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新點撰寫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1查新點撰寫的問題
委托人提出的查新點與項目創新點不符,查新點創新類型不明確或者技術性描述不能滿足文獻比對的需要。有的委托人把一般性技術作為查新點提交,有的把項目的工作量作為查新點。還有一些委托人夸大了項目的創新性,造成了偏差。
1.2原因分析
1.2.1信息不對稱
委托人了解研究項目的創新性,卻不了解查新規則及該領域內其他研究的進展,導致無法掌握查新點撰寫的詳細程度。查新員僅通過委托人提供的材料了解查新項目,也就無法判斷查新點的真實性與準確性。
1.2.2誤解查新報告的作用
查新報告僅是在項目立項或驗收階段為評審專家提供新穎性結論作為參考,并不對查新項目進行評價。委托人希望查新項目有較好的結論,導致撰寫的查新點技術描述不清晰,評價性語言較多。為解決以上問題,查新委托雙方在確定查新點時需要坦誠溝通。委托人要提供準確、有針對性的查新點。查新員要全面分析查新點,明確查新點的創新類型,再判斷已提供的資料能否滿足文獻比對的需要。修改查新點時不能一味的提意見,要向委托人申明查新結論的文獻比對原則,告知有可能出現的查新結論。查新員作為掌握信息資源的一方,應利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委托人正確認識查新報告的作用及查新點的撰寫規則。
2查新點的撰寫規范
2.1查新點對應單個技術或產品
一些查新項目規模較大,委托人經常把幾個相似的技術方法或產品系列歸在同一個查新點中,有的甚至在一個查新點中標注了若干二級標題,這些都是不符合查新點書寫規范的。一個查新點中如果包含了2種或2種以上的方法或產品,查新員需要對每一項技術、每一個產品進行查證和比對。只要有一種技術或產品查到了相關報道,無論其他技術的文獻比對結果如何,在查新結論中整個查新點都不再具有新穎性。因此每一個查新點必須對應單個技術或產品,這樣不僅避免了查新員檢索查新點內容時出現遺漏,也使查新結論能更真實客觀的反映實際情況。
2.2查新點僅對創新技術進行描述
在一些查新委托中,查新點大量描述了技術帶來的社會、經濟價值,但是對技術內容沒有明確表述,這些都不利于查新工作。在查新項目進入文獻檢索和比對階段時,查新員需要根據詳細的技術方法、工藝或者參數對項目的新穎性進行判斷。準確詳實的技術方案和關鍵技術參數能夠使查新員在檢索策略的選擇更具針對性,因而在文獻對比中突顯新穎性,才能得到明確的查新結論。此外,在查新點中不能出現“國內外首次報道”、“填補國內空白”和“優于其他技術方案”等評價性詞語。
2.3查新點中目標檢索詞應使用下位詞
下位詞是針對上位詞而言的,一般指包含意義更窄、指向性更加明確的詞。一些項目中的查新目標可能為若干個具有同一屬性的對象,委托人為了書寫簡便就以這一屬性作為查新檢索詞,從而擴大了檢索詞包含的范圍。在文獻對比時,只要檢索到具有相同屬性的對象都會被納入檢索結果中,查新項目就不再具備新穎性。
2.4查新點中必須使用規范的專業術語
某些技術從國外引進時在翻譯過程中出現2~3種不同的中文名稱。對該學科不了解的情況下,查新員一般只針對委托人提交的目標檢索詞進行檢索,容易造成漏檢。還有一些單位為了凸顯創新,自造詞匯,致使無法檢出文獻,使查新結論失去客觀、公正性。因此查新點中的專業術語應為學科領域內通用術語,并且應標注出其他幾種通用名稱。
3查新點的提煉方法
對查新點的提煉和總結,首先要明確科研項目的創新類型。根據創新類型不同,農業科技項目一般可分為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品種創新。
3.1理論創新
一般是在軟科學研究(包括戰略、政策、規劃和科技決策、立法、管理等)和農業基礎性研究中揭示自然規律的研究結論,如確定了某基因的遺傳特性或發現一些疾病致病病因等等。
3.2技術創新
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進行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包括新技術發明、工藝改進、技術應用、技術引進、技術集成等。
(1)新技術發明是指一項全新的技術或工藝,核心技術為自主創新。
(2)工藝改進是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對某一生產步驟、技術參數進行改進,或對某一配方的成分、配比量進行調整。
(3)技術應用是將其他領域學科技術引入農業中,例如在作物產量估測中引入遙感技術,在食品殘留檢測中使用化學檢測技術。
