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家庭教育論文
一、在家、校教育結合上,家長應明確幾點要求
進一步明確教育子女是家長的神圣社會職責,極大的愛心與熱情關心熱愛孩子,培養教育子女,充分認識到子女不僅是自己的后代,更是國家和民族的后代,因此,教育子女既是自己的職責,更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認真學習黨的教育方針,按照教育科學的規律辦事。家庭處在教育子女的第一線,必須了解教育是科學,家庭教育也是一門科學,只有教育好子女的愿望和責任心是不夠的,還必須按照教育規律辦事,每個家長除學習政治、文化知識外,還必須學習教育科學,明確教育的本質,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指導思想等,從而提高家庭教育質量。經常了解子女們所在園、校情況和子女在園、校的表現。家長應多抽時間到校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情況;了解教師怎樣教,孩子怎樣學,全面掌握子女在學校各項活動中的表現。
注意總結和交流家、校教育相結合的經驗。我國家庭教育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可以說建國以來的家庭教育實踐是現實的家、校教育結合經驗的主要部分,是千千萬萬家長心血的結晶,是千千萬萬的家長為建設四化,在家校教育的結合上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因此廣大家長當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務就在于總結和交流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學校教育的經驗,進一步促進家長們在家、校教育的結合上繼續作出共同的努力。
二、“家訪”“校訪”“師訪”是家、校教育結合的基本途徑
1.“家訪”
這通常是學校和幼兒園教師對孩子家長分別進行的訪問,通過這樣的訪問,了解學生的家庭條件和他在家里的表現,與家長交換教育學生的意見,與家長一起分析學生犯錯誤的原因,研究教育方法,叮囑家長不能采用不正確的教育方法,通過家訪,教師和家長共同做工作,使得學生感到教師和父母都是愛護他的,因而易于接受教育。教師家訪是,家長要細心傾聽教師的詢問和對學生優缺點的介紹、分析,對孩子在家中的表現,也要如實告訴老師。家長對教師的來訪,要熱情接待,無論職務大小、地位多高都要抽出時間,熱情接待教師來訪。
2.“校訪”“師訪”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要主動進行“校訪”“師訪”,即家長訪問學校,訪問老師,主動配合學校共同教育孩子,下面向家長提供幾種常用的方法:書信往來,定期不定期的由孩子帶給老師,讓孩子體會到這是正常現象,是對他的關心和信任;直接和教師面談、交換具體意見時,可以適當讓孩子參加,這樣,不僅有助于孩子家長和學校教育配合,同時也益于孩子的社交成熟;有準備地參加家長會;特殊聯系,家長針對特殊的具體問題和老師直接取得聯系,以期謀求妥善解決的辦法,達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如孩子在家里有異常表現、發生不軌行為、學習不努力、好習慣被破壞、成績下降等,家長要處處留意,抓住孩子在事態變化中的思想、情感波動及時和老師聯系,才有助于做好孩子的工作,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三、召集家長會議是家、校教育結合的基本方式
家長會通常是在學期的開始或期中、期末進行,主要是向家長匯報學校教育教學的一般情況,介紹學校在貫徹全面發展教育方針上的具體措施和要求,以及聽取家長對辦學的意見。家長會開得好,可以促進廣大家長關心學校協助學校教育孩子,可以使整個社會重視教育。
在三方面結合的教育中,要以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為根本,全面搞好社會教育。運用社會力量進行教育是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結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們的思想影響極大,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社會教育有利于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建國以來,社會教育在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方針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因此,三者有機結合,缺一不可,教育好子女是與家庭、學校、社會教育面面相關的,只有全面結合,全面教育,全面用心,才能培養出新世紀的合格人才。
本文作者:劉福娟 單位:葫蘆島市青少年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