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管理論文
一、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的現狀
依據黨中央制定的大方向,我國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及其各個教育機構自身的調整,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適應了當前的經濟發展。在新的高等教育管理環境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當前,在我國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方面,中央統籌領導一般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中央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范圍的調整。在早期,中央政府管轄著高等教育的細項的規劃,而當前的表現形式則完全不同于這種傳統模式。當今的中央政府的教育管理體制,主要是在宏觀大方向上進行調整。二是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上的權利的加強。在中央僅限于宏觀方向確定的條件下,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作用正在不斷地擴大。三是高等學校自身的教育管理自主權不斷加強。經濟市場的影響,對人才的需求在高等學校的教育管理的作用產生很大的影響。
二、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雖然取得了初步成功,而且朝著非常健康的情況發展,但也存在著很多的弊端,高等教育不完善,沒有統一的教學體制,導致了高等教育管理機構的參差不齊,嚴重地制約了滿足經濟人才需求的培養進程。本文針對我國的高校管理體制現狀,提出策略方案,總結了教學管理體制的弊端。
1.管理體制不到位
我國現行的高等教育體制雖然比較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但在市場體制多變性的模式下,集中領導與協調比較困難。在管理體系的調整上,改變的效率低,得不到迅速的調整,使得高校的教育管理能力一直趨弱,導致先進管理體制不到位。
2.缺乏職業素養教育
在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下,高等教育人才的品德影響著經濟發展,在現行體制下有著重要的影響。高校人才的培養,不僅僅在專業技能上要達到標準,而且要重視素質能力的培養。目前我國高校教學忽略了對學生的職業素養的培養,缺乏具有針對性的文化、媒介、政治、心理等各個方面的培養,也體現出了教學管理中制訂職業素養教學目標的不完善性。問題的由來,在于制訂職業教學目標時,專業能力的課程設置較多,但在文化培養領域則相對地欠缺。
3.政治法規不完善
我國在教育管理體制下頒布了很多的法律法規,但就經濟體制的多邊化與市場經濟的發展不穩定性來說,許多教育管理體制沒有相應的規定。由于在我國的教育法制沒有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進行迅速的調整,因此教育管理體制下的法律法規就失去了一部分調控的能力。
三、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策略研究
1.深化高等教育體制的理論改革
我國文化體制的改革給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也推出了文化體制方面的課程教學改革,以使得我國高等教育向著健康的狀態發展。改革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應該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通過正確的教育管理方案的引導,改變政府的管理職能,從直接監管到間接調控,充分發揮高等教育機構自身的能動性,將高等教育管理機制較快地適應經濟體制的變化頻率,從而更好地提升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對市場的適應能力。
2.構建高等教育管理的新型體制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經濟市場在高等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大,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方面也承擔著越來越重的責任。中央政府著重于高等教育的導航,大方向的規劃關系到高等教育的命脈,因此至關重要,也是必須遵照的政府行為準則。同時,在大方向確定的條件下,地方政府的統籌管理更是至關重要。地方的政府對市場經濟的狀態有著較好的掌控能力,因此對高等教育的管理體系中起著相當重要的規劃作用,這種規劃關鍵在于使得高校能夠意識到自身管理體系的構建內容。同時,地方政府應當給予一定的撥款,支持高等教育的管理制度的研究開拓工作。
3.構建高等教育管理的社會參與體制
在高等教育的管理體制改革中,公民的認可是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我國的政府管理以及地方性的管理體系,都應該符合廣大人民的要求,都要得到廣大人民的贊許,簡單的效益和經濟學效率根本無法體現出教育對人民積極性的促進作用。在高等教育管理體制中,融入大眾的觀點、大眾的實踐性、人才類型的需求認知,也就是讓大眾享有參與構建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的權利,使得高等教育管理的民主性真正得以體現。
4.構建高等教育管理的中介組織體制
在現代社會的科學化、民主化的進程當中,中介組織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體現了高等教育發展的健康化、實踐性。在中介機構中,由于對研究、咨詢、信息、考試等各方面擁有非常重要的職能,使其在政府管理、社會需求與高校運行之間發生著非常的促進作用,成為重要的中間力量。中介的形成,使得高等教育的管理體制能夠很好地與各界產生良好的溝通。當然,由于中介的中立性質,在高等教育的管理中是以一個信息分享和導向建議的形式參與,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的構建,也對我國各界對高等教育改革的參與起著重要的推動和媒介作用。
作者:周元 單位:浙江傳媒學院