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護理管理難點分析
1、難點分析
(1)整體護理要求護士是教育者和操作者,護士要具備豐富的知識,能夠設計完整的方法以全面研究人類。現在職工醫院30%的護士缺乏整體護理知識,年資低的護士不愿做一些基礎護理,如剪指甲、刮胡須、梳頭等;還有20%的護士由于知識面不足,與患者溝通困難,不能把患者真正地看成是一個生物的、心理的、社會的統一體,導致護理過程存在薄弱環節。
(2)護理病歷的書寫難點:護理記錄是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觀察和實施護理措施的原始文字記載,其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由于尚無標準化、規范化的護理病歷書寫規則出臺,護士照抄醫生的診斷、病程記錄、治療方案,護理措施的落實記錄不全,不能正確給出護理診斷,有的護理措施的落實與醫生的記錄不相吻合,48%的護士不能獨立完成護理診斷,整體護理難度增加。
(3)護理管理需要科學化、系統化。護理管理者不能機械地照搬照抄執行,單獨靠行政手段抓落實,科室護士長忙于抵班和做常規護理工作,整體護理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實,護理管理工作沒有主動性,對護理人員進行素質管理時,只重視表面,只采取考試、檢查等措施,沒有注重對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不能有效地實施整體護理。
二、對策建議
1、增加護士編制,使病房護士與床位比例達標,醫院建立完善臨時護士的招聘、管理制度,提高臨時護士的待遇,杜絕護士無證上崗。
2、提高護理人員業務水平、加強技術培訓。注重護士繼續教育,提高護士整體素質,樹立整體護理新觀念。
3、加強護理人員理論培訓,把整體護理的理論思想貫穿于護理工作中。整體護理的內涵是把人視為一個整體,從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精神5個方面考慮人類存在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并通過護理程序來解決這些問題。
4、帶領、督促護理人員學習整體護理知識,適應護理模式的轉變,建立新的護理管理機制,通過管理來促進護理人員加強學習,提高思想、文化素質和能力。一名合格的護士除了具備醫學護理知識以外,也要具有社會學、心理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等知識,根據年齡、職業、生活環境、經濟情況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有效地進行整體護理。
5、護理部組織各種技術和整體護理知識培訓,鼓勵護士參加自學考試及職業培訓,提高護士的職業素質,使護理人員完成好整體護理,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觀念。
6、護理管理人員要求護士書寫護理文件應及時、準確、真實、標準,從執法的高度提高對護理記錄的認識,規范護理記錄以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7、完善各種管理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檢查整體護理實施情況,制訂科學而嚴謹的護理管理制度,提高護理人員遵守各項制度的意識,保證護理工作全程中的環節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查,使廠礦職工醫院護理管理走向正規化、法制化管理的軌道上來;充分發揮科室護士長的管理職能,使廠礦職工醫院護理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整體護理在廠礦職工醫院得到全面落實。
作者:陳雪蓮 單位:中船重工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