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心理學學科教育論文
本文作者:張維貴 李自維 王飛飛 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以積極心理學的取向賦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內容和更高目標,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要關心人的優秀品質和美好心靈;任俊(2010)認為現代意義上的積極教育是指以學生的積極品質為出發點和目標,強調教育不應只是彌補學生的不足和糾正學生的錯誤,而更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的積極品質,并在實踐中拓展和培育學生的積極品質。近幾年,西南大學黃希庭教授以及他的博士生團隊以“幸福的進取者”為主題,研究了自尊、自信、自立、自主、自我控制、自我評價、自我服務、責任心、誠信、幽默等積極品質,2006年至今,黃希庭等人(2012)發表了“從自尊的文化差異說起”等與積極品質相關的論文76篇,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積極品質的研究和發展。[2](P121)楊英法(2006)從培養開拓創新精神的角度,把人的積極品質分為品格、膽魄和才識三個部分,品格指富有懷疑精神、求實精神、自信心、好奇心、勤奮刻苦和堅韌不拔的優良品格,膽魄指“敢說前人沒有說過的話,敢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敢闖前人沒有開創的新事業”那樣的大無畏的膽略和氣魄,才識指善于進行創造性思維、善于產生思想火花、產于進行理論建構的才能、見識。[3](P32)
基于心理學視角而構建的大學生積極品質的調查研究方法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倡導用積極心理學理念引導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對學生積極品質的培養,但在實證研究上,國內利用實驗干預技術的本土化研究還不多,針對大學生積極品質進行干預實驗的研究幾乎是空白,對大學生積極品質的現狀特點還較缺乏客觀全面的描述,對大學生積極品質的培養還沒有有效可行的方案,培養大學生積極品質為途徑的心理健康教育還遠未落到實處,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實證研究還需加強。本文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采用實證方法構建出了對大學生積極品質的研究方法。以重慶幾所高校的1000名大學生為被試,共回收有效問卷970份,有效回收率97.0%。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時采用班級課堂團體調查方式,以保證被試回答時盡量少受干擾。第一部分自編“當代大學生主要積極品質評價問卷表”。根據Seligman對積極品質的研究以及中國近現代文化對積極品質的概述,采用語義分析法歸納大學生主要的70項積極品質。作答方式采用的是五點量表,要求被測者根據各題項的陳述與自己的符合程度選擇相應數字,“1”表示非常不符合我,“5”表示非常符合我。第二部分是“大學生積極品質重要性評價表”,第三部分“大學生積極品質自我評價表”。[4](P121)首先對數據進行核檢,然后采用SPSS13.0對題目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進行量表信效度檢驗。
基于心理學視角的當代大學生積極品質的調研結果
大學生普遍認同積極品質的重要性,但對積極品質的重要性,有明顯不同的認知態度;大學生對自身具有的積極品質自我評價整體較好,但積極品質自我評價差異明顯。第一,從分析數據來看,大學生積極品質重要性評價得分為4.324,積極品質自我評價得分為4.008,可看出現實中大學生自身具有的積極品質與他們理想中要求的積極品質還有一定的差距。第二,當代大學生的代言詞主要有:講信用,守誠信;真誠待人、自強自立;努力拼搏,適應環境;充滿希望,積極樂觀。第三,當代大學生代言詞還常有:善良正直、自尊寬容、誠實忠誠、懂得感恩、具有公民的美德,有責任心和團隊精神。大學生具有的這些積極品質超過了對其積極品質重要性的要求,比如自我評價“善良”是大學生具有最好的積極品質,但在積極品質重要性排名中“善良”卻排在第16位;同時,大學生評價自身具有最好的品質的正直、忠誠、公民的美德、寬容等,但不認同這些品質相應的重要性,大學生將它們分別列到了第44名、37名,45名、36名。[5](P39)第四,當代大學生的創造力、勇氣、毅力、人際交往力等較為欠缺。調查表明,大學生的創造力、勇氣、毅力、人際交往力等明顯不足,他們認為“比較重要”但自身最差的積極品質有:人際交往能力、勇氣、交往技巧、智慧、毅力、領導能力、人際吸引力、創造力。第五,當代大學生的積極品質與教育專家期待的有較大差距的是:自信、勤勞、創造力、毅力。教育專家認為大學生積極品質是:積極樂觀、責任心、自信、政治信念、誠信、進取心、勤勞、創造力、執著追求、毅力等;當代大學生對自信、勤勞、創造力、毅力等積極品質的認同度與專家的期望差距較大。
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當代大學生積極品質評價解析
大學生積極品質評價的學科類別存在極其顯著差異從得出的數據分析,文科、理工科的大學生存在極其顯著差異(P=0.002<0.01),理工科高于文科學生,其中:第一,在自我管理與謙遜維度上,理工科顯著高于文科學生(P=0.017<0.05);第二,在靈性與超越、正義與合作維度上,理工科得分高于文科學生(P=0.001<0.01),差異極其顯著;第三,在智能與知識維度上,理工科略高于文科,但差異不顯著(P=0.113>0.05);第四,在正直與勇氣維度上,文科顯著高于理工科學生(P=0.027<0.05);第五,在人性與愛維度上,文科略高于理工科,也不存在顯著差異(P=0.092>0.05)。[6](P79)大學生積極品質評價不存在年級差異,但在維度上存在年級差異在智能與知識維度上,一年級的大學生與三年級有顯著差異(p=0.019<0.05),二年級與三年級也有顯著差異(P=0.043<0.05);在人性與愛維度上,一年級與二年級有顯著差異(P=0.013<0.05),一年級與三年級有顯著差異(P=0.047<0.05);在正直與勇氣維度上,一年級與二年級有顯著差異(P=0.007<0.05);在正義與合作維度上,一年級與三年級有顯著差異(P=0.041<0.05);在其它維度和總分上,各年級沒有顯著差異。大學生積極品質評價的性別不存在差異大學男女生在積極品質的總分及6個分維度上,男同學的分略高于女同學,但都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即大學生積極品質不存在性別差異。大學生積極品質評價的不同生源地沒有顯著差異來自大城市、中小城市和農村的大學生在積極品質的各維度和總分上都沒有顯著差異。這說明大學生積極品質的評價并不因地域造成顯著差異,成長的環境外在因素不是主要直接因素。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