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音樂教改論文
一、戲劇表演課程的現狀分析
(一)教材設定與專業教學方向不符
音樂教育專業戲劇表演課程在專業教學計劃中通常開設1—2個學期,周學時2節,作為該專業的必修課,要求在較短的學時中既要讓學生了解表演課的基礎理論更要要求學生通過實踐訓練具備一定的表演素質。故而更側重于舞臺藝術實踐的訓練,教師通常是安排學生通過對一些短小劇目的演練和角色塑造包括對一些區域和地方的戲曲、舞臺小品的練習模仿。所以對該門課程的教材內容設定要求既要精煉又要包括一些不同風格的劇目腳本,讓教師備課和學生學習都有很強的針對性,有的放矢。而現實的十二五規劃教材庫很難找到符合音樂教育專業課堂教學的教材,更多的是供戲劇學院、電影學院、傳媒等專業適用的表演課教材,教材內容側重更深刻的表演理論,與音樂類專業的教學培養方向不符,更不能與幼兒園、中小學教師的從業方向實現對接。
(二)教學內容的差異性
專業的戲劇表演課程是從表演基礎素質著手,從演員的創作素質訓練著手,從表演基礎訓練到塑造舞臺人物形象的基本技巧到完整的舞臺人物形象塑造,主要培養學生適應舞臺劇、電影、電視劇等專業表演創作需要。而音樂教育專業的表演課程主要側重舞臺藝術表演,即如何從舞臺角度展示專業技術,更為重要的是如何在課堂上歷練綜合的編、排、演能力素質以達到適應幼兒園、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從業方向的目標。教學內容更要求有很強的實踐性,小到演唱一首完整的歌曲、彈一首曲子、跳一段舞蹈,大到如何編排適合中小學生參與的表演作品,參與策劃組織大型演出活動等,教學內容更要有很強的針對性。因此,打破按照表演專業的授課內容、方法、模式,逐步建立規范更為適合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戲劇表演課堂就是我們進行課程改革的關鍵和切入點。
二、分析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對培養音樂教育
專業學生表演素質的目標要求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的頒發,系統建立了幼兒園、中小學課程目標評估體系,是教師教育課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師教育課程方案、開發教材與課程資源、開展教學與評價,以及認定教師資格的重要依據。音樂教育專業戲劇表演課的改革也必然按照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的目標要求開展,實現課程改革與培養目標的對接,提升培養的實效性,讓學生畢業后更好把握教育教學的著眼點。
(一)目標領域一(教育信念與責任)——對音樂教育專業戲劇表演課程的目標要求的理解
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課程目標領域一(教育信念與責任)就是針對幼兒園、中小學教育教師信念與責任提出的標準和要求,就是對培養師資的的標準和要求,課程設置也必然要圍繞目標展開。對每一門課程,特別是專業主干課程的教學必然要求對照標準目標逐步滲透。音樂教育專業的戲劇表演課也不例外,我們必須要通過對一系列兒童少兒作品的演練學習,對系列挖掘教師教育人生、教育理念的劇目實施教學,才有可能讓學生對兒童青少兒的成長特點加以了解,才有可能讓學生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樹立良好的教師觀。而不能停留在對中外、地方的傳統經典劇目花費大量時間教學排練,學生真正站在教師崗位上必然會盲從而無從下手,不理解教師的職業特點,不了解學生的行為特征,戲劇表演課的課堂效果必然缺乏針對性,所以教學改革也是必然。
(二)目標領域二(教育知識與能力)——對音樂教育專業戲劇表演課程目標要求的理解
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課程目標領域二(教育知識與能力)即要求培養學生理解培養對象的知識與能力,具有教育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并具備發展自我的知識與能力。從戲劇表演課程的角度而言,就是應從分析、欣賞、觀摩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兒童體裁的劇目、影片,讓學生在課堂上了解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少兒的個體發展與差異,獲取他們的行為習慣和品德特征,并可以模仿性的進行角色塑造和劇目排練。讓學生在角色片段的演練中潛移默化的理解感知幼兒園、中小學生的價值取向。還可以利用現有教學資源設計主題活動和組織課外活動,在不斷學習實踐中總結規劃,不斷提升自我素養,汲取優秀作品的成功經驗,分享使用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實現自我轉化。這就要求戲劇表演課堂上教學方法的特殊性,做到讓學生在觀察中學習,在實踐中鍛煉,從劇中來到劇中去,才會逐步提升學生的感知力,即和培養對象的從業方向實現結合,又和教師課堂教學改革方向一致。
(三)目標領域三(教育實踐與體驗)——對音樂教育專業戲劇表演課程目標要求的理解
目標領域三(教育實踐與體驗)即培養學生畢業后掌握課堂教學的規范過程、參與班級管理、參與各種教研活動獲取與學生、家長以及其他教師直接對話和交流的機會。針對這項評價體系,音樂專業戲劇表演課程的優勢更為突出,我們完全可以把戲劇表演課堂設計成模擬幼兒園、中小學的課堂模式,以不同類型的教師形象塑造、不同類型的學生形象塑造為主題,讓每一位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戲劇表演課堂上塑造教師形象,讓每一位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塑造兒童的行為特點和角色。一節戲劇表演課就是一節學生的角色塑造課。學生通過角色的塑造即把握了幼兒園、中小學教師的特點,又在學習階段進行了系統的實踐鍛煉。通過戲劇表演課讓學生一畢業就能迅速進行角色轉換。當然,課堂內容的設置可以是幼兒園、中小學的音樂課,也可以是一次班會、一次家長會、一次主題團會等。把學生的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戲劇表演課的教師自然成了學生們的配角,主要實施指導、觀摩、評價、引導,在模擬現實的課堂氣氛中充分發揮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想象力、創造性,增強積累學生研究教育實踐的體驗和經歷。
三、如何實現音樂教育專業戲劇表演課程改革
(一)實現更為適合音樂教育培養方向的戲劇表演課程教學內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