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工業設計論文
作者:王志華 陳圻 單位: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商學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1實證研究指標選擇與計量研究設計
國外設計產業實證研究一般采用從業人員或機構等投入數據[4]。然而國內對設計的統計研究依然處于萌芽階段。由于政府統計數據的缺乏,至今還未見對工業設計發展狀況的計量研究。中國工業設計產業的產出規模僅有個別年度的估計數,且不同估計相差懸殊①,該方面的統計研究成為急需填補的空白。“指導意見”已經明確要求“健全信息統計工作。完善國家統計標準,明確工業設計產業統計分類”;但其實施和數據積累還須等待,因此,目前只能另外尋找可用的替代指標。
1.1工業設計的產出指標選擇
工業設計是將技術與市場結合的低成本手段,是技術物質化和實現批量生產的關鍵環節之一。據霍金斯對創意產業的定義,開發知識產權是創意產業最重要的特征。專利是設計產業開發的最主要的知識產權②,是設計活動除了設計方案以外的一項重要產出,專利數量能夠代表該機構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優勢[5]。齋藤優認為甚至小的創新也會有顯著經濟績效[6],因此,創新影響著設計產業的營業能力,而專利數量一定程度上與該機構潛在的創新能力和營業能力相關。Laakso等認為專利數量可以作為設計產出的測度指標,但他們未進行此類實證研究[7]。本文采用可獲得的專利數據。考慮專利的有效性,采用專利授權數(而不是申請數)作為設計產業創新產出(即具有創新性的產出量)的指標,而沒有包含非創新性的產出。更為有效的創新產出指標應是社會已實施專利數量,然而國內缺乏完整可信的相關統計數據[8],也沒有按申請人統計的專利技術實施合同數據[9],因而只能采用專利授權數指標。
1.2與工業設計相關的專利類型選擇
專利數據歷來被當作研究開發或創新的一項產出,用于相關領域的定量研究。我國的三類專利相互有明顯的區別,代表著不同的創造性成果,各類專利的數據也常常被用于不同領域的研究中。事實上,在從科學、技術轉化為產品乃至商品的市場化流程中,各類專利起著不同的作用。一般說來,發明專利與研究開發有較強的相關性,注重技術可實現性,有明顯的技術導向,與工業設計沒有明顯相關;而實用新型專利與研究開發、技術性設計和工業設計等都明顯相關,難以排除工業設計以外的特征。多數文獻更看重發明專利并用以代表技術創新成果,而文獻提示,外觀設計專利與商品化設計有較強的相關性,有明顯的市場導向,從工業設計角度需要重視外觀設計專利[10]。總的來說,為了排除可能存在的一部分不屬于工業設計業務的研究開發成果所申請的專利,本文沒有將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計入工業設計產業的產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三款對外觀設計的定義是: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外觀設計定義中提出“適于工業應用”原則,一般被解釋為可復制性,這使它不僅包括工業,還可以包括建筑環境設等[11]。在“指導意見”中將工業設計的應用領域歸結為“輕工、紡織、機械、電子信息等行業”,但是一方面國際國內工業設計的實際應用行業與之相比要廣大的多③,另一方面工業設計的外延在國際上并不統一,按照美國的定義,以及我國的工業設計協會和學會組織的現狀,工業設計不包含紡織和服裝設計等行業及其從業和研究人員。由于我國沒有對工業設計外延界定的國家標準,本著尊重行業習慣的原則,本文未將紡織、服裝設計、建筑環境設計、平面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納入工業設計的范圍。本文用適當剔除不屬于工業產品設計項目后的外觀設計專利作為代表工業設計的創新產出水平的指標,根據國際外觀設計的《洛迦諾分類表》第9版[12]并結合工業設計的概念及分類,從外觀設計中剔除掉不屬于工業設計范疇的10個分類項(主要是紡織、服裝、印刷、建筑、醫藥等)④,即為工業設計的專利授權數;由于檢索發現剔除的專利數很少,本文直接采用江蘇省全部外觀設計專利表征工業設計的產出。在具體分析時,用百萬人口擁有的外觀設計專利授權數來表征工業設計的發展水平。
1.3制造業發展的指標選擇
一般而言,表征產業發展水平用的是人均產出指標。基于此,本文用勞動生產率(增加值除以全部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來表征制造業發展水平。需要說明的是,在公開的統計資料中記載的是當年價格的制造業增加值,而本文需要的是不變價格增加值。為此,可利用下式來消除價格因素的影響獲得不變價格增加值數據:Yt=(pt/p0)×Y0,(1)式中:Yt—第t年制造業的增加值;Y0—基準年制造業的增加值;pt—第t年制造業增加值指數;p0—基準年制造業增加值指數。利用2001-2011年度的江蘇統計年鑒,獲得外觀設計專利、人口、制造業增加值以及全部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經簡單計算就可以得到百萬人口擁有的外觀設計專利數和2000年不變價格條件下制造業的勞動生產率。
1.4計量研究設計
本文基于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6.0,依次運用時間序列的相關分析、時間序列及其差分的平穩性檢驗、協整檢驗、回歸分析、格蘭杰因果檢驗、脈沖響應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對江蘇省工業設計和制造業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辨明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其中相關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和Spearman級序相關檢驗,平穩性檢驗采用單位根檢驗,協整檢驗采用是增廣迪基—富勒檢驗(ADF)單位根檢驗方法,必要時對時間序列差分后檢驗,直到獲得單整序列為止。接著運用雙對數模型對工業設計與制造業增加值和結構之間關系建立二元回歸模型,求出兩個彈性系數;運用格蘭杰因果檢驗、脈沖響應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從三個方面分析江蘇省工業設計與制造業之間的相互關系,得出結論。
2相關性分析
通過對比表1中的數據可以發現,從2000年到2010年,江蘇外觀設計專利授權數從1996件增加到了90011件,年均增長率為46.36%;江蘇制造業增加值由2356.34億元增加到了9669.24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5.16%。計算發現這外觀設計專利授權數與制造業增加值之間的Pearson相關系數為0.878,經檢驗在0.01的水平上是顯著的;Spearman相關系數為1.000,在0.01的水平上也是顯著的。表明在所考查的時段內,江蘇設計產業的發展與制造業增長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