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藝術設計論文
作者:彭超 單位: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一、我國動畫藝術設計的發展歷程
(一)我國動畫藝術設計的探索與萌芽時期(1922~1945)。20世紀初,受到美國《大力水手》等動畫藝術的影響,以萬氏兄弟為代表的動畫人開始致力于創作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藝術。1922年我國第一部帶有動畫色彩的廣告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誕生,繼而1926年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被成功的拍攝出來。并且在20世紀30年代由于受到抗日運動的影響,萬氏兄弟又出產了一大批反日題材的動畫片,這一階段的動畫藝術設計雖然處于探索階段,但是卻蘊含了老一批動畫人的民族使命感以及百折不饒的探索精神。
(二)我國動畫藝術設計發展的序曲(1946~1956)。1946年,東北制片廠出產了動畫片《甕中捉鱉》以及我國第一步木偶片《皇帝夢》,同時也為新中國的動畫藝術設計拉開了序幕。建國初期我國的動畫設計積極向蘇聯學習,雖然蘇聯的動畫技術在當時較我國更加先進,但是我國動畫技術設計由于受到了其畫風的影響,失去了自身的特色。而這一階段能夠告訴我們:中國動畫設計藝術的發展必須走民族化道路,亦步亦趨的模仿只會阻礙動畫藝術的發展。
(三)我國動畫藝術設計發展的第一個高峰(1957~1965)。著名的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在1957年成立,不僅成為了我國動畫藝術設計的一道里程碑,同時也引領了我國動畫設計藝術向民族風格探索的道路,如動畫片《驕傲的將軍》等都具有明顯的中華民族特色。在這一階段,我國動畫藝術設計在創作手法上做出了較多的創新,如以《豬八戒吃西瓜》為代表的剪紙動畫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代表的水墨動畫片等,同時我國動畫藝術設計的代表性作品《大鬧天宮》也是創作與這個時期。
(四)我國動畫藝術設計的緩慢發展時期(1976~1989)。文化大革命的爆發使我國的動畫藝術設計進入了緩慢發展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動畫片包括《小八路》、《小號手》等,而這些動畫片都明顯的具有寫實的特點,主要描述革命戰斗以及階級斗爭。
(五)我國動畫藝術設計發展的第二個高峰(1976~1989)。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我國的動畫藝術設計恢復了良好的發展氛圍,這一階段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動畫片的播放媒介方面的進步。1976年我國第一步銀屏彩色動畫《哪吒鬧海》得到了廣泛的贊譽,而20實際80年代隨著電視機的普及,影響了一代人的《黑貓警長》、《葫蘆兄弟》、《阿凡提的故事》通過電視機呈現在了更多人的眼前。所以這一極端電視機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動畫片的受眾,對我國動畫藝術設計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六)我國動畫藝術設計技術的騰飛。從1990年開始至今,我國動畫藝術設計的發展不僅突出的表現在創作手法與表現形式上,同時對先進技術的運用也推動了當前階段的動畫藝術設計風格的形成。20世紀90年代我國動畫片走向了產業化的道路,無論是從產量和質量上來看都實現了較大的飛躍,而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發展不僅帶動了動畫藝術實現了對這些技術的運用,同時為動畫藝術設計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展現與交流的平臺。
二、我國動畫藝術設計發展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烙印
在我國的動畫藝術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以深厚的底蘊與豐富的形式影響著動畫藝術設計者,同時也影響著動畫藝術設計的受眾。在動畫藝術設計中融入我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合符合國人的審美觀,也能夠使動畫作品的受眾產生共鳴,同時對我國動畫藝術設計走向民族化的道路具有深遠的影響。從我國動畫藝術設計發展的歷程可以看出我國動畫藝術設計一直以來十分重視對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并且突出體現在動畫藝術設計的各個構成元素當中。
(一)我國傳統文化元素對動畫藝術設計主題的影響。在動畫藝術設計中,動畫作品的主題是其靈魂,同時也直接影響著動畫作品中的故事內容。一部好的動畫作品不僅要具有觀賞性,同時要具備一定的教育意義,并且在突出教育意義的過程中要重視符合動畫受眾的審美標準,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動畫藝術設計取材立意的目的。動畫藝術設計絕對不是單純的說教,而是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闡述出發人深省的道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能夠使動畫作品很好的做到這一點,如具有寓言色彩的動畫作品《東郭先生》、《三個和尚》等都能夠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表達出我國優良文化傳統中的價值取向,能夠使觀眾從動畫中明辨是非。
(二)我國傳統文化元素對動畫藝術設計表現手法的影響。在我國的動畫藝術設計發展中,許多表現手法或者表現形式都明顯的受到了我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影響。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在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濃厚的文化積淀,無論是從文化內容還是從文化形式都可以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如刺繡、文字等其本身就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內涵,再如剪紙、皮影等民間藝術形式更是體現出了民間智慧形成的文化積淀。我國動畫藝術設計在表現形式對許多傳統藝術的表現形式進行了借鑒,為動畫作品的觀眾呈現出了一種別樣的視覺體驗。如將中國水墨文化與動畫藝術設計結合的代表作《山水情》、《小蝌蚪找媽媽》等,將中國剪紙藝術與動畫藝術設計結合的《豬八戒吃西瓜》等,這些表現手法不僅使動畫作品具有了民族特色的藝術風格,同時也飽含了我國民間藝術獨特的風情。
(三)我國傳統文化元素對動畫藝術造型設計的影響。動畫藝術設計中的造型設計是一部動畫作品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尤其是在當今動畫走向產業化的背景下,一個形神兼備、喜聞樂見的動畫人物形象將直接決定著動畫作品是否具有感染力、是否能被更多的觀眾所接受。在動畫造型設計中不僅包括動畫人物外在的形象設計,還包括對動畫人物性格的塑造。從動畫造型設計來看,動畫藝術設計受到了傳統文化廣泛的影響。如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動畫作品《大鬧天宮》中的動畫人物孫悟空的造型設計原型就完全出自我國四大名著《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同時在孫悟空的面部形態上借鑒來于我國京劇戲曲藝術中的臉譜。(四)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對動畫音樂設計的影響。動畫音樂設計是動畫藝術設計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烘托氣氛、闡述故事情節、推動故事發展的作用,也正因為如此在動畫藝術設計中,動畫音樂設計是為動畫故事情節服務的,在動畫故事主題、表達手法、造型設計都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影響的基礎上,動畫音樂設計必然會運用到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來保證動畫作品的感染力。如《大鬧天宮》中的主旋律為京劇鑼鼓點,并且貫穿了全篇,使整部動畫作品都具有了濃厚的中國傳統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