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英語論文
作者:郝成淼 單位:江蘇宿遷學院
近十年新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概況
作為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一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自始便受到特別重視。在試點并全面實施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之后,教育部迄今共批準了三批共100所高校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范點項目學校。示范點項目學校的新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在全國高校中呈現出較為鮮明的特色。另外,部分非示范點項目學校的實踐也引起了較多關注。但是,也有許多非試點、非示范點學校在新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方面卻乏善可陳。筆者在訪問部分示范點項目學校及非示范點項目學校大學英語相關網站的基礎上結合有關文獻進行匯總分析發現,近十年新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可歸為如下三種主要形態:
1.基本沿襲傳統課程體系的形態,即“大學英語(1)至大學英語(4)”新一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雖然自2002年初便開始啟動,但走的是“試點→全面實施→示范點”的路子。其中試點學校為180所,示范點項目學校為100所,相較于全國841所普通本科高校(筆者注:教育部截至2012年4月24日統計數據)的總數來說,所占比例甚少。在本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許多非試點、非示范點學校(如江蘇宿遷學院)因政策、經費、傳統、學生、師資、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并未跟上國家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步伐,其所謂新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基本上沿襲了傳統的課程體系,即課程名稱仍為“大學英語”,性質為必修課程,內容主要為綜合(基礎/通用)英語,在1—4學期開設,合計16學分左右;這些高校雖也有一定的面向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的英語選修課,但基本都是教師自發開設,未有形成體系;專業英語課程則由專業教師開設,未納入大學英語教學體系,與大學英語教學幾乎完全沒有關系。
2.傳統課程體系基礎上改革而成的形態,即“綜合課程+拓展課程”這種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形態的共同特點是壓縮傳統綜合(基礎/通用)英語課程,增加各類拓展課程,重新設定綜合課程和拓展課程的學分分配與開課學期。其中,綜合課程一般為必修課程,而拓展課程則既有必修課程,又有選修課程。但是,這種課程體系形態在不同高校之間也存在較大差異:在綜合課程方面,不同高校分別開設一至四個學期不等;在拓展課程方面,不同高校作出了不同的定性,一些學?;径槿宋男哉n程,一些學?;径閷S糜⒄Z課程,還有一些學校兼有;在綜合課程與拓展課程的開設順序方面,多數學校先綜合課程再拓展課程,也有一些學校綜合課程與拓展課程平行開設,打破學期限制由學生自主修讀。以上海理工大學(該校曾為試點學校)為例,該校先開設綜合課程,拓展課程則主要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包括英語語法、英語詞匯訓練與提高、交際英語口語、情景英語口語、中級英語口譯、高級英語口譯、實用英語寫作、報刊英語閱讀與翻譯、英語報刊選讀、影視英語、旅游英語、會展英語、法律英語、商務英語談判、科技英語閱讀與翻譯、英美社會與文化、跨文化交際等[10]。
3.傳統課程體系基礎上“革命”而成的形態,即“專門性英語課程體系”受專用英語(ESP)及英語專業(EnglishMajor)教育等研究與實踐的影響,一些高校在新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方面采取了革命性的嘗試———徹底摒棄傳統的大學英語綜合(基礎/通用)課程,設置面向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與選修相結合的完全專門性的英語課程體系。比如天津大學(該校為示范點項目學校,且曾為試點學校),該校的新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包括必修課程英語讀寫譯、英語聽力、英語口語等,以及選修課程英語寫作、翻譯實踐、英語視聽說、英美文化、西方文化導論、英語影視欣賞、經貿英語等[14]。大學英語教育專門性課程體系的構建順應了世界公共英語教育的主流,符合社會和學生的需要,為大學英語教育與大學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突破口。
存在的問題
綜合近十年新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研究與建設情況可以看出,如今新大學英語課程體系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的問題,現提煉如下。
1.政策缺陷影響課程體系建設
以《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為主體的現行大學英語教育政策既是本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成果之一,又是其行動綱領。但是,政策制定者、實施者和目標群體之間對政策的控制層次不平衡,在信息的掌握與處理方面不對稱,政策彈性與適應性不足,公平與正義方面也有問題存在,然而又缺乏配套的問責機制[15]。具體到有關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規定方面,《課程要求》在內在邏輯上都存在混亂,存在前后不一致的表述:“大學英語課程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分為三個層次”,“各高等學校應……設計出各自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將綜合英語類、語言技能類、語言應用類、語言文化類和專業英語類等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有機結合”,“大學英語課程不僅僅是一門語言基礎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等等[1]??吹秸咭幎ǖ倪@些表述,實施者會有這樣的困惑:大學英語是一門課程還是多門課程?大學英語是基礎課程、素質課程、工具課程還是人文課程?大學英語是必修課程還是選修課程?“大學英語教學”與“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到底是怎樣的關系?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到底該如何定位?總之,政策本身的缺陷使得以此為行動綱領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實踐在科學性上出現問題,影響了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
2.實踐與研究一定程度上脫節
學界近十年對新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研究取得的“一個總體認識、四種主要理念、四類主要模式”的主要研究成果,可以說,對新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提供了較為多元的科學視野。但是,在實踐層面,許多高校(尤其是非示范點學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循傳統,視野狹窄,缺乏整體觀念,忽視當代教育哲學的課程與教學思想,沒有科學的課程理念,大學英語課程目標“應試化”傾向嚴重,對社會與學生的新英語能力需求缺乏有效回應,大學英語教材設計、課時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陳舊的局面未能有效扭轉,學生的主體地位未能得到展現,大學英語教師無奈地停留在“教書匠”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