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教學論文
隨著計算機在各個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計算機基礎也成為了一門重要的課程。學好這門課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的挑戰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能學.其次在教學方法上應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會學、會用。讓學生明白書中的知識只是基礎,只有掌握了學習計算機學科的方法,自己才能獨立地運用學過的知識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自學新的計算機知識,這才是最重要的。計算機基礎教學通常分為理論知識和上機操作兩部分。對原來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首先要從這兩方面著手:
1改變理論知識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翻
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中有許多理論知識。在傳統的教學中通常讓學生死記硬背一些定義和常識.把學生誤導為學習計算機基礎就是要記這些理論知識,從而脫離了實踐操作,讓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背下的理論知識只能應付一些考試,而當學生面對計算機實踐操作時卻感到手足無措,從而打消了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而在具體的課時安排上往往也是理論課較多,上機時間操作較少。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學必須減少對枯燥的理論知識單獨的講解,不能是“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套教案來上課”,而是要采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優秀的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在有了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計算機組成時,將計算機的各部件圖片借助課件一一展示出來,學生看到了實物,有了直觀的認識,再通過老師的講解了解其功能,從而才能更好的掌握了所學的知識。
2改變上機操作教學模式,采用“同步教學法”
在以往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講究理論知識和事例后再布置學生上機操作的作業。讓學生上機操作就是為了完成某項單一的操作,這種模式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應做到講練統一即采用“同步教學法”。所謂“同步教學法”就是教師每講一個知識點學生可以一邊學習,一邊跟著老師練習,而不是教師將一章內容都講完之后再單獨布置一個練習讓學生去完成。這樣及時給學生練習的機會和他們的積極性會很高。在采用“同步教學法”組織教學時,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不給標準答案,以免固定學生的思維。碰到有比較科學,思維比較新穎的方法,就介紹給同學們參考,然后老師根據學生的標準進行總結并引導到教材內容上來。例如:在學習word制表時,教師先教會學生如何自制表格,然后讓他們制作一個自我介紹表格,同學們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作.雖然表格各異,但卻充分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培養了他們應用知識的能力,很好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3改變教學中離分低能現狀.注,培養學生緣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學習計算機基礎是為了學生可以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不能只教給學生一些現成的知識,而不引導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會獨立思考,不會用已學過的知識去獲取新知識。我們的教學目的不是只讓學生掌握書本就滿足.而是教會學生如何凌鴦于書本,放開書本,引導學生自如地使用書本上的知識。例如,在學習計算機網絡幕礎知識時,不僅教導學生學習網絡基礎知識,還要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網上查詢,網上搜索來學習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能夠應用網絡解決自己在學習中,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提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通過學會L網學習,發出了網絡的力量是無窮的感慨。
4積極開展課外教學活動
開展課外教學活動,是指學生在完成學習課堂知識以外,根據學生自愿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內容,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獨立地學習,研究問題的能力,培訓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造性理解能力。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技能的提高,單憑課堂教學遠遠不夠。為此可舉辦一些課外活動,如,網頁設計,動畫設計,打字比賽,還可組建計算機活動小組,教師根據學生自愿找題目,利用課堂所學知識共同完成相應的題目。在這種輕松的學習環境下,學生的創造性得到最大的發揮,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鞏固了自己的課堂知識。
5教師應注,自身的索質提離.努力扭離教學能力
教師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傳道、授業、解惑”。只有自己具有較高的業務水平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由于計算機是一門飛速發展的學科,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因此,教師也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經常參加一些學術講座,實踐培訓,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識,以此來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素質‘,教學過程中,可通過聽公開課,參加優秀課評比等來提高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