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務人員應具備的職業素質和崗位能力
1.創造良好工作環境的人際交往能力
財務管理是單位管理的核心工作,工作范圍涉及全員,因此良好的工作環境是處理好各方面關系的基礎。對內,要加強與各部門負責人及工作人員的溝通,理順財務工作程序,工作必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外,企業財務管理人員要與銀行、稅務、審計,以及政府有關部門建立良好的關系,為企業贏得社會資源。此外,還要善于與上級主管領導溝通,及時為領導提供決策所需要的信息,以便領導做出正確的決定。
2.滿足崗位需求的職業技能
高技能、高素質的財務從業人員是經濟活動有序開展必要條件,尤其是在處理各種繁雜的業務時,要提高職業判斷能力,善于在復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財務人員應具備三種職業能力:一是熟練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財務崗位對專業知識要求相對較高,要想得心應手地處理各種財務會計業務,就必須不斷完善自身的財務知識結構,熟練運用專業知識,以此促進財務會計工作整體健康、有序發展。二是組織協調能力。財務工作不僅存在于內部人員的來往,而且存在于與其他單位、社會、國家等多層面的關系,組織協調能力則是處理好多種關系的基礎和關鍵。三是風險控制能力。目前財務人員更多地參與到單位和部門的管理工作,為單位財務決策提供方案、建議。如對應收及預付賬款的管理、庫存的管理等都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與知識積累相比,技能、能力和經驗在會計崗位上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美國根據對社會的相關研究,認為對大學畢業生應有以下方面的要求: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學習的熱情和能力、人際關系能力、書面和口頭交流能力、對個人和集體行動的責任感、多元文化和多種語言的能力、專業化能力。
3.強烈的法律意識
與其他崗位相比,財務人員的法律意識培養顯得尤為重要。要熟悉并嚴格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及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和企業規章,堅持準則,掌握財會及相關改革的新理論、新方法,了解國家經濟發展動態和趨勢。應該堅持原則,對違反財經政策、紀律的人和事,要嚴肅處理,使企業走依法經營的道路。綜上,財務人員首先必須具備對個人和組織行為的責任感,也就是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是高質量完成財務工作的前和保證;其次,必須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以保證工作順利的開展;具有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保證工作的有效開展;具有不斷更新知識發展自己的能力,以保證工作的科學開展;具有敏銳的洞察力、開放性思維和創新能力,促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全局觀念,以為本單位整體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
二、財務人員培養、培訓中的問題分析
1.對財務人員的繼續教育重視不足
目前,各級主管部門和財務工作者對繼續教育仍然重視不足,在沒有相應的激勵機制情況下,財務人員參與繼續教育的積極性不高,嚴重阻滯了財務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許多單位的財務工作流于基礎簡單的財務反映工作,參與重要管理決策、解決復雜經濟問題的能力較弱。因此,各單位應積極重視財務人員培訓工作,把對財務人員培訓納入到單位的年度培訓計劃中,設立專項資金。做好財務人員的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是促進企事單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2.培訓內容陳舊、形式單一、針對性不強
流于形式的培訓浪費了不必要的人財物和時間。培訓內容和形式無新意,參加培訓的學員對學習產生了抵觸情緒,學習任務完成效果差。而一些目前財務人員應亟待掌握的新知識,新內容的培訓開展并不充分。如,目前信息技術已廣泛運用于財務領域,IT工具能夠對財務信息進行提煉和分類和統計分析,為財務管理提供了便捷和可循之規。因此,也對財務人員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效地完成工作需要掌握信息技術來做支撐。更新培訓內容,使培訓內容更具針對性,并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是當前培訓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3.培養模式存在的弊端
由于就業形勢的壓力,近幾年財會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呈現多元化趨勢,就業單位性質覆蓋了各行各業?!叮玻埃保蹦曛袊髮W生就業報告》顯示,在2010年屆主要本科專業就業率排名中,會計學以94%排名第2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91.2%。但同時,在2010屆本科專業失業量排行榜中,會計學以0.73萬的失業量排名第5。高就業率與高失業率并存充分說明會計畢業生的基數之大,這也是會計專業就業難的主要因素之一。這種情況無疑對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而目前從會計專業具備的知識框架結構體系、國內外財務人才學歷教育培養模式,以及國內畢業生走向、趨勢的分析,可以看出部分高校專業課程設置層次性和結構性不甚合理,畢業生的實踐能力亟待提高。
4.執業資格教育和專業技術資格教育不健全
與國外財務人員執業資格制度的發展及目前我國相關行業執業資格制度的發展相比較,我國目前會計職業資格制度還不完善,缺少專門針對從事財務工作崗位的執業資格教育,如對財務管理人才的執業資格教育,執業資格教育制度尚沒有步入規范、科學、高效的軌道。
三、加強財務人員培訓制度建設的幾點思考
1.應充分認識財務人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加強財務人員隊伍建設,是保證財政制度改革順利進行,規范財務管理行為的重要基礎性工作
《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財會[2011]19號)提出:要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和精細化水平,應針對財務工作多元化屬性建立相應的知識系統培訓,使行財務人員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從而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因此,把提高財務人員隊伍的能力和水平作為企業培訓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促進財務人員積極主動地提高自身素質。單位應對財務人員的培訓時間、經費予以大力支持。
2.加強財務人員培訓工作的制度建設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財政部05年26號令)規定:持證會計人員每年參加繼續教育的自學時間不少于24小時。各單位可針對財務管理的特點和財務人員素質的現狀,依托專業培訓機構和專業師資力量,通過集中培訓、網絡教育等多種方式開展培訓。財務人員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培訓的方式和內容。
3.加強學習型組織建設,營造終身學習的良氛圍
財務工作是一個特殊行業,要求財務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充分發揮繼續教育寬領域、多形式、廣覆蓋的優勢,在企業中加強學習型組織建設,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真正有效地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理財水平,營造一種自我學習、主動學習、我要學習的文化氛圍,成為學習型組織。“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財務人員隊伍,就必須堅持長期、有效地開展培訓活動。培養和造就出一批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精通業務,能參與管理決策、解決復雜經濟問題高技能實用型人才,為財務工作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劉洋 單位:遼寧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