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金融經濟教育論文
本文作者:張超 李梅 單位:河北經貿大學
近年來,伴隨我國金融市場特別是證?皇諧〉募鈾俜⒄梗?鶉諮Ъ捌湎喙刈ㄒ悼緯陶??鷦嚼叢蕉嗟腦諦4笱??墓刈ⅲ?嚀灞硐衷諞韻錄父齜矯媯閡皇墻鶉謐ㄒ笛??嚦既胙С杉ㄔ詬鞲咝R恢幣岳疵?星懊??晌??懈咝8叻摯忌?疃嗟淖ㄒ抵?唬?獬浞址從沉私鶉謐ㄒ凳艿繳緇崆囗?某潭齲歡?嗆芏嘟鶉謐ㄒ悼?璧難⌒蘅緯蹋ㄈ繽蹲恃А⒔鶉謔諧⊙У齲┦艿攪撕芏嚳墻鶉謐ㄒ瞪踔練薔?米ㄒ笛??那囗??⌒奕聳?蓯敲?懈髯ㄒ登懊?蝗?歉咝=鶉謐ㄒ稻侔斕母骼嘟鶉諢疃?ㄈ縋D夤墑寫筧?齲┳蓯怯寫罅客庾ㄒ低?Р渭櫻???W櫓?慕鶉謚?斗矯嫻南喙亟滄?餐??晌??Q??兇釷芑隊?慕滄?T誑吹澆鶉諮Э萍捌湎喙乜緯淘詬咝V寫笫芑隊?⒉歡系靡苑⒄棺炒蟮耐?保?幼隕斫?昀創郵陸鶉誚逃?氖導?齜ⅲ?收呷銜?殼案咝5慕鶉諮Ы逃?勾嬖諞恍┎蛔悖?匭胍?鹱愎壞娜鮮丁
一、目前普通高校金融教育的主要問題
(一)當前大學生金融基本知識嚴重匱乏
伴隨我國金融事業的快速發展,我國近年來也曾針對性的開展了一系列面對公眾的金融教育活動,如2007年中國人民銀行組織編寫了大眾化的金融知識普及性讀物《金融知識國民讀本》,中國銀監會“送金融知識下鄉”活動,2008年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在中西部貧困地區實施“金惠工程”的教育計劃等。然而,這些金融活動的效果卻并不盡如人意,以被稱為社會精英的大學生為例,在筆者的教育實踐中深切感受到多數大學生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識。如在筆者承擔的一些金融類專業課程中,筆者發現很多同學對一些最基本的金融知識(如股票、債券等)都缺乏了解,也不清楚我國現實中金融市場的最基本發展情況,這使得教師不得不在專業課上擠出大量時間來講解這些金融學的基本常識。
(二)金融專業課程的設置缺乏合理性
對于我國多數高校金融專業本科生的學生而言,進入大學之后,其一般要先學習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數學、會計學、統計學等基礎課程,然后再學習金融專業的基礎課程,如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學、保險學等,再根據自己的選修方向(如銀行管理、投資、保險、金融工程等方向)學習具體的金融專業課。從目前的課程設置來分析,目前金融專業的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仍是以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國際金融等傳統課程為主。這些課程并未擺脫以貨幣、銀行為核心的舊有教學內容,并不能反映近些年來我國金融業高速發展的現狀。實際上,現代金融學的核心內容是公司財務與資本市場的研究,而國內很多高校的金融學研究其實質還只停留在經濟學理論研究的范疇之內。按照國際的主流觀點,貨幣銀行學被看作宏觀經濟學的一部分,國際金融則僅屬于國際經濟學范疇,顯然很多高校并沒有將金融學作為一門獨立的應用型學科來看待,因而也就造成對微觀金融活動缺乏研究,缺乏微觀經濟主體與金融市場的實證分析,使培養的金融人才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無法解決金融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對于非金融專業的學生,在很多高校中根據課程安排,他們往往只能選修《投資學》、《金融工程學》等具有一定難度的金融專業課,由于這些學生通常并沒有經過金融基礎課的學習,因此學好很多專業課上的內容對他們來說相當困難,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他們學習金融學的積極性。
(三)金融英語教育嚴重滯后
學好金融學必須首先培養英語的基本應用能力。金融人才國際化的基本條件即是金融人才必須擁有良好的英語水平。然而目前我國高校英語教育整體滯后,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完全是被動學習,英語應用能力極差。這反映在金融專業方面就是國內只有極少數院校有能力選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實行全英語授課,多數院校特別是一般本科院校金融專業學生的學習仍遠離英語,很多學生甚至直到畢業也無法掌握一些基本的金融英語詞匯。目前,雖然一些高校努力在金融專業開設了諸如金融英語之類的專業課程,但從實施效果看仍是難如人意。從金融學科本身分析,目前國內學界與英美學界相比在理論水平上還存在較大差距,諸如《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JournalofFinance》等在英美等國出版的金融學刊物代表了整個金融學科的發展最前沿,而從國內高校在這些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的情況分析,能發表論文者多數都具有海外學習經歷,而在國內的一些學者雖然金融研究水平較高,但由于英語能力不足而無法在這些國際期刊上發表中國學者的聲音,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重知識輕能力的問題
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考試為中心,總是認為掌握了書本上的內容能夠在考試中獲得高分就是最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事實上,金融學是一門具有高度實踐性的社會科學,也是與社會乃至每個人的生活聯系最緊密的一門科學,存款取款、住房按揭、投資股票、購買保險、刷卡消費這些金融活動與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息息相關,而諸如銀行卡里的存款不翼而飛、參與“高息”集資血本無歸、股市暴跌使資金頃刻化為烏有、惡性通貨膨脹加劇貧富差距等現象又會直接威脅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在金融專業的學習中,只有將這些現實問題與課本中的理論緊密聯系起來學生們才能夠真正理解金融學的真諦,進而獲得金融學學習的樂趣。因此,在筆者的金融學教學實踐中,總是特別強調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多讀多看,學習在課上,而功夫應下在課外,要多提出問題并勤于思考。雖然在筆者的努力之下金融教學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感覺受到多年來固有模式的影響,學生課外閱讀積極性不高,期末考試乃至研究生專業考試的指揮棒依然起著極大的作用。
(五)科研與教學相脫節
近年來,我國各高校的金融學科的科研水平都有較大提高,具體表現在很多金融專業教師在高級別的期刊發表文章,承擔一些重大研究課題,出版了較多學術著作等。然而筆者始終認為,對于我國的多數普通高校而言,科研應以服務教學為主,然而在現實中,由于客觀上受職稱考核等因素的影響,金融學專業教師的科研方向多與教學相脫節。很多教師為了多出快出成果,其研究方向與教學內容幾乎毫無關系,如此下去的結果是教學與科研相割裂,兩者成為了爭奪教師工作時間的競爭對手,本應是促進教學工作的科研任務反而變成了影響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