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地質學論文
作者:馬亞杰 常江 韓秀麗 單位:河北聯(lián)合大學礦業(yè)工程學院學
教學方法改革
本課程教學改革的任務要求能夠實現(xiàn)小課時、大容量、重點突出,強化應用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首先,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精心制作內(nèi)容豐富、知識點凝煉、邏輯過程合理的多媒體課件,課件形式上文字精煉、以圖表為主,形象直觀、主題突出。水文地質學十分強調(diào)實踐性,許多概念描述現(xiàn)實地質存在,許多理論緊貼實際生活,因此在課堂講授中大量采用“概念聯(lián)想實際”、“理論聯(lián)系實際”以及“啟發(fā)式”、“引導式”方式,與學生互動討論,活躍課堂、深入理解問題。以第二章地下水賦存中的潛水部分為例,將對潛水的描述,凝練為地下水面-隔水底板-潛水-地下水埋深-含水層厚度-等水位線圖概念串。前5個概念以一張圖清晰展示,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生活中的實際,思考這些概念對應什么實際問題,比如地下水埋深,會對應取水井最小深度,井中水位會上下變化。等水位線圖也以一張幻燈展示,啟發(fā)學生思考,這樣一個水位場的情況下,設置水源井選擇什么位置,這個水源位置各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在“引導式”教學中,結合教學重點設計了兩個“工程問題引導式”補充教學內(nèi)容,以鍛煉學生的“解決問題式”而非“解題式”工程思考能力,培養(yǎng)理論聯(lián)系的思維習慣,提高應用能力。如在第四章中,以“礦井涌水量預計”問題為引導,闡述達西定律的應用,并使學生掌握含水層劃分求參、井流計算的方法,認識涌水量預計的工作流程與內(nèi)容,教學引導流程如圖1。
解決問題的“工程問題引導”較之于簡化了的“解題式”引導,能更綜合、多方面融合知識與理論,極大地激勵了學生們主動思考問題的主觀愿望,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地質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使課本上抽象的理論變?yōu)榛钌闹R,使孤立的知識變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習也由任務變成了樂趣,由被動變成了主動。現(xiàn)行應試教育模式影響下,國內(nèi)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與能力上受到限制,與國外相比專業(yè)課課外延展不足、有難度,但課堂外延展是課堂教學重要的補充,能極大擴展學生學識容量,更有利實現(xiàn)小學時大課堂。在教學中我們設計了多種形式配合指令、建議與激勵,加強課堂外拓展。(1)組織學生課下觀看有益的影像資料,如山西襄汾縣“9.8”特別重大尾礦庫潰壩事故動畫模擬演示、開灤趙各莊礦九東F3斷層滯后突水多媒體演示、開灤東歡坨礦水害案例多媒體演示等;(2)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以調(diào)查報告、研究論文為作業(yè)方式,指令學生分組進行課下資料查詢、問題研究與總結,老師跟進階段,進行過程控制,避免沒有工作只有結果的抄襲;(3)當前資源勘查行業(yè)外向化快速發(fā)展,對學生外向能力有了更高和更緊迫的要求,水文地質學基礎為導論性課程,內(nèi)容豐富,理論上不復雜難懂,很適合配合進行專業(yè)英語訓練,因此整理并選擇出內(nèi)容適當?shù)乃牡刭|英文資料,建議并激勵學生進行翻譯,提高學生外向能力。(4)應用學術報告、工程師講堂等方式進行課堂外拓展。
考核方式改革
在課程教學中,考核方式具備檢驗和激勵雙重功能。一方面要實現(xiàn)全面、客觀、公平的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它的激勵功能,特別是在課外拓展學習中的激勵性。在該課程的考核方式改革中,細化了考核因子,采取成績一(C1)、成績二(C2)和成績?nèi)?C3)三種成績計算方法,如圖2所示。圖中上一級指標等于下一級指標乘以百分比權重的加和,如C1=P*30%+K*70%。為使考核更具激勵性,最終成績?nèi)∪N成績中的最大值。考核方式更加靈活、全面、可操作性好。
結語
地下水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水文地質學基礎課不僅是專業(yè)教學,也是素質教學,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融會貫穿于每章每節(jié)。教學內(nèi)容不斷融入代表學術前沿和發(fā)展的新元素,教學及考核方法靈活機變,需要教師以責任心、熱愛心、積極心漸進摸索,“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