(4)技術引進是將已經成熟的技術從國外引入國內,或在國內某地區應用某項技術使之適應本地區的自然條件。如一些飼養技術、栽培技術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土壤、溫度等自然環境進行調整。
(5)技術集成是把若干個非創新型的技術組合起來,其組合具備了多種功能或效益有了一定的提升。
3.3品種創新,包括農作物新品種和畜禽新品種
選育技術不具備新穎性,但選育出的新品種具有較突出的性征,如高產、抗病、耐低溫等等。查新委托人要對查新項目有客觀的認識,不要夸大創新點,誤導查新員的檢索方向;同時還要對學科領域內的研究有清醒認識。在撰寫查新點時要有針對性的突出創新點,要明確查新的目標是研究方法還是研究結論,是技術創新還是技術應用或技術集成。
4案例分析
4.1案例一
某公司提交查新點“雞新城疫(LaSota株)、禽流感(H9亞型)二聯滅活疫苗”,查新員根據經驗判斷該查新點不具備新穎性。委托人第二次提交“雞新城疫(LaSota株)、禽流感(H9亞型)二聯滅活疫苗及制備方法”,檢索其制備方法仍不具備新穎性。后委托人提出疫苗中添加的佐劑為項目創新點。查新員溝通后發現該佐劑并不是項目公司研制生產,只是購買后添加入疫苗中,佐劑的制備方法也不能作為查新點。因此其項目創新點應為“將某佐劑應用到雞新城疫(LaSota株)、禽流感(H9亞型)二聯滅活疫苗中”。由于委托人對查新規則不了解,認為二聯滅活疫苗為該公司生產的產品應作為查新點,在提交查新點時并沒有把佐劑作為重點突出,對查新員形成了誤導,把檢索目標放在滅活疫苗上。后經檢索,該佐劑確實未在同類的雞新城疫(LaSota株)、禽流感(H9亞型)二聯滅活疫苗中進行添加,項目具有新穎性。
4.2案例二
某單位項目查新點為“運用計算機技術,結合現代育種理論,集成開發了中國種豬場育種管理與分析軟件系統。”查新員認為“計算機技術”和“現代育種理論”均屬于上位詞,需要明確具體技術名稱;“種豬場育種管理與分析軟件系統”需要進一步寫明在軟件功能上或技術應用上的創新。委托人將查新點改為:
(1)基于WINDOWS平臺,利用DELPHI編程語言開發了中國種豬場育種管理與分析軟件系統。集成了種豬基本信息管理、育種值估計、選種選配、疫病管理等技術。
(2)開發了育種管理軟件的核心模塊BLUP模型庫,分享國內種豬育種專家的知識庫,涵蓋育種值估計、近交系數計算等。委托人將查新點分成兩點,希望在結論中突出項目亮點———BLUP模型庫。而第一點中“基于WINDOWS平臺,利用DELPHI編程語言”及“集成了種豬基本信息管理、育種值估計、選種選配、疫病管理等技術”均為一般性技術,根據單一對比的原則,第一點不具新穎性。查新員建議將查新點合為一點,則該查新點具備新穎性。
4.3案例三
某單位初次提交的查新點為“飛行時間質譜應用于精神藥品、β-受體激動劑、雌激素代謝物的檢測”。其中包括了3種不同的藥品種類,應按3個查新點分別提交;此外“精神藥品”、“β-受體激動劑”、“雌激素代謝物”為上位詞,應寫出具體的藥品名稱。后查新點修改為:
(1)應用飛行時間質譜建立同步檢測10種精神藥品(三唑侖、艾司唑侖……甲硫噠嗪、氯丙嗪和咪達唑侖)的檢測方法。
(2)應用飛行時間質譜建立同步檢測10種β-受體激動劑(氯丙那林、西馬特羅……沙丁胺醇、馬布特羅和非諾特羅)的檢測方法。
(3)應用飛行時間質譜建立同步檢測8種雌激素代謝物(雌酮-3-硫酸鈉鹽、雌酮-3-葡萄糖醛酸鈉鹽……雌三醇-16-葡萄糖醛酸鈉鹽、雌三醇-3-硫酸鈉鹽)的檢測方法。文獻檢索后第二條查新點查到了近似的文獻報道為“應用飛行時間質譜同步檢測11種β-受體激動劑”,經比對藥品名稱不完全包含查新點中10種藥品,則查新點具有新穎性。如果以“飛行時間質譜應用于精神藥品、β-受體激動劑、雌激素代謝物的檢測”作為項目查新點,并查到了飛行時間質譜用于檢測β-受體激動劑的報道,無論飛行時間質譜應用于精神藥品或雌激素代謝物的檢測是否查到相關報道,該項目都不再具備新穎性。
5結語
查新點是由委托人根據項目創新性提出的,貫穿整個查新過程,也是查新結論的重要依據。查新點的確定是簽訂查新合同的重要環節,直接決定查新員檢索策略的選擇和最終查新報告的完成質量。查新員作為掌握信息資源的一方,在查新規范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自己經驗幫助委托人掌握查新點寫作技巧,使項目創新性更加明確。這就要求查新員首先要有足夠的耐心與委托人進行溝通,雙方相互理解信任;其次查新員應具備較強的分析能力對查新點進行預判,必要時對查新點進行先期檢索,掌握了相關信息再提出修改意見;最后查新員在工作中逐步積累專業知識,要不斷拓寬知識領域,加深學科知識儲備,總結經驗。
作者:陶莎 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