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中學體育論文
一、現狀分析
1.長沙市中學體育教育的教學模式
長沙市中學體育教育的教學模式有20%的學校采用學生自主選擇上課內容的興趣性教學模式,其中以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和長沙市第一中學比較典型。其它學校的體育教育的教學模式還處在灌輸式、呆板式階段,他們的教學模式無法突破常規的教學模式,教學的內容也限制了教學模式的發展和改變。學生在體育課中無法感受運動的樂趣,使之鍛煉效果不明顯。
2.長沙市中學體育教育的教學內容
長沙市中學體育教育內容主要是田徑、乒乓球、羽毛球等常規項目,缺乏民族傳統體育類項目以及一些讓學生們感興趣的新興體育教學內容。少許學校開設健美操、武術以及跆拳道體育教學課,但這些課大多數主要是以選修課的形式存在,其普及程度較低。
3.長沙市中學體育教育的師資力量
體育老師自身應經常更新自己的理論知識和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與時俱進,培養自身對體育事業的愛好和激情,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職業能力,提高自己的積極性,增強職業道德感。長沙市中學體育教師平均年齡在35歲。思想比較陳舊,教學模式比較單一,缺乏新的教學理念和創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們的運動技能比較單一,對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比較陌生或者缺乏新興體育項目的運動技能,因此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興趣的需要。
二、存在的問題
1.體育器材
體育場地器材匱乏,體育設施、器材等硬件條件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尤其是一些落后的中學。由于缺乏必要的體育場地和器材,有限的體育課效果很不理想。許多長沙市中學現在的體育課幾乎和20多年前沒有多大區別,還是跑、跳、投等老三樣。一些學校出于安全考慮,害怕家長追究其責任,已經取消了一些單杠、雙杠、鉛球、標槍等體育課,導致學生喪失了全面鍛煉的機會,身體素質得不到提高。
2.師資力量
師資力量匱乏,師資隊伍質量較差。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的教師過多,大學本科的培養模式出現“劣質偽劣產品的輸出”,而長沙市中學體育教師有很多年紀較大者沒能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又不愿退居二線,導致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教學環境”。還有非體育專業的老師在中學的兼職現象,由于這些教師缺乏專門的體育教學知識,因此常常把體育課上成了自由活動課。有些規模小的學校都是兼職體育教師,體育教師自身素質的缺乏導致體育課不能開設或不能開齊開全,嚴重制約了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使得中學生在課程選擇上受到了限制,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受到抑制,從而影響鍛煉的效果。
3.開課率情況
《新課程標準》要求,九年義務階段每周至少三次體育課,高中階段為每周兩次課,而很多學校不能保證的就是開課率。中小學一周安排三次體育課,高中階段的也必須能保證每周兩節體育課,但許多初級中學和高中畢業班還是經常有體育課被其他課程占用的情況,導致畢業班只能一周上一節體育課或者是一周的體育課均被文化課老師侵占,導致了中學學校的體育課開課率較低。在學生學習任務繁重的時期,體育課的占用使學生失去了鍛煉的機會。身體是學習的基礎,在學習壓力較大時體育鍛煉也是一種釋放壓力的方式。學生體質的提高還是需要保證學生的鍛煉時間。
4.教學內容
長沙市中學體育教育內容比較單一,主要是田徑、乒乓球、羽毛球項目,很少涉及到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內容,這就抑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傳統的教學內容受到新興體育運動的沖擊。每一個項目都有它自身的長處與優勢。教學內容的單一使得學生失去了選擇興趣項目的機會,也抑制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尤其是發展中國傳統體育的武術項目,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有積極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學生體質的提高。
5.學校注重文化課程,輕視體育教育
中學的主要壓力是學生的升學壓力,當然長沙市中學也不例外。學校過度的重視文化課程的學習,忽略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導致學生體質嚴重下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更加不利于學生的文化學習。甚至有些文化課老師“借用”體育課時間進行文化課程的補習,導致學生無法正常的進行體育鍛煉,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體質健康。
三、策略分析
1.改善學校環境
增設體育器材,實現人手一球或人人可同時參與的體育項目,保證學生上體育課能夠有較充足的場地以及良好的教學環境。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習效果的提高。
2.改進教學內容
學校體育的目標是向多元化、科學化方向發展,終身體育是目標的最大歸宿,而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包括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學習領域,突出了學生的身體發展,評價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在原有程度上的提高成了衡量教學效果的惟一手段。我們應當在在新課程標準下從學校體育教育的實際出發,開展具有特色的體育活動,在有限的活動場地和體育器材的條件下提高中學體育教學的質量。中學體育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狹窄的校園,要打開封閉的教學大門,突破狹小的教學空間,根據教學的需要,讓學生走向大自然。充分利用自然,利用學校周邊的環境,制定一些符合教學要求的趣味性體育活動,增加或者減少練習的難度,提高教學內容的可操作性,變化教學方法與手段,使學生在教學中體會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從而培養他們的體育意識,提高練習的娛樂性,讓學生學得會也學的悅。
3.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
改善學校體育教育的條件,應該以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而師資隊伍建設又應該以解決教師的緊缺為重點。解決中學校體育教師不足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引導激勵體育專業本科畢業生到中小學任教。對學習體育專業的長沙市大中專畢業生,可嘗試采取定向招生,接收本科畢業生教學,為老體育教師隊伍注入新鮮血液。二是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控制師資隊伍結構,確保體育教師編制不被擠占。三是建立健全評價制約機制,通過將體育列入畢業、升學考試科目等措施,促進體育師資隊伍建設。
4.繼承和開展民族傳統體育
體育課程體系中理應體現出民族文化的主題,尤其應該吸收具有典型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特質的運動項目,如武術、舞戲、球戲等,都可將其作為內容作為民族學校體育課程教學加以實施。學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既可以豐富學校體育文化內容,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發展體育人口,還可以傳播民族體育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使中華民族體育的寶貴文化遺產發揚光大,使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后繼有人。
四、結語
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潮流,人們的體育運動熱情高漲。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紀念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國務院日前批準,從2009年起,每年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人們也了解到體育運動對提升體質、保持健康有重要的作用。作為培養國家后備力量的中學更應注重學校體育課的質量,以促使學生體質提升為重要目標。
(本文來自于《搏擊·武術科學》雜志。《搏擊·武術科學》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張繼生 唐曉芬 唐敏敏 陳玉芝 單位: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