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外語翻譯
一
作為一種翻譯理論,目的論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維米爾首先引入翻譯領域,后來由維米爾和賴斯將其進一步發展。該理論認為翻譯策略的選擇應視翻譯的目的而定,目的決定了譯者選擇何種翻譯策略和方法,以達到想要的結果。在翻譯的“目的論”看來,決定任何翻譯過程的首要原則就是要明確整個翻譯活動的目的是什么。所以翻譯的首要規則就是“目的規則”,即目的決定手段。“目的原則”是功能翻譯理論三大原則,即“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和“忠誠原則”中的最高原則。電影的字幕翻譯用來指翻譯電影、電視等大眾音像交際類型時使用的兩種方式轉換的術語。字幕可以是語際間的,也可以語內的。通常所說的字幕翻譯,指的是語際翻譯(interlingualsubtitles),也就是說在保留影視原聲的情況下將源語譯為目的語疊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當幸福來敲門》是一部勵志的商業電影。既然是商業影片,那么在翻譯時,譯者就必然不能忽視其商業功能,也就是要獲得高的票房收入。譯者為了實現其委托人要求達到高票房、獲得高收入這一目的,必然會影響到翻譯策略的選擇。目的論從譯文目的來考察翻譯過程、翻譯策略等問題,這無疑是“對傳統等值理論的突破,為譯者提供了新的翻譯視角”。(陳小慰,2000)譯者不管是采取歸化還是異化的翻譯策略,實際上都是由“目的論”決定的。
二
幸福,是人類不斷追求的生活目標。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讓我們看到了主人公克里斯不斷追尋自己的夢想的艱辛,讓我們看到了堅持,看到了不放棄,最終幸福叩響心靈的門。克里斯在片頭的自述中講到在他第一次見到父親時,已經28歲了。他決定將來有了孩子,他的孩子一定得知道他的父親是誰。因此他加倍努力做一個好爸爸,尤其是在妻子覺得沒有得到她想要的“幸福”,離他們而去的時候。生活一次次地考驗著他,令父子倆流離失所。然而,所有的種種困難都不能將他擊垮,他在一家證券公司爭取到了實習機會,實習期沒有任何工資收入,更加殘酷的是,在實習期結束二十個人中僅有一人可以留下。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終經受住考驗,成功加入了金融公司,通過影片最后打出的字幕我們了解到,克里斯最后開創了自己的事業,開創了一家投資經紀公司。由于本影片是一部激發人們奮發向上的勵志影片,所以本文將其選作分析研究對象。
三
(一)簡潔的翻譯策略
1.省略標點符號
譯者應充分注意到,整部影片在翻譯的過程中,很多對話部分,都采用了省略標點符號的方法。這是因為字幕翻譯的時間同步性和空間約束性要求譯者必須采取簡潔的翻譯策略。下面我們來看一些例子:Givemeakiss.字幕:親親He'sbeenwaitingoutsidethefrontofthebuilding.字幕:沒錯他拎個40磅重的玩意兒IswearIwillfillyourspot,Ipromise.字幕:如果你不把握這機會我馬上給別人Ifyouwantsomething,gogetit.Period.字幕:如果你有理想的話就要去努力實現就這樣就這樣Irealizedthatbynothangingupthephone…字幕:我意識到這樣做當然省去標點符號確實可以省去一些空間,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譯者可以胡亂地不加分析見到符號就省去,這樣對于有效傳遞信息、表達思想也是不可取的。
2.口語化語言
縱觀這部影片,口語化的語言可以說是貫穿始終。但語言的使用也應符合片中角色的身份特點。在進行漢譯時,也應充分注意到這些特點,使譯出語滿足目的語觀眾的理解,達到他們的可接受度。下面是一些例句:Hey,youknowwhatdayis?Yeah.字幕:嘿,你知道今天星期幾嗎?知道。-YouknowwhatSaturdayis,right?-Yeah.字幕:你知道周六要干什么,是吧?知道。What?Basketball.字幕:干什么?打籃球。No.Hey,Dad.I'mgoingpro.I'mgoingpro.字幕:不好。嘿,老爸,我要當職業籃球員,我要當職業籃球員。以上幾句是克里斯與兒子之間的對白,語言使用很生活化、口語化。鑒于翻譯對等功能和可譯性,漢語譯文完全可以保留這樣的特點。
3.簡單句、斷句的使用
字幕留在屏幕上的時間是有限的,當進行畫面轉換時,字幕也要由畫面中人物的講話進行同步切換。要觀眾在有限的時間內掃視完屏幕下方的字,確實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因此,語言要簡潔明了,要讓觀眾不用花太多時間來仔細閱讀字幕就能明白畫面中的含義,并且還能夠讓觀眾體會到電影的美感。這種情況下,簡單句、斷句的使用就成為影視劇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下面我們來看一些例句。—Ralph:I'mwaiting.字幕:我還在等房租。You'llprobablybeaboutasgoodasIwas.字幕:你大概會和我以前水平一樣糟。Dressedyet?字幕:穿好衣服了嗎?Youknow,soyou'llprobablyultimatelyrank…字幕:所以大概你的最終水平………somewherearoundthere,youknow,so…字幕:也就和我一樣所以……Yeah,Idon'tknow,youknow.字幕:這可不好說……Wow,thisis…Thisisthewaytowatchafootballgamehere.Thankyouverymuchforthis,really.字幕:哇,這……呃……這才叫看球。真的謝謝您。
(二)歸化翻譯策略
英漢兩種語言存在文化的差異,在對兩種語言進行轉換時,為了滿足目的語讀者或觀眾的接受程度,更多體現目的語的文化特色,那么譯者往往可以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domestication)。《當幸福來敲門》為了實現其商業創造價值功能,開創市場,在對影片的翻譯過程中,必然會迎合目的語觀眾的接受度,對影片的翻譯內容進行“加工、創造”。下面來看兩個例子:That'skindofthewayitworks,youknow.Iwasbelowav-erage.字幕:有其父必有其子嘛,我當時籃球就處于平均水平之下。Peoplecan'tdosomethingthemselves…theywannatellyouyoucan'tdoit.字幕:那些一事無成的人,想告訴你你也成不了大器。第一句話中,“有其父必有其子”出自《孔叢子•居衛》:“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意思是說有什么樣的父親就會有什么樣的兒子。在此處譯者巧妙地運用了此成語,十分恰當地體現出父子兩人對話時的語境,在內容上不謀而合,具有大體相同的表述形象。在翻譯過程中,“當譯出語和譯入語在引申義和語用上相吻合時,就可以將詞、詞組、搭配等直接翻譯過來”。(楊士焯,1998)第二句話中,漢語譯文中“成不了大器”來自老子《道德經》四十一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器即為天才,這句成語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較晚。這樣的翻譯對于中國觀眾來說,更易被接受,達到了電影字幕翻譯的預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