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互聯網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和產品的逐漸成熟,人們“無處不在”的通信理想正在變成現實。以多媒體通信為代表的網絡新技術和新業務的出現及爆炸性增長,對互聯網接入網絡的傳輸能力和接入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需而生的寬帶互聯網與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作為接入互聯網的最主要方式,“寬帶互聯網”已經成為人類文明進步和社會發展的最有力平臺。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以高度的戰略眼光重視寬帶互聯網發展,紛紛啟動國家寬帶發展戰略,大力推動寬帶網絡建設,寬帶互聯網服務在全球范圍內急速擴張。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統計,2010年全球互聯網用戶人數達到20.8億[1],固定寬帶用戶數超過5億,移動寬帶用戶數超過9億。[2]特別是在經歷了全球性金融危機之后,各國紛紛調整寬帶戰略。被稱作“信息高速公路”的寬帶網絡在許多發達國家像道路交通一樣被納入到了國家經濟復蘇計劃中,從國家層面進行推進。寬帶發展“國家戰略化”已經成為全球性行業發展趨勢。對比研究發達國家的寬帶戰略,對于制定北京市寬帶互聯網行業發展戰略與對策,具有極為重要的借鑒和現實意義。
一、全球寬帶互聯網發展特點
1.固定寬帶用戶數持續快速增長,但增速趨緩
PointTopic公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一季度,世界固網寬帶用戶數量為5.41億,比2010年底增加1523萬,季度增長2.9%,年度增長11.9%。從2008年第二季度以來,除了2009年第一季度世界固網寬帶用戶增長量有過一次爆發式增長,當季增長接近2000萬,其余季度固網寬帶用戶增長均保持穩定(見圖1)。[3]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環境不穩定,暫時抑制了一部分消費者對寬帶接入服務的需求。但由于寬帶接入市場的潛在發展空間巨大,預計隨著經濟形勢的逐步好轉,未來幾年全球寬帶接入市場仍將保持穩步增長。
2.DSL用戶規模最大,FTTH光纖接入家庭增速最快,亞洲寬帶用戶數最多
在固網寬帶使用的各種接入技術中,DSL技術擁有最多的用戶,達到3.15億,占固網寬帶總用戶數的63%。CableModem技術擁有1.09億用戶,占20%。目前世界上FTTx①(光纖接入)用戶有7600萬,占14%。由于各國寬帶戰略中,均把FTTx作為下一代寬帶的主要應用技術,因此三種主流固網接入技術中,FTTx的用戶季度增長率最高,達到5.78%,相當于每季度增加400萬用戶。CableModem和DSL的用戶增長率分別為2.75%和2.15%[3]。隨著用戶對高帶寬需求的增長,近幾年來,FTTH用戶快速增長。2009年FTTH用戶達到3269萬,在寬帶接入用戶中的占比為6%。從區域角度看,亞洲地區的寬帶用戶占全世界的42%,年度增長16.2%。從2008年第二季度開始,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固網寬帶用戶最多的國家,此后就一直保持中國第一、美國第二的排名順序。根據工信部發布的通信行業數據統計,我國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2011年上半年凈增1548萬戶,達到1.42億戶。寬帶用戶數量排名世界第三到十名的國家分別是日本、德國、法國、英國、韓國、意大利、巴西和俄羅斯。
3.移動寬帶用戶數超越固定寬帶用戶數,全球開始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
目前全球范圍內信息化基礎較好的國家和區域皆已紛紛跨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以美國為代表,由移動互聯網應用巨頭、領袖型的消費電子、智能終端企業、富有創造力的移動互聯網用戶群體構成的移動互聯網產業雛形已經具備。摩根斯坦利認為,當前已進入50年以來的第五計算技術發展周期———移動互聯網時期。移動互聯網創造以及銷毀的財富或許超過以往任何一個周期,這是由于用戶日益增多,并且移動互聯網設備呈數量級增長的原因。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步伐很可能會超越桌面互聯網,使得移動互聯網規模至少是桌面互聯網的兩倍。根據ITU數據統計,2008年移動寬帶用戶已經超過了固定寬帶用戶。
二、寬帶互聯網已成為新形勢下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2008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社會經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逐步擴散至全球并對實體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另一方面,隨著世界人口增長、老齡化和城市化迅速加快,世界所面臨的糧食問題、資源消耗問題、氣候變化等問題層出不窮。為解決上述問題,各國政府紛紛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并啟動大批項目。由于寬帶網絡已經發展成為現代經濟和社會生活的重要基礎設施,成為經濟與社會活動的重要載體,因此,在多個國家出臺的經濟刺激方案中,都將寬帶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
美國、英國、韓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均出臺了寬帶網絡國家發展戰略,希望建成覆蓋全國的高速寬帶互聯網,同時,加大對寬帶發展的戰略指引、政策激勵甚至直接進行寬帶投資,這些已成世界各國政府的普遍行動。美國寬帶產業最大的問題是發展水平不均衡,寬帶速度也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而且受經濟危機影響嚴重,上升勢頭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2010年3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在廣泛征求廣大美國民眾意見的基礎上,向國會提交了國家寬帶計劃《ConnectingAmerica:TheNationalBroadbandPlan》。它指出美國最新寬帶戰略發展重點是提高基礎設施水平、提高速率、擴大覆蓋面,最終實現全民共享。通過確保充分競爭、確保資源有效分配和管理、致力于“普遍服務”、充分發揮寬帶對于政府工作的促進作用等措施保證寬帶計劃目標的實現。
與美國相似,為了使英國走出金融危機的困境,應對轉型中的世界帶來的挑戰,打造長遠的數字競爭力,英國商業、創新和技能部(BIS)與文化媒體和體育部(DCMS)于2009年6月聯合發布了《數字英國(DigitalBritain)》白皮書,8月發布了《數字英國實施計劃》。[4]白皮書的主題是:通過改善基礎設施,推廣全民數字應用,提供更好的數字保護,從而將英國打造成世界的“數字之都”。它提供了一種明確而有效的長遠戰略,以確保各種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政府提出的規定明確合理,公共采購的方式更加靈活,體現出政府已經作好對市場進行必要干預的準備,并為國家經濟部門提供了相應的發展戰略。作為“數字英國”白皮書的后續,2010年12月,BIS和DCMS再次聯合發布了名為《英國未來的超高速寬帶》計劃。該計劃旨在于2015年前讓英國擁有歐洲最好的寬帶網絡,讓英國所有家庭在2015年前至少達到2Mbps的網速。日本的寬帶互聯網產業發展速度十分驚人,經過十年的建設,日本在寬帶普及率、接入速度、價格以及應用的豐富程度等各個方面均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政府對于國家戰略一如既往的支持,是日本寬帶快速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推動因素。2009年之前,日本政府先后發布了“e-Japan”計劃(2001~2005)和“u-Japan”計劃(2004~2010)以及IT新改革戰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