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電視發展論文
作者:田銀萍 單位:銅仁職業技術學院
在我國近年來的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前進的浪潮中,特別是進入21世紀后,消費大眾的思想被經濟娛樂化觀念充斥著,而網絡媒體流傳的惡搞理想、解構崇高等,更是成為當下的流行時尚消費元素。可是,當這一切消解、惡搞正面精神的熱鬧過后,留給大眾思索的精神又會有些什么呢?所以,我們發現,當物質將人們的思想囚禁在浮華之中,就需要理想、精神的出現來挽救道德的滑坡,開始呼喚有正面積極的價值觀出現來重建我們的精神家園。這樣,“紅色經典”電影中所彰顯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對于神圣的革命理想的執著追求,以及在艱難困境中始終洋溢的堅定信念,就具有鼓舞人心、推動人類邁出尋找自己精神家園的腳步的作用。特別是在“紅色經典”影片中所弘揚的革命者關于國家民族大義的崇高理想訴求及其舍身衛國的堅定信念,在當下這個理想蒼白的時代具有很大的勵志作用。
“紅色經典”影片對于“艱苦奮斗”精神的重述
艱苦奮斗,是我們中華民族與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優良的精神傳承,是我們民族與黨多年來形成的不怕困難、百折不撓的意志體現,更是在那個艱苦的紅色革命年代形成的中國共產黨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真實寫照。作為我們革命前輩傳承下來的一種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的精神,作為一種革命前輩遺傳下來的奉獻思想,艱苦奮斗在“紅色經典”影片中得到了成功的彰顯,革命前輩那種自強不息、勇于開拓進取的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在紅色經典影片中運用圖像的形式被充分地演繹出來,突顯了我們黨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堅忍不拔的革命精神,對當下物質化的消費社會起到了很好的勵志教育意義。
“紅色經典”中“開拓創新”精神的弘揚
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中國共產黨最終走向成功的革命史,其實就是中華民族一部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歷史。在“紅色經典”影片中弘揚的創新精神,就是我們黨自身所蘊涵的革命走向勝利的創新精神,以及在時間的淘洗下能夠最終傳承下來的具有創新精神的內質,這對當下我們置身的精神缺失的境況是一個有力度的鼓勵。而當下社會中掀起的“紅色經典”影片觀看熱潮,則與其影片創作過程中吸納的創新性元素有著直接的關系。“紅色經典”影片的這種創新方式,也對我們整個民族、人類都有著積極的正面啟示,創新是人類與民族繼續生存發展的必備條件。
體育題材影片的勵志效果
相對于整個電影藝術來說,體育題材的電影所承載的勵志意義,在電影藝術中占著很大的比重。比如以一個拳擊手作為故事敘事中心的《斗士》,片中沒有多么耀眼炫目的鏡頭語言,導演只是用一種平實的敘述方式為消費大眾講述了一個拳擊手不斷地自我完善、通過自我努力獲取成功與幸福生活的故事。影片榮獲奧斯卡七項大獎,彰顯了一種積極樂觀的精神與對美好幸福生活不懈追求的體育精神,具有很好的勵志效果。以發生在1980年鹽湖城冬奧會上的真實事件為素材的影片《冰上奇跡》,則向我們展示了一種互相理解、友誼至上、團結互助的精神。20世紀80年代正是美國與蘇聯這兩個世界級霸權國家處于冷戰的時期,80年代初期的美國大地,正是經濟低落、政治身份尷尬的一個時期,美蘇兩國的競爭體現在每一個方面,而體育,則更是成為兩國榮譽競爭的焦點。
就在這種大的氛圍中,影片《冰上奇跡》以圖像的形式表達了一種沖破種族文化差異的大同精神。這部電影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異,使觀眾看到的不是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矛盾與沖突,不是自我封閉、相互鄙視,而是打破狹隘觀念,去以一種廣博的情懷接納、認識、理解本民族以外的具有相異性的文化,以此來更好地領悟人類不同精神文明所蘊涵的深厚寬廣的底蘊,通過學習他種文化的精華來不斷地豐富自我的世界,從而成功地在片中彰顯了一種包容的奧林匹克國際精神。美國影片《籃球場上的奇跡》,以受訓于籃球名人堂的教練唐•哈金斯為影片敘事的主人公,唐•哈金斯曾經是俄克拉荷馬州的籃球運動健將,在上大學期間曾經獲取過全額籃球獎學金,他還是俄克拉荷馬州中最好的大學的籃球隊長。細細數來,哈金斯的運動生涯戰績赫赫。他從籃球隊退役后,成為專職教練。作為高中的教練,他帶領著他的隊員們在198場比賽中贏了157場,擔任大學籃球隊教練時,他又率領著他的隊員贏得了贏球場數排名歷史第四的優異成績,而且還獲得過11次季后賽的冠軍。一系列優異的成績將他推上了籃球事業的巔峰,使他有了進入籃球名人堂的資本。但是,真正使哈金斯成為他所置身的時代最偉大的籃球教練之一的事件是,1966年他帶領了不被大家看好的沒有任何實力的平民隊員、并以全輸的賽果參加的美國大學生經典聯賽。在這場比賽中,作為白種人的哈金斯,卻作為教練帶領著美國歷史上第一支全部由黑色人種組成的籃球隊———德州西部大學隊,在種族歧視盛行的年代,哈金斯率領著這支由黑人組成的球隊打敗了白人的籃球隊,一舉奪取籃球聯賽的冠軍。由此,美國的歷史翻開了籃球史新的一頁篇章。而影片所體現的公平、公正、平等、自由超越了種族界別的體育精神,則具有很好的勵志效果。
體育比賽的競技原則是公平、公正,這就使人類在一個平等的氛圍中抵達勵志精神的一致性。奧林匹克憲章有著這樣的規定,即奧林匹克主義是增強體質、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發展的一種人生哲學。因此,體育運動與勵志精神相結合形成的合力,特別是體育電影中所彰顯出來的、容易被消費大眾接受、具有強大的勵志作用的精神,對于人類勵志精神的傳播與發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體育精神也借此傳播方式進入到尋常百姓家,為更多的人接受,體育的勵志精神也以一種潤物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作用于人們的精神世界。
電影藝術作為勵志載體的教育價值
電影是一門源于西方的新型藝術門類,它的產生與工業科學技術革命的發生與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19世紀末期,西方的工業革命以及蒸汽機的發明、科技的進步,為電影的問世奠定了技術的基礎。當歷史進入20世紀末期的時候,電影已經成為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它的內容與藝術形式,都與人類的生活發生了緊密的關系,而且成為一種被大眾廣泛了解、并在社會上得到廣泛傳播的藝術門類。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中,電影藝術的發展先后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再到立體聲,由黑白到彩色再到3D效果的歷史進程。電影科技的不斷發展前行,對于其他各種藝術門類的形式的不斷吸取借鑒,盡可能地使自己不斷完善、完美,最終發展成為一門融音樂、美術、科學技術等為一體的既綜合又獨立的藝術門類,具有著極為有效的傳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