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口腔科治療論文
本文作者:張長源 程輝 盧友光 單位:福建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
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必須充分認識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實施的初衷,勿盲目攀比省級、國家級立項的項目數,要立足各校實際情況,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根本目的,并在項目申報、項目實施和項目管理中始終體現這一根本宗旨。福建醫科大學結合校情,制訂了實施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項目的詳細實施方案,著重強調項目實施的過程管理和項目實施對學生整體創新能力的培養,學校實行院校二級管理,將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總數按各學院學生人數比例劃分給二級學院,避免各學院在項目申報中的盲目追求項目數的現象,同時也給予二級學院主動實施權。口腔醫學院根據口腔醫學院和附屬口腔醫院兩院合一的特殊情況,制定了《福建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實施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項目細則》,強調項目實施中學生是否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而非過分強調實驗設計本身的科學性與嚴謹性;對于部分學生熱情高、積極主動性強而由于項目數量的限制未能獲得校級立項的實驗項目,學院劃撥一定的經費支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項目研究,充分保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學習熱情,較好地實現了國家實施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項目的初衷。
學生作為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開展實施的主體地位應該明確.而且不能改變[3],大學生創新實行實驗計劃項目并不是單純的做一實驗小研究,從項目選題、文獻檢索、項目申報、項目實施到項目總結和匯報、項目組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等每個環節都可鍛煉和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都必須交由學生獨立完成。我院在實施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項目中強調“突出過程、強調可行性、淡化結果”的項目管理原則。
項目選題鼓勵學生從自身興趣的小課題、小研究、小調查入手。然而,往往不少學生立志于做大事、做大研究,申報的項目課題過于龐大,研究內容過于復雜;部分指導教師是將其自身科研課題的部分內容作為研究項目直接交付學生填寫申報,未能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和科研知識積累較少的背景,導致項目流產。例如《口腔癌基因研究》,對于2000元研究經費和借助課余時間完成項目實驗的學生而言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因此,我院在項目的立項選擇上,明確告知學生和指導教師要從客觀實際出發,以學生團隊在業余時間能獨立完成實驗為基本原則,例如我院2010年立項項目———《“美麗微笑者”上頜前牙視覺評價及分析》實驗項目設計清晰,實驗內容可行性強,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和可行性,研究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溝通能力,獲得了申報答辯評委的認可而獲得立項,該項目同時被我校遴選參評福建省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并獲得省級立項,說明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學生自身的參與性及實驗的可行性。
在項目申報前期的文獻檢索中,要求學生檢索、查閱至少2篇英文文獻和10篇中文文獻,并對所查閱文獻予以總結、提煉,提高學生使用文獻檢索工具的能力和總結概括的能力;項目申報則要求學生實驗小組獨立完成項目申報書的撰寫,包括文字組織、行文構架、申報書排版打印,并將項目申報書的主要內容制作成PPT進行項目申報答辯;申報答辯評委由學院博導、碩導組成,評委現場對申報小組進行提問、質疑,并要求學生實驗小組現場回答,以此促進學生對常用辦公軟件應用水平的提高,鍛煉臨場思維答辯能力,評委現場公布評分情況和獲得立項的項目名稱,對未獲得立項項目明確指出存在的主要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改進;對項目的總結驗收,學院要求學生將實驗研究的主要過程、研究內容、研究結果以及實驗小組每個學生個體對參與實驗項目的感受和收獲以PPT形式向博導、碩導組成的驗收評委匯報,驗收匯報的目的是著重了解學生項目完成情況和參與項目后的收獲,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項目的指導教師應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對學生提出較粗淺的想法和思路時,應耐心引導,多鼓勵、多表揚,切勿輕視學生提出的實驗設計;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適時檢查實驗進度,對學生實驗存在困難予以細心解答,鼓勵學生通過查閱文獻等方法查找解決困難的辦法,而不是直接代替學生進行項目實驗,包辦代替只會造成學生積極性、主動性下降,體會不到“重在過程”后成功的喜悅[4]。我院在創新性試驗計劃項目實施前,組織開展指導教師的培訓工作,明確指導教師的“引導作用”,詳細規定指導教師的權利與義務,明確禁止教師代替學生填寫申報書或直接代替學生完成實驗,對發現違反規定的指導教師予以通報批評,并取消其指導教師資格,一定程度上震懾了此類情況的發生。我國高等口腔醫學院校的學生較晚(目前國內院校多為第三學年或第四學年)接觸口腔專業課程,這造成了學生專業認同感、歸屬感不強,不利于專業培養,而在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高等口腔醫學教育體系中,學生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接觸口腔醫學專業知識呈階梯式遞增[5]。
雖然完全套用發達國家高等口腔醫學教學教育模式不符合我國國情,但是口腔醫學教育必須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經濟條件的改善[6],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則為口腔醫學專業學生提供了早接觸口腔醫學的機會,為口腔醫學教育教學模式改革探討提供了平臺。我院注重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項目與口腔醫學學科專業的結合,鼓勵學生申報與口腔醫學專業相關的實驗項目,突顯口腔醫學學科特色,例如《福州市牙科診所口腔醫生學歷調查》、《普通人群口腔前牙外形觀察》,此類實驗項目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讓學生更早接觸了口腔醫學臨床學科,提升學生的專業認同感,此外,這種社會調查活動經驗可以擴大和深化學生社會實踐技能,激發他們的創造力,最終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7]。創新是民族的靈魂,是國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動力。高等醫學院校口腔醫學廣大教師應充分利用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這一平臺,努力為我國口腔醫學專業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