牌,成為行業領軍人才。
四、結語
科研項目的管理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圍繞任務目標系統管理,合理拆解任務目標,層層落實。通過對多基因聯檢項目的總結,我們了解到:建立高效的組織機構和有效的管理機制,是項目落實的基礎;在科研管理中要抓住主要矛盾,解決關鍵技術問題;此外,專業化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管理以及科研激勵的實施,是保障項目高質量完成的重要因素。
作為科研項目管理工作者,一方面,要隨時關注國家相關科技政策動態,持續學習;另一方面,要及時總結成功經驗及失敗教訓,不斷豐富管理經驗。
參考文獻
[1]J. Kent Crawford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B]. CRC Press, 2021.
[2]丁勝.基于PDCA循環理論持續改進科研項目完成質量[J].現代醫院管理,2019(05):78-81.
[3]W.H. Lambright, The key “Big Science”—Managing and Coordinating.
[4]譚清美.科研項目的組織與管理[J].科研管理,1992(04):37-44.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