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股權投資論文
一、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革新
新準則在后續計量中變化最為顯著。在原有的核算辦法中,無控制且影響較小的情況用成本法就可以解決,其他控制且影響較大的使用于權益法。在新準則中將控制、共同控制或者是影響較大的項目也全部歸為成本法的范圍內。對權益法核算的調整則體現在取消了原有對差額的核算,不再分期攤銷。另外,新舊準則在減值轉回處理上也有較大的差異,新準則更注重分情況討論。
二、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概要
《長期股權投資》的新準則不再籠統概述核算辦法,而是規定了每一種情況的具體辦法,這大大增加了新準則的內容,使其顯得更加繁雜。但是,在仔細的研讀的基礎上我們還是可以根據三大基本方面理清其基本核算思路。
(一)會計確認
長期股權投資的確認是進行核算的首要前提。在新準則中提出了兩大分類標準:首先可以直接將取得企業控制權的股權(或共同取得)對企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股權直接認定為長期股權投資。除此以外的股權則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認定,主要是觀察其是否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其投資目的是否是長期的,從而區分是長期股權還是交易性金融資產。
(二)會計計量
會計計量分為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兩個步驟。對初始計量來說首先就是根據初始投資成本進行分情況討論。分類標準在新準則中已經有明確規定了。例如,這對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來說,這些合并的企業受到了長期永久性的控制,在企業內部的凈資產是不會出現較大的變化的,與合并前的狀態應該是保持一致的。這類股權往往在活動市場上也是不能進行簡單交易的,因此,其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基礎只能是賬面價值。非同一控制企業合并和非企業合并的初始投資成本核算方式上存在著較多的共同點。如果長期投資股權是以支付現金的方式取得的,那么應當其初始投資成本就應當是購買價、稅金和手續費。證券形式取得股權就應當以證券的公允價值作為標準。如果是協議取得的就按照協議規定計量,但排除其中不公允價值。后續計量要點就是根據成本法還是權益法計量股權。這一劃分標準在新準則中也已經有明確規定。其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之間存在著轉換條件,兩者適用情況并非是固定不變的。當投資企業因種種因素減少投資,失去對企業的控制權,但仍然對公司股權有重要影響時,此時應當將原先的根據成本法結算轉變為根據權益法結算。反之,投資企業增加投資,占據控制權時,長期股權投資核算就應當根據成本法進行。
(三)披露
披露作為投資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核算的最后一個環節,應當格外注意在核算清單中附注中將所涉及的信息進行公示。其中子公司、合作企業信息、當前的財務情況都應當包括其中,盡量做到公開透明化。
三、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實踐
我國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情況在新準則頒布以后確實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就目前實際情況而言依然存在著諸多缺陷,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改進長期股權投資。例如投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凈利潤的計算公式還不夠嚴密;成本法和權益法之間的轉換條件不夠明確;權益法下對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標準缺乏實際可操作性,等等類似的隱患還有很多。面對這類隱患,有關部門和單位必須積極正視,明確相關規定,積極披露相關信息,將長股權投資核算過程中涉及到的各種情況做一個明確的界定,分設明細的科目。總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有關部門必須重視對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改進,采取積極的措施進行科學管理,從而更好的實現企業長期穩定發展。
本文作者:顧新莉 單位:新疆綠翔建筑